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世卫将甲型流感警戒提至最高6级

已有 4207 次阅读 2009-6-12 08:23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厄尔尼诺, 灾害链, 拉马德雷, 甲型流感, 警戒

世卫将甲型流感警戒提至最高6级
2009年06月12日07:19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婷 世卫组织于6月11日召开紧急会议后向成员国发出通告宣布,将甲型流感警告级别提至最高级6级,宣布流感大流行。

  这是世卫组织40年来第一次把传染病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别。上次世卫组织宣布流感大流行是在1968年,当时“香港流感”导致约100万人死亡。
 
基本上,每年都有25万至50万人死于普通流感。

  世界卫生组织1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球甲型H1N1流感病例已升至28774例,遍布74个国家和地区,甲型流感造成的死亡病例已升至144例。目前,美国感染病例居全球之首,已超过1万,墨西哥的死亡人数居首,目前已超过100人。

  此次已经是世卫组织自本次流感发生以来第4次上调其警告级别。4月25日世卫发布流感大流行“3级警告”,后又于4月27日晚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目前的3级提高到4级。而后,又于4月29日宣布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级提高到5级。

  世卫组织的流感大流行警告共分6个级别,“3级警告”意味着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正在造成人类感染,但还没有造成到在人际间有效且持续地传播扩散;“4级警告”则意味着一种新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可以引起“群体性”暴发;第5级意味着病毒的人际传播发生在一个世卫组织区域的至少两个国家中;而第六级是全球大流行阶段,同区域至少其他一个国家发生了社区层面的暴发。

  据世卫组织网站消息,全球流感大流行并不常见,但是能够反复发生。上个世纪发生了三次流感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造成全球大约4000-5000万人死亡,这次罕见的大流行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事件之一。继后的两次流行要轻得多,1957年的死亡人数估计为200万,1968年为100万。

  截至6月11日,中国甲型H1N1流感病例总计222人,内地感染125人。其中,北京33人、上海13人、广东31人、福建20人、浙江3人、湖南2人、四川10人、山东3人、山西1人、天津1人、湖北4人、河南1人、香港45人、台湾36人 。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指出,目前我国内地报告确诊病例均能追踪到明确的传染源,疫情在可控范围内。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部分企业已经获得甲型H1N1流感疫苗种子株。中国已将疫苗研发生产企业和单位组织起来,将极大地提高疫苗产量,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第二波疫情。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锴)
http://stock.sohu.com/20090612/n264483750.shtml
潘基文:世卫提高流感警戒级别不应引起人们惊慌2009年06月12日 07: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12日电 在世界卫生组织11日宣布世界已进入人类大流感流行初期以后一个小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这一宣布本身不应引起人们的惊慌,但一定要对于疾病形势的发展提高警惕。他同时警告人们防止鲁莽和歧视性做法。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潘基文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人类大流感的反应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他强调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宣布是基于疾病在地域上的传播。尽管病毒具有传染性,但它并未像我们所担心得那样厉害,死亡率也很低。然而,在今后几个月形势如何发展无法预料。

  潘基文指出,保证获得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病毒样本和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共享。他还强调,人类大流感将要求人们不仅要在卫生领域,同时还要在各个方面加强彼此的协调。

  潘基文说,他将在下周一召开流感指导委员会会议,制定联合国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国际频道
【编辑:李洋】
http://www.chinanews.com.cn/gj/gj-gjzj/news/2009/06-12/1730929.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37733.html

上一篇:日本气象厅称今夏很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转载)
下一篇:美报:专家解读“甲流”为何致命性不强(图)(转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