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学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bohua

博文

钱学森不需要任何“道歉”

已有 8190 次阅读 2009-11-2 20:3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转载说明:钱学森生前,社会上对于其有关粮食的预言就有各种舆论,但都是断章取义,因为任何推论都有假设,不可以在不考虑假设的情况下就引用其预言。另外,当时的自然灾害和后来的饥饿实际与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自然有关,不可能是一篇粮食预言的结果。
顺便介绍一下,钱学森的研究领域很广,除了力学或精通物理和化学,创立《物理力学》,就是使用基本的物理和化学原理计算材料的性能,这可以应用对植物的研究。
科学需要“空想”,原来都以为粮食必须要土地,但现在粮食和蔬菜都可以空中栽培,这在以前肯定被看成“伪科学”。一亩地在空间(地面2维空间,加上其上空的第3维),在365天的时间里可以产多少东西谁能说的准确?
我看到这篇文章很好,特别转载。
钱学森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对于钱先生,我想在此引用法国哲学家卢索的一句话:“有谁可以说比这个人更好”】
钱学森为什么没有道歉
大江网 2009-11-01 17:46

  罗军

  钱老刚刚逝去,就有人戳起了他的背脊骨。有人说他的伟大只欠一个道歉,理由是他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三次论证亩产可达万斤。认为他违反科学,助推“大跃进”,应该道歉。

  确实,1958年和1959年,在人民群众兴致勃勃“大跃进”的时侯,钱学森写过《粮食亩产会有多少?》、《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三篇文章,论证平均亩产量可达3.9万斤。

  这听起来匪夷所思,就象古时侯说人可以登上月球一样,没人信。

  现在袁隆平那么高产的杂交稻,还在为亩产1800斤奋斗不止。所以,有人要钱学森为自己违反科学道歉,也可以理解。

  但是,在读过钱学森的三篇文章后,我注意到,钱老说亩产可达3.9万斤是有前提条件的:“我们算了一下,一年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但是植物生长中所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这是说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万斤。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2/3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

  钱老并没有说当时就可以达到亩产3.9万斤了,也没有说多少年内可以达到亩产3.9万斤。他只是从满足充要条件下论证了亩产的极限值。

  他错了吗?从科学的角度讲,他并没有说错什么。我们现在达不到亩产3.9万斤,不等于将来有一天达不到;就象我们现在没有飞机达到光速,不等于将来有一天达不到。科学计算,可以测算最低值和最高值,也是科学家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嘲笑钱学森对亩产极限值的计算,那当今世界上应该嘲笑的科学家就太多了,因为很多科学家整天就是在提出假设,就是谈理论,就是在说些我们根本听不明白也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宇宙大爆炸是什么东西,你看到了吗?黑洞,你看到了吗?暗物质,你看到了吗?他们比算命先生说得还玄乎,比赵本山还象“大忽悠”,是不是都要他们道歉?

  任何评判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情况。58年“大跃进”,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情绪高涨,充满激情与梦想,是没有什么错的。错的是一些地方领导虚报产量,刮起“浮夸风”。那不是钱学森的错,钱学森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么邪恶,去推动“浮夸风”。

  或许是因为总有人问他亩产最多可以达到多少,作为科学家,他有责任和义务告诉大家,所以他写了那三篇文章,推论极限情况下,亩产量可达3.9万斤。如果有人因为这个推论,就继续斗起胆子“大放卫星”,“虚报产量”,那也是那些地方领导的滔天大罪,与钱学森何关。

  “大跃进”后这几十年,我相信,对科学孜孜以求的钱学森,对人品极为珍重的钱学森,不可能没有思考过自己这三篇文章。如果三篇文章的基本观点错了,他一定早就纠正了。如果在他有生之年,有人能从科学的角度驳倒他,他也早就认错了。我们国家也并不缺少有真知有良心的科学家,为什么几十年来,没有一个科学家出来挑战钱学森这三篇文章的基本观点,不驳倒他?因为科学家们都知道什么是科学。

  钱学森为什么一直没有道歉,因为他知道,站在科学的角度,他是对的。这就是对科学的坚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754-267042.html

上一篇:钱学森的学术思想
下一篇:方舟子:《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若干可商榷之处
收藏 IP: .*| 热度|

6 王扬渝 吴飞鹏 徐鸿儒 刘晓瑭 iwesun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