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laxyfool 这里记录一名上海天文科普人发出过的声音。照片-球状星团M3

博文

从耳熟的“最大最圆”说开去 精选

已有 4303 次阅读 2010-2-27 13:46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忙了一年,好久没发博了,近期被一则“最大最圆的”的报道所扰动,一激动就留下了这么一篇连批判带思考的文字。

1. 频频现身的“最大最圆”;2. 最大最圆现象—我们需要这样的科普方式吗?;3. 我们的科普任重而道远。

 (一)频频现身的“最大最圆”

    今天上午从网络上看到一则关于元宵月圆的报道: 

    “228日是虎年正月15元宵节,广东天文学会专家预告,今年的元宵月将是1957年以来最圆、最大。如果天气晴朗,中国大陆、亚洲和澳洲各地都可观赏到53年来最圆、最大的元宵月。根据专家测算,今年农历正月15清晨6时,月亮距离地球最近,只有357829公里,比最远时还接近5万公里。农历正月16凌晨038分,月球、地球和太阳连成一条直线,此时月亮最圆。有趣的是,53年前,也就是1957年农历正月16215日),月亮最圆时也发生在凌晨038分。”

     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又来了?这个“最大最圆”何其耳熟?于是我上网搜了一下,仅仅这两年,类似“最大最圆”的报道就有如此之多:

l  2010年2月28日:53年来最大最圆的

l  2010130日:农历牛年13个满月中最大最圆;

l  2009104日:最大最亮的中秋月;

l  200929日:52年来最大最圆的元宵月;

l  20081212日:今年最大最圆的满月;

l  2008815日:300年一遇月圆最早,月初最迟;

l  20071026日:9年来最大最圆的满月。

难怪这么耳熟,原来每年都有不止一次的“最大最圆”啊,这个“最”字未免太廉价了吧?你看看,去年元宵月就已经是52年来最大最圆了,怎么今年又变成53年来最大最圆呢?其实无非是今年的元宵月比去年距离地球略微有远了一点点,因此视直径也就略微大了一点点。大了多少呢?利用天文软件计算了一下,原来2009年元宵满月时的月亮直径为1994.18",今年则为1997.19",相差3",相对大小仅为月面的600分之一,不要说肉眼了,就是普通的仪器也难以检测出来这个差别。

月亮沿着椭圆型轨道绕地球运转,地球也在绕太阳运转,因此每个月满月之时,月球都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距离地球的距离当然有远有近,视大小也就有大有小,每一个月都不一样,但是这种差别都很小,特别是在经历了一个月之后,仅凭肉眼根本感觉不出有什么差别,对人们的赏月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搞出这种数字游戏,虽然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诱导公众去欣赏一种其实根本感觉不到的现象,算不算忽悠呢?

这是关于“最大”的分析,在我们看来纯属数字游戏,偶尔玩玩挺新奇,做多了实在就是无聊。然而“最圆”的提法就有一些问题了。月球每个月绕地球一周,每一个月都一定有一次最圆,而这个“最圆”其实就是“正圆”(忽略月球本身与正球体的细微差别),“正圆”和“正圆”之间哪里会有什么差别呢?也就是说,“最圆”每一个月就有一次,何来什么“53年来最圆”,“本年最圆”之类的说法呢?

 

 (二)   最大最圆现象 我们需要这样的科普方式吗?

“最大最圆”只是当前天象报道中一种典型的形式而已,与此类似,玩弄数字游戏或文字游戏的所谓天象还有很多,比如:

某星伴月:其实就是一颗或两颗较亮的行星或恒星位于月球附近而已,在天文上称为“合月”,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因为月球每个月都会在天空中走过一圈,而其它天体(除太阳外)在天空的的移动都很缓慢,因此如果月球这个月经过某个亮星附近,下个月甚至再下个月都很可能还会再经过一次,所以决非罕见。但是我们见到此类报导,无一不被标上“罕见天象”、“奇异天象”,这个“罕见”、“奇异”岂不也是太廉价了?有些合月现象还是有观赏价值的,一般要求该天体足够亮,而且距离月球足够近,发生时的观测位置还要恰当。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这类报道相当随意,很多现象其实根本看不见,或者观测条件极差。报道的作者完全是在纸面上玩数字游戏,你说他错吗,也谈不上,但是真正在意的公众往往得到的就是上当的感觉。

流星雨:流星雨本身的确是有观赏价值的,可惜的是随着城市灯光越来越亮,大部分流星雨其实根本看不见。我们在报道中经常会看到所谓“每小时可以看到***颗流星”之类的说法,其实这都是最理想的天空状态下换算到天顶时的最多流星数,实际上的观测数则是要大打折扣,甚至根本看不到的。另外,流星雨的特点是日期预报基本没问题,但是发生的规模非常难估,看不见的概率极大。我们的观点是,重要而较稳定流星雨是要客观报道的,但问题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夸大其词的报道,过多渲染的结果就是给人以“被忽悠”的感觉。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元宵或中秋时一定要造成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最”来,还一定要天文专家出来说,好像不如此就过不了这个关。其实元宵和中秋都是满月而已,在天文上本身并无任何特别之处。按说媒体应该在历史文化和民间活动上多下功夫,根本没必要非要在天文上搞些什么名堂出来,如果要借此做科普,倒是可以宣传一些嫦娥探月等科研进展,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各种类似“最大最圆”的游戏。

天象之中,有许多的确是值得公众关注的,比如日食、月食,特大流星雨、金星凌日、水星凌日,月掩亮星等,对星空有兴趣的人的确值得一看,天文机构也的确有义务将这些信息告之于众。但是我们现在在媒体上见到的很多天象报道,却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在玩弄数字游戏或文字游戏。诸如上述这些现象,其本质都一样,就是不顾实际观看效果,只喜欢在文字上做文章,滥用“最”、“罕见”、“奇观”等字样,以此吸引眼球,而实际上能够拥有的欣赏效果几乎为零。虽然从数据上看,这些报道都没有错,但是对于真正关心星空的人而言,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上当的感觉。

为方便起见,我将这些现象统称为“最大最圆”现象。

关于这种报道,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天文现象本来距离老百姓就远,平时公众对天文都不太关注,利用这种现象炒作一下,是有利于促进天文科普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种报道其实是一种“欺骗”,忽悠得多了,老百姓的感觉是什么?天文台净骗人,什么“奇观”,全是唬人的。

什么叫新闻,就是要有“新”东西,而且要给公众传递有用的信息。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最大最圆”、“奇观”,何新之有?何用之有?以致我们有时候会对记者说:“你也别采访了,网络上随便搜一下,拿过去的文章过来改两个数据就好了”,这是多么的无奈。

更糟的是,可怜的天文台还要经常背黑锅。其实发布信息的来源呢?除了紫金山天文台中存在一个另类报道源之外,其他全部来自某些地方的天文学会。听起来好像也是专家,其实只是一些民间的天文科普爱好者。不可否认,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推进科普,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专业天文的资源,而又十分希望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于是就只好在这些数字上做文章。偏巧这样做出的文章特别受欢迎,一些门户网站看到这样的消息就毫不犹疑地予以转载。其实很多地方媒体,特别是在有天文台存在的地方,媒体上的报道基本上还是客观的,但是真正影响力更大的是门户网站,他们对客观的报道没兴趣,只对夸大的吸引眼球的东西感兴趣,甚至在内容没错的情况,还硬是要把标题改成哗众取宠的形式。

对于“最大最圆”的炒作,也有不少人为其辩护说,如果没有了这些炒作,老百姓就基本上看不到天文的东西了,对科普反而不利。也有人说,科普就是要用贴近老百姓的方式来进行,老百姓喜欢最大最圆,我们就要用这种方式做科普。

这些说法似是而非。我们做科普,的确需要贴近老百姓的方式,这方面我们的确做得很不够,我们需要检讨。然而是不是贴近老百姓,就要一味迎合老百姓的胃口?在我们看来,如果只是迎合,那就不是科普了。比如星座算命、风水术之类的伪科学,在相当多的公众中很受欢迎,难道我们就得迎合他们来宣传这些迷信的东西?以错误的方式来做科普,其害处可能比不做科普还大。

用博眼球的方式来做科普,短期看起来好像有用,因为公众刚开始时会觉得好奇,看看“最大”是怎么回事,“奇观”又是怎么回事,但是一旦他们知道了真相,而且还经常看到这些字眼,他们慢慢就会产生一种厌恶,进而就是对天文专家的不信任。这样的后果对天文科普的可持续发展绝对是有害的。

 

(三)我们的科普任重而道远

那么,我们的科普应该宣传什么?我们现在真正欠缺的又是什么?

按我的理解,科普宣传至少应有这么几个层次:

(1)  最基础的大众层次:这个层次普遍缺乏对科学的兴趣,很容易成为迷信学说的信徒。对于这个层次,我们更需要用最通俗、最有吸引力的方法来争取他们对科学的理解,这里既包括科学知识,更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后者才是科学素质的根本。我们需要动用各种手段:报纸、书籍、网络、电视、电影、科技馆、讲座,等等。然而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国内科普在这个层次上的工作严重缺乏,科普人员匮乏、科普经费严重不足,也就没有办法创造吸引人的科普作品。造成的结果是:老百姓接触科学宣传的机会很少,接触迷信的机会反而要大得多。

(2)  学生层次:其实现在许多科普人士的主要工作对象还就是学生了,在这个领域还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各地科协或政府有关部门在科普上的投资很多也都是用于这个层次。可惜的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势,科学素质的教育在学校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再多的努力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3) 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大众层次:这个层次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可以接受较高层次的科学理论和知识,他们需要了解最新的科学进展,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他们往往也都是纳税人的主体,他们有权了解众多科研机构使用纳税人的钱都干了些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果?因此,科普中有很重要的一块就应该是向公众介绍最新的科学进展和成就。我们在天文科普门户网站“中国天文科普网”(www.astron.ac.cn)上可以看到大量的“译文快递”,还有“媒体扫描”中转载的很多天文信息,都是国外科学记者撰写的天文科学进展,这才是我们科普工作者需要向公众传递的信息,告诉公众科学家们都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这才是对纳税人的责任。

        国外的科学记者撰写的这类文章相当多,然而反观国内,会发现关于我们自己的科研进展的文章寥寥无几。“中国天之科普网”专门设立了一个“科研动态”的栏目,就是希望收集国内各天文机构的科研进展情况,不幸的是,我们很难找到这类报道,各个台站在这方面的更新率低得惊人,更不用说优秀的科普文章了。

诚然,国内的天文科学发展水平比国外要低,我们的成果要比国外少很多,但是难道我们的科研进展真的少到没法报道了吗?肯定不是,差别在哪里呢?看看国内外的科研体制差别就知道了。在国外,科研人员的工作必须广为人知,才有可能得到政府的经费支持,国外的科研人员都很清楚,他们有义务向纳税人说明,他们用纳税人的钱,都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公众理解越多,他们才越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

可是我们的科研人员呢?有谁关心过纳税人?在我们的科研体制中,公众是否了解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果,对科研经费的取得实在无关紧要。科研人员关心的只是发表论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而其成果是否为公众所知毫不重要,因为这与他们各方面的利益都无关。因此科研人员自身撰写科普文章的积极性几乎不存在。

撰写优秀科普文章的另一个角色是科学记者?其实一个科学记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国内媒体科学记者的能力普遍不如国外,但这其实并不是问题,因为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努力来补足。问题在于众多媒体片面热衷经济效益,缺少社会责任心,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我们对科学报道缺乏合理的评价体制,优秀的科学报道得不到足够的鼓励,错误连篇的报道也得不到惩罚,通常的做法就是在报道中拉几个专家说,好像这样就可以免责了,对不对就与记者和媒体无关了。可惜的是,当今这个社会专家的数量远远少于“砖家”,谬误也就难免了。天文如此,其它学科也差不了多少。因为我知道天文科普报道中的谬误何其多,因此对其它学科的科普报道同样也就怀有戒心,比如医学养生之类的所谓科普文章,奉劝大家小心为上!

最后需要谈谈科普工作的主体 职业科普工作者。先看看各个科研单位,在科研人员普遍无科普意识的情况下,这个群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可是问题出现了,现在各个科研单位的科普工作者是什么状况呢?以天文学领域为例(其它科研单位估计也是大同小异),各个单位的科普工作者普遍都是隶属于行政后勤部门,大部分是转岗分流而来的,少数一些优秀的科普专家也都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这些科普专家得益于老一辈科学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毋庸讳言,老一辈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要比现在一代的科学家强得多,因为他们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他们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比现在要少得多。但是现在科研队伍对科普工作的漠视,也就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的科普工作者。现在各个天文机构的年轻科普工作者严重缺乏,而且在各自的单位普遍受到轻视。并不能简单怪罪各个单位,因为整个国家的科研和科普环境就是如此。比如中科院,报告中总是十分重视科普的,可是落到实处,全院的科普经费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各个单位也都没有专项科普经费,跟没有鼓励科普工作的政策。科普人员全得靠自己的力量到处化缘,或是依靠房地产等旁业来养活自己,郁闷的是,为了社会效益,他们还不能过多考虑经济效益。他们的日子何其艰难?如何指望他们有能力扛起中国天文科普的重任。

    真正的天文科普机构,目前全中国只有一家,就是北京天文馆,他们有专职的科普队伍,他们也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但是偌大一个中国,13亿人民,仅有这么一家专业天文科普机构,他们的担子是不是太重了?我们多么期盼上海、广州、天津….,都能建立一流天文馆,都能拥有一支真正的科普专家队伍,“最大最圆”现象也就难有生存的空间了。

    正是因为主流科普阵地的缺失,才会给予“最大最圆”之类的“伪奇观”现象留下发展的土壤。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很惭愧的,但是我们又深感力有不逮。我们很无奈,然而我们作为科普人,仍然不能不作为。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科普工作,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互动,我们将尽我们之所能加强主流科普阵地的力量,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这也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放任“伪科普”的泛滥。

本文藉此“最大最圆”之机,留下一点声音和思考,也算是本次“最大最圆”的一点贡献吧。

 

(跋:需要声明的是,本文针对不恰当科普报道的批判,全部对事不对人。因为这类文章的很多作者其实我都认识,我也很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写文章的动机,他们都是好人,我对他们自身都是十分的尊重,但是对这种现象,我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也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的用心。


附注与声明:

1)本文所做评论均为对事不对人,只评论现象,不影响本文作者对这些现象有关人员的一贯尊敬。

2)更多讨论请参见“天之文天文科普论坛”

http://bbs.astron.ac.cn/viewthread.php?tid=66667&extra=&page=1

3)更多天文信息请参见“天之文中国天文科普网”(www.astron.ac.cn

2010226日深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78-298115.html

上一篇:赏月,需要熄灯吗?
下一篇:关于“月亮最大最圆”问题的补充讨论
收藏 IP: .*| 热度|

4 吕喆 张旭 李泳 左正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