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灾后救济急需要心理干预(转)

已有 3436 次阅读 2008-5-14 21:57 |个人分类:转贴转载

灾后救济急需要心理干预

2008-05-14 14:55:04 来源: 大洋网(广州)

作者:张结海,知名心理学家

没有亲身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可能很难想象灾难、尤其是像大地震这样的强破坏性事件对幸存者的心理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久。

首先,灾难事件由于相应的物理刺激强度通常都很大,它会立即在当事人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这辈子再也不会消失。之后当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立即唤起这个印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某人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一段时间后获救,那么今后任何时候只要他再处于狭小的、黑暗的空间里,他在废墟里的“印记”就会被唤醒,从而出现惊恐、呼吸困难、绝望、逃离现场等强烈的应激反应。

其次,灾难的强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们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尤其强烈地震,房屋夷为平地,否认(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脆弱(人是多么不堪一击)等各种情绪反应将会出现。

第三种最常见的情绪是负疚感。我曾看过一部反映空难之后幸存者心理历程的美国电影,女主角因为孩子的死而整日责怪自己,总以为如果当时她抱得更紧些,她的孩子就会安然无恙。男主角为了帮助她摆脱自责,让她紧紧抱着一个背包,然后冒险将汽车撞到墙上。撞墙的一瞬间,背包从玻璃窗飞出车外。在这样一个铁的事实面前,女主角终于认识到当时她无论抱得多紧,她都无法挽救她孩子的性命。意识到这一点,女主角一下子释然了。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我们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本来就比较压抑、委婉,我们平时劝人时也爱说“别哭、别哭”。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让幸存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不坚强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还会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出现呼吸困难、失眠、疲倦、喉咙及胸部梗塞感等。

相比而言,灾难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他们今后出现强恐惧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

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干预正式出现在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这十多年来心理干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等的变化,世界进入高风险时期,我国出现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概率也呈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重视心理干预、加大心理干预工作的力度势在必行。

也许有一天,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队伍中除了救援人员、医疗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还有心理工作者。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何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25249.html

上一篇:现场直击汶川地震灾情(图)
下一篇:学生死的太多了——汶川地震灾情侧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