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关于地震中两个小学的回信及其他(补充)

已有 4414 次阅读 2008-5-21 09:15 |个人分类:为科学而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闲言碎语

按:发现科学网炒起两个学校的房倒屋塌问题,正好有一个同事发信提到这个问题,我提出我的看法。
LM副教授、CA副教授:
LM副教授来信提到北川的中科院希望小学在地震中倒了而另一个慈善机构建筑的没有倒,我认为得不到孰是孰非的结论。
我是学地貌出身的,也进过物理系,干过地质队员,知青时代还当过泥水匠,盖过房子和参加设计水电站。我知道地震中房屋的坍塌,不仅与建筑物质量有关,还与地下的地质结构、地层结构有关。我没有去考察过这两个地方。北川这个地方我也没有去过,但是知道它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我们在评估艰苦边远地区时,计算发现地貌上北川的平均坡度大。我的课题组由刘丽带刘涛、戴霄晔去考察过,发现沟谷多,但是有些小平地,这是地层断裂多的表现,小平地是某些相对完整的地块发育的。这些是说房屋倒塌是在复杂条件下发生的。从你发的照片看,中科院的希望小学,距离山体比较远,在北川这个地方,它可能处在一个较宽阔的平整沟谷地带,这样的地带的地层或者是地层抗震能力弱的沉积层,特别是河流相、洪积相的,或者是位于一个大断裂附近,地貌上断裂导致沟谷发育,地震时断裂容易活动。照片上汉龙希望小学,靠山体比较近,首先不可能是河流相地层,也不像是洪积相,因为山体沟谷没有对着它。它也不像靠近大断裂,不过看不出,不能断言。所以两个学校问题有偶然性,也可能与建筑质量有关,得调查。我们中科院的不能人云亦云。不过LM副教授你提出一个捐献的管理问题,值得我们管理学者研究。很好
 
陈安同志是搞应急管理的,我相信你,相信你的作法。我想不要去做这些无谓之争。面对救灾,不捐的人不道德,强迫别人捐献的也不够道德。实际上2003年前我对每次小灾,我是不捐款的(而是坚持资助具体的孩子读书),因为我调查过一般救灾捐款有关管理问题;不过这次国家审计局介入了,很好。对捐献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有个管理问题。我建议我们研究所就救灾的管理问题展开一次研讨会,目标不仅是这次怎么办,而是针对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法规、法律建设提出建议。陈安是专家,这种意见提出,也许比捐10万元钱(明星们的捐款众数)更有意义,当然无论明星们捐多捐少也是要向他们致敬的,资本家就不一样了。
敬礼
王铮
LM先生来信及回答

谢谢王老师的指教。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有诸多种可能性。所以,科学的探索总是永无止境。我相信您的背景知识,两个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不过,偶然中的必然是,汉龙希望小学的捐助者十年前总共在此区域捐建(公司派专人监督)了五所希望学校,此次无一坍塌(网上有报道,可以搜索到),说明了建筑质量的重要性。

我是做政策研究的,不论是在创新政策领域,还是在科技政策领域,其核心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许多基层,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对外界捐款的分配和使用是存在较大问题的。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捐款的使用成效问题,在这方面,某些非政府组织是值得信赖的,也是我发出上述邮件的主要原因。目前,许多救助工作卓有成效的非政府组织在法律地位上非常弱势,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

祝好!

LM,20080521

回信

LM, 你好
你说了五所希望小学教学楼不倒,是质量好的概率很大。它说明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我同意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但是怎么发挥?就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了。所以我希望国家就“救灾组织”问题研究法规,而且强调引入新公共管理学的“管治”思想。我指导博士后刘筱写的《论和谐管治》就有这个思想。
我们明天见面讨论,行吗?明天本来我有个会,不想去了,因为我想研究一下救灾管理(不一定是应急管理)的事。我与穆所讨论了,他赞同我们政策模拟中心出点政策建议。
敬礼!
王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26166.html

上一篇:哀思汽笛长鸣后想到的给人大常委会一点建议(征求意见版)
下一篇:李刚强同学生日快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