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生灾害观察] 堰塞湖灾民疏散与信息传递
如何让灾民第一时间获知攸关性命的信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奔波和伤亡,是救灾工作必须直面的难题之一
【《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虎军】在成功拯救紫坪铺水库之后,水利部迎来了另一场艰巨的战争:唐家山堰塞湖抢险。
位于都江堰上游的紫坪铺水库,坝高156米,设计库容达11亿立方米。一旦水满决堤,下游的都江堰市和成都市将面临巨大威胁。所幸的是,水利部专家在大地震后迅速确认大坝主体结构安全,并且先后通过泻洪洞开启和机组发电等措施,保证了水库的安全。
与紫坪铺水库相比,北川县城上方的唐家山堰塞湖更难控制,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涉及大量灾民的疏散。救灾指挥部制定了三级紧急预案,分别对应1/3溃堤、1/2溃堤和全部溃堤的可能情形。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水利部网站的消息称:“到27日中午,已通过空运调往唐家山堰塞坝上的施工设备达到20台,应急处置工程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开展。针对有媒体报道唐家山堰塞湖已泄洪的消息,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按照施工方案与进度,计划到6月5日前后完成应急处置工程,近日内不会泄洪。”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预报,未来一周内地震灾区没有明显降雨过程。果真如此,救灾指挥部将在雨季到来之前,获得极为宝贵的抢险时间,唐家山堰塞湖全部溃堤的可怕情形,也应该不会出现。
但无论是哪一级的紧急预案,都将影响到数以万计的灾民。5月26日下午,绵阳市紧急召开了唐家山堰塞湖疏散群众工作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并安排了电视和广播直播。目前,1/3溃堤的撤离预案已经启动,30多个乡镇共有10多万人撤离。
因此,在灾民疏散前后,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传递至关重要。数天之前,在绵阳市区避难的北川灾民就开始陆续返乡。而灾民的大规模返乡,也得到了绵阳市的同意。
当然,绝大部分灾民还无法真正返回他们的家园,而是在北川县擂鼓镇和安县几个镇子的灾民安置点暂时居住。或许,离家园更近一点,哪怕家园已经破碎,也能让颠沛流离的他们略为心安。
这些安置点的海拔估计都高于唐家山堰塞湖,即使不幸发生溃堤,灾民也会比较安全。但问题在于,会不会有一些灾民无法获知堰塞湖溃堤的风险和影响范围,从而将自己再次推入险境呢?
《财经》记者在灾区采访时注意到,尽管政府部门在信息披露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但难免有所疏漏。5月22日,几位禹里乡的灾民步行一整天,终于走下山,听说北川县临时办公场所已迁到安县安昌镇,遂前往寻求救助。但到了安昌镇,疲惫不堪的北川县政府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安昌镇的办公场所没有救济能力,灾民只能返回一二十公里以外的擂鼓镇安置点。于是,这几位灾民只能一边哭泣,一边步行返回。
而且,即使是身处高地,躲过了堰塞湖溃堤的风险,还有可能面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那么,当次生灾害的风险远未解除时,就允许大批灾民离开比较安全的绵阳市区,做法似乎值得商榷。
《财经》记者5月23日在位于任家坪的北川中学本部采访时就发现,部分救援人员居住在北川中学田径场。这个田径场地势较高,但紧靠山脚。内蒙古医学院的几位医生说,他们比较担心,一旦出现暴雨,滑坡或泥石流可能冲击他们的帐篷。实际上,就在距离他们帐篷不到十余米处,就有大地震当天从山上滚下的大石头。夜晚发生余震时,他们都要立即打亮手电筒,看山上是否有石头滑下。
目前,来自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和机构的专家,正在对重灾地区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监测。水利部门的专家,也在对整个灾区的堰塞湖和病险水库进行调查和监测。如何让灾民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些信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奔波乃至不必要的伤亡,是救灾工作中必须直面的难题之一。■
《财经》记者 李虎军 《财经网》 [ 05-27 16:45 ]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527/65623.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