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为我们组一篇Science和一篇Nature文章叫屈

已有 13221 次阅读 2009-6-25 22:32 |个人分类:科学人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nature, Science, 科研评估

蒋高明
 
最近,新的SCI影响因子出台了,科学网增加了不少讨论。笔者对过分崇拜SCI是有微词的,尽管新影响因子出台后,我们组的SCI影响因子(IF)如牛市股票般,升了很多。笔者去年过4的文章只有1篇,今年却增加到5篇了,其中1篇正要奔6。按照流行的评估体系,我们即使今年不产出(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有7篇SCI进账了,1篇很可能过3),也能蝉联优秀研究组了。SCI的功效实在是了不起,这种数手头就能管理的评估体系,在当今功利的科研环境里真是妙不可言。
 
有了上面的“窃喜”,就对SCI这个老话题不想参与讨论了。但读了饶毅先生和嵇少丞先生的文章后,有些同感,就有了写该文的冲动。
 
就从我们组的两篇Science和Nature文章说起。
 
 
饶毅先生说:“错了的文章,也是一样。如果是小杂志,介意的人不多。而如果错的文章在Cell Nature Science发表,读过文章的人,伴有反感和忿忿不平的心情,更讨厌作者。” “不好的文章不应该挤到顶尖杂志上去发表。其实,那是蒙骗外行,内行看了,对作者会失去尊敬”。这是劝那些将文章发在不该发的刊物上的人的。然而,一些人已经得到了好处,很少人去追回来。笔者没有得到好处,看看发了这篇文章能否得到一点些碎银子来。
 
嵇少丞先生在博客中指出:“《自然》和《科学》分别是英国和美国两个从事向大众传播科学的杂志,意在向民众推销科学,科学家要科研经费,经费取之于民(税收),用了纳税人的钱就要对纳税人有所交代。所以,《自然》和《科学》定位于发表可以使民众产生兴趣的科学问题及其成果,例如,生命、宇宙、地球、环保等等,什么最老、最新、最长、最短?什么恐龙长毛诸如此类的东西。《自然》和《科学》在西方国家街头普通书店、报纸店都有得卖”。
 
对于嵇先生的文章,笔者是非常赞同的。Science和Nature都有新闻,都有庞大的记者队伍,本来就有媒体的味道,是将重大的科学新闻让更多的人知道的。爱迪生创办Science的时候也是以新闻见长的,当时还愁卖不出去,担心没有人愿意出版呢。
 
那些非常专业的刊物,能够看得到,懂得人也少,是真正的行内刊物。
 
在Nature和Sciecne刊物上,新闻类的文章是放在研究论文之前的,显然是杂志有意安排,让读者关注最近1周内(N和S都是周刊)发生的科学重大新闻。对于这类文章,国内同行是不予理睬的,认为这不是成果。但如果按照中国同行的观点,新闻类的栏目完全可以取消了,庞大的记者队伍可以解散了,然而,两大刊物显然不会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去做,新闻依然是重要的,甚至比单篇的文章还重要。因为,文章是作者投稿的,作者自己掏腰包,刊物还经过严格的筛选;新闻是刊物派出记者专门花特别的费用采写的,编委会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代表刊物的观点。
 
2007年,笔者小组在内蒙古的试验获得了很大成功。5月初,Science派出了主任级的记者到现场采访了1周,7月发表了专门报道我们成功的News Focus文章。篇幅达3个完整页,6幅图片。笔者的个人照片还放大了放在首页。
 
2005年笔者小组研究员汪诗平在Nature的Brief Communication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草地生态功能的评论文章,篇幅1.2页。他的文章倒不是新闻,但因为不是Ariticle和Letter,绩效评估时还要打折。
 
我们组的Science的文章发表后,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即使Science认可了我们做的是科学试验,是重大成果,但国内同行不任可。因为绩效评估规定,只认作者投稿的学术类的两三个栏目的文章;Nature的文章需要乘以0.2的系数,折合为6分左右。因为绩效的文章是连续三年相加,因前后两年我们没有过3的文章,即使有,如果加起来超不过15个点,也是白费。我们的这篇文章也算白发了。
 
上面就是笔者亲历的发表Science和Nature的两个小插曲,可见我们的科研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于一斑。
 
上面提到了两篇文章如下:
 
Normile D. 2007. Getting at the roots of killer dust storms. Science, 317: 314-316.
 
Wang Shiping , Haishan Niu, Xiaoyong Cui, Shu Jiang, Yonghong Li, Xiangming Xiao, Jinzhi, Wang, Guojie Wang, Dehua Huang, Qiuhui Qi and Zonggui Yang. 2005. Plant communities: Ecosystem stability in Inner Mongolia . Nature 435 : E5-6.
 
(本博注:Normile的文章是专门报道我组科研成果的。文章的全标题是Ecology: Getting at the roots of killer dust storms.  Science 的评论是, East Asia's dust storms are growing in number and forcity. A simple experiment to wean villages off destructive land practices suggests a way to tame the yellow blizzard. 文章是以Bayinhushu, China 开题的。而Bayinhushu这个词是笔者根据蒙古语发音造的Chinglish, 竟然也上了Scienc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240276.html

上一篇:生态农场再传好消息:减量化肥后小麦产量过千斤
下一篇:日本乡村与农业之印象(附随想)
收藏 IP: .*| 热度|

5 吕鹏辉 赵星 孙学军 苗元华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