|||
孔子家谱应包括奥巴马
原载世界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版《环球科学》2009年第4期
前几年,曾有报道提出,英国牛津大学的基因专家能用Y 染色体鉴定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那么,中国的基因专家们为什么不用Y染色体鉴定“孔子后裔”呢?
DNA鉴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种族认定,其中以亲子鉴定最为普及。但DNA 鉴定也有特定应用范围,只能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适用。
DNA鉴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否定容易肯定难(甚至不可能)”。例如在鉴别父权时,得出否定结论相对简单,但单纯依赖DNA鉴定技术确定父权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证明,除了那位正在接受检验的“父亲”外,世界上是否还存在另一个人,能给予孩子同样的一组特殊的标记等位基因(参见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人类分子遗传学》第631 页)。
因此,利用Y染色体来确定一个族群(非个人)的血缘关系、追踪人类的起源进化是有可能的,但绝不能用于鉴定某个特定历史人物的所谓直系后裔。
其实,前述报道所讲的“成吉思汗”,只是13 世纪部分蒙古人的总称,并非专指成吉思汗本人。当年,中国人口超过5,000万,与成吉思汗拥有完全相同Y 染色体的大有人在(至少,成吉思汗不可能没有任何同姓的男性近亲和远亲),他们的后裔与成吉思汗的后裔靠Y染色体是无法区分的。该报道也只是推测,“这一Y染色体源于一个生活在13 世纪初的男子”。
“一个生活在13世纪早期的男子”仅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假想对象,他只可能属于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根本无法证明是成吉思汗本人。该文作者也称,研究的目的是“说明人类种族之间本是紧密联系的,不存在任何‘纯种’种族,各种族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可见作者的目的原本比传说的要高尚得多,根本不是为了寻根问祖(参见《环球科学》2006年第7 期《基因寻根》)。
报道提及成吉思汗的原因,是由于原文有一个推测基础上的推测: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左右,死于1227年,在蒙古大军横扫欧洲大陆的过程中,他拥有数百甚至数千名子孙。因此,他最可能是这一相同染色体的来源。原文中的“他最可能是”,在新闻报道和人们的传说中往往变成了“他就是”。
在“能用Y染色体来鉴定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这句话中,如果不将“成吉思汗”理解成群体而是成吉思汗本人,真理马上就变成了谬误。国内曾有相关专业人士称:“如果可以顺利建立孔子后裔DNA数据库,那么孔子后人认祖将会非常简单。”这位专业人士可能就是错误理解了“成吉思汗”的含义。
同样,对孔子个人的“后裔”进行DNA鉴定也是不可能的,道理再简单不过:孔姓有多个分支,当时姓孔的男性当然不止孔子一个,他们都可能与孔子有相同的Y染色体。就拿孔子的亲属来说,孔子的直系先辈多代都是贵族,其中大量男性亲戚都拥有与孔子完全相同的Y染色体,再加上当时盛行一夫多妻制,他们会繁衍出大量后裔,因此要根据Y染色体将如此多男性亲戚的后裔与孔子的后裔区分开,当然是不可能的。
从Y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量来说,它也无法用于鉴定某位历史人物的直系后裔。Y 染色体是人体染色体中最短的(长度只有X染色体的1/3),包含的遗传信息非常少,正逐渐退化,且大多数序列无实质功能,被称为“遗传垃圾场”。最初,Y 染色体包含约1,500个基因,目前只剩78 个,其中一部分还与X染色体有关,可发生交换,真正较稳定且有功能的基因更是所剩无几,这些少数功能基因基本上只与男性特征有关。女性没有Y染色体也生活得很好,由此看出在功能方面,Y染色体的重要性也很有限。
当今世界,全球人口快速流动,不同种族之间婚配的障碍越来越少,人类基因大融合的速度和规模与日俱增。既然连不同民族间的差异都会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心目中姓氏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淡化。
黑人奥巴马新当选美国总统便是对“血统论”致命的一击。当年,黑人曾被归为劣等民族,但如今黑人当上了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黑人,母亲是美国白人。奥巴马沿父系仅上溯10代,就应该有约1,000 个肯尼亚黑人祖先,以这1,000个黑人祖先为起点再回头向下追踪,又会有多少黑人与奥巴马是远房亲戚?同理,奥巴马在美国又有多少白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远房亲戚?亲戚的亲戚又有多少亲戚?奥巴马的这个扩大的家谱该如何书写?理论上,只要耐心地不断追踪,到最后,不仅所有的美国人和肯尼亚人,甚至全世界的任何人都可能是奥巴马的远房亲戚,包括所有的孔子后裔。
在遗传学家看来,不包括奥巴马总统的孔子家谱是不完整的,在修订孔子家谱时出现这样重大的疏忽也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作者简介:严家新,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进化论,以及狂犬病毒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