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蒋老师发了一个有趣的帖子

已有 5245 次阅读 2009-12-30 21:33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蒋老师发了一个有趣的帖子: (430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30, 2009 12:41AM

《科學自我修正的力量——的確很一致》 [www.sciencenet.cn]。“反诗”都是读出来的,蒋老师的这个是否也是“反诗”呢?这里不作追究。“纠正错误”听上去很动人,但是仔细想一下其实什么都没有说。说得更不好听一些就是为下一个行为的正当性作舆论。因为这个将要来的行为叫做“纠正错误”。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胆敢来反对了。殊不知,“纠正错误”并不能保证不是个错误。 

说到“正确性”的问题,使镜某想起了江老师的事情。 

回答: 一篇江晓原的文章...... 由 江南游子 于 May 01, 2003 08:46:17: 
送交者: mirror 于 May 01, 2003 13:15:58: 

  江先生的优势是玩儿“科学史”,尤其是在天文方面,不玩儿“科学哲学”。按理讲,有得是事儿干,不必和“正确”、“错误”打交道。但是好象江先生好象对“正确”和“错误”很感兴趣。这不,都装进考题里了。曰:必须正确才是科学吗?应该讲,题目还是很有创意的。“正确”和“科学”的概念都是国人学子的“盲点”。 

  东方对“正确”的理解远不如西方那样来得“深刻”。西方的“深刻”性的代表作就要数“我思故我存”了。据说这是“cogito ergo sum”的翻译,译成的汉语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也就是讲,“深刻”得达到了“不知所云”的境界。相比之下,国人对“正确”的理解是:深刻不足,明确有余。明确得能够达到说昨天的“断罪”是“正确”的、今天的“翻案”也是“正确”的境界。 

  对“科学”一词儿,国人的理解里面问题就更多了。不妨体验一下:讲不科学、不“格物”和不science(scientific)里面,一定是“不科学”含有某些更特殊意义。也就是说,国人在讲“科学”和讲“science”的时候,概念并不是完全重合,有很多“私货”掺杂在里面。“科学的”就是“正确的”潜台词儿,就属于这类“私货”。 

  有创意不错,但是难免要顾此失彼。“正确”和“科学”的联接,又产生了新问题。与其讲是“新”问题,不如讲是个“老”问题。“科学”的发达过程,是一个努力明确自己的守备范围,把无关的东西摘出去的过程。也可算是一个打着证明“神”存在的旗号,把“神”的介入给排挤出去的过程。“正确”和“错误”的概念就是属于这类被摘出去的东西。 

  知道了自己文化中的弱点,就要尽量“回避”那些拎不清的词儿。数学上的“证明”不是讲证明了定理的“正确”,而是讲证明了定理的“成立”;定理中所述的量之间,确有所述的关系。物理上的“证明”也不是讲证明了理论的“正确”,而是讲理论中所述的量之间的关系确实与实验“相符”。 

  根本的问题在于:“正确”与否的判定是与“脑子”比较,而“相符”与否的判定则是同“实验”的比较。前者有“神”介入的机会,而后者没有“神”插手的余地。 

  因此,作为考题,此题目是“可圈可点”;而作为搞学问,这题目就无法作下去了。 


------------------------------------------------------------------------ 
回答: 也来谈谈科学的正确性 由 看好戏 于 May 08, 2003 21:45:04: 
送交者: mirror 于 May 08, 2003 23:29:55: 

  有往外摘的,也有往里拣的,“正确”就象个美女,着人喜欢。 
先看看“科儿学”的“前辈”数学。数学里的人也曾经使用过“正确”这个概念,到了近代,认识上去了,就把“正确”(这个概念)给“摘”出去了。也就是讲,数学的体系不是靠“正确”建起来的。平常人们不过是“追认”了那些数学里的“说法儿”为“正确”。 

1+1=2,和1+1=10之所以打不起来,是因为大家不用“正确”来说事儿。用的是“规则”,及其体系;讲究的是“不自相矛盾”,而不是“正确”。这个“摘”出去的“精神”好象不大容易被理解。 

  再回头看“科儿学”,其诞生也用“正确”来说事儿的。说的是“神事儿”,东方人不大理解,不论是“信”的还是“不信”的。因为“神事儿”在东方毕竟是“非日常”,人们无法理解为何要一日5拜,还得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无法理解”也并不意味着自家没有这些货色。不过是埋得较深,偶尔露狰嵘罢了。 

  有聪明人,发现用“正确”来说事儿最终还是得回到“神事儿”上,很不“方便”,很不自由。因为在“科儿学”的名字还没有起的时代,“奶妈”的力量还很大,不得不绕开“神事儿”,或是以“神事儿”的名义,玩儿“科儿学”。绕开“神事儿”、提议不用“正确”来说事儿的代案,就是与“实验”比较。 

  今天,一提到“宗教”就跟沾了包似的,以为“丢人”。实际“科儿学”和哲学都是从那里分出来的。连政治都可以讲是从那里分出来的。要么有“政教分离”一说呢。工科是作坊师傅们的事儿,比起其它科来,出身不同。 



  如果非要玩儿“正确”的话,也有玩儿法。就是要把“正确”定义一下,来个“术语”的“正确”。就跟力学里的“质量”一样,是一个与“好坏”无关“术语”。不然,就玩儿不起来了。 

  别的人工夫不知道,江先生在专业上还是很有一套的。从“思辨”的意义上,他们的工作相当于《红灯记》里的“痛说革命家世”一场,也有意义。只是浮躁了些。其实,用那些能量打造出个“学界”就解决问题了。可是他们还不“觉悟”,还在“市井”里混。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业余科学爱好者”无大区别。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282729.html

上一篇:mirror - 人的几种“怪感觉”
下一篇:《江东新体诗选》
收藏 IP: .*| 热度|

2 鲍得海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