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来了: 2009年6月1日和8日海温异常比较

已有 4627 次阅读 2009-6-9 05:38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灾害链, 拉马德雷





                                                    表1     2009年6月1日和8日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厄尔尼诺来了!

今夏厄尔尼诺可能又要来(组图)

2009-06-09 02:29:00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晨报(上海)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当厄尔尼诺肆虐时,全球可能出现洪灾(左图)、干旱、龙卷风(右图)等极端天气。晨报记者韩小妮

  去年“小女孩”拉尼娜刚走,今年“圣婴”厄尔尼诺又要来了!根据澳大利亚气象局、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等机构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今年夏天出现。澳大利亚气象局首席气象学家迈克·考夫兰昨天在接受晨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有可能至少会持续到明年年初。

  在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的叠加效应下,“发烧”的地球也许将面临更高的温度。同时,厄尔尼诺可能会给我国带来暖冬、长江以南降雨偏多等现象。

  厄尔尼诺很可能卷土重来

  就在近日,多国气象预测机构对厄尔尼诺作出预测。澳大利亚气象局日前表示,如果太平洋最近的气候模式持续下去,那么在接下来的2-3个月内,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将超过50%。这一预测与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几乎不谋而合,后者最近也宣称,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在今年6月到8月出现。

  澳大利亚气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赤道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比平时高出0.5℃。而通常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特征之一,就是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平时高出0.8℃,并至少持续4-6个月的时间。

  “今年夏天,厄尔尼诺现象又要来了。”考夫兰介绍说,厄尔尼诺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上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2006年,所以现在是时候“卷土重来”了。

  将带来大旱、台风、洪灾

  在气候预测领域,厄尔尼诺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强的年际气候异常信号之一。它常常会使北美地区当年出现暖冬,南美沿海持续多雨,还可能使得澳大利亚等热带地区出现旱情。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下属的斯克雷普斯海洋研究所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对世界各地产生不同影响:澳大利亚可能遭遇干旱;菲律宾将会发生更多台风;美国大西洋海岸的飓风会有所减少;美国西南部将出现更多降雨。

  该研究所还预计,今年厄尔尼诺现象的严重程度可能与1997年至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类似。对此,考夫兰的观点则比较谨慎:“和它的名字‘圣婴’一样,厄尔尼诺现象就像一个小孩子,难以琢磨,它对每个地区的影响强弱可能都不尽相同。比如,1997年到1998年的厄尔尼诺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强度最强的,但当时澳大利亚受到的影响并不严重。反而是2000年到2003年那次被认为是比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对于我国来说,厄尔尼诺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夏季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长江以南降雨带比常年偏多;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减少。

  加剧全球变暖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可能给北美地区和我国带来暖冬的厄尔尼诺,是否又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给已经在“发烧”的地球火上浇油呢?

  考夫兰告诉记者,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厄尔尼诺现象与全球变暖之间的联系,目前还是一个有待继续研究讨论的问题。不过在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的双重作用下,地球也许将面临更高的温度。“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的12个月里,全球气温可能会很高。”他说,“1998年是历史上破纪录的高温年,这就和那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新闻链接

  中国6至8月极端天气发生率高

  晨报记者韩小妮报道每年的6月至8月是中国的主汛期。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中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中国汛期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时间发生率高、灾情重、范围广、影响大。

  经过连续数周高热天气考验,北京昨天迎来今年以来最强降雨,天津、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也相继遭遇入汛以来最大暴雨袭击。中国气象局称,强对流天气正在成为近一段时期中国天气的主角,并已经造成河南、上海、浙江等地出现一些极端恶劣的气象。

  最近,各地进入汛期后,气象灾害频发,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很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强台风、重干旱、强降水、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破坏程度也将越来越强。

  新闻背景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异常炎热的热流被称为“厄尔尼诺”,而异常寒冷的寒流被称为“拉尼娜”。

  “厄尔尼诺”一词,在西班牙语里原本是“圣婴”的意思。它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

  “拉尼娜”意为“小女孩”,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的基本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经常交替出现,但也并不是每次都这样,此外拉尼娜的影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 netease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6至8月或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字体:  2009-06-05 16:26:19  来源:中国天气网

据路透社新加坡消息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将在近几周内发展。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引起的,目前的条件有利于在今年6月至8月间发生尔尼诺现象。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候预测中心表示,热带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已经连续5个月上升,同时表层以下的海水温度也在上升。表层及以下海水温度异常是厄尔尼诺发展的典型前兆。

澳大利亚气象局周三(6月3日)也表示,如果近期太平洋气候仍按目前的形势发展,则今年7月暴发厄尔尼诺的几率是50%。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温暖、潮湿的空气向东移动,而西太平洋地区则空气干燥,澳大利亚就有发生干旱的可能。

截至目前,最严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于1997—1998年间,受其影响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干旱肆虐,秘鲁以及厄瓜多尔洪灾频发。厄尔尼诺也可给美国部分地区带来更多降雨,并可影响印度季风。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表示:“当前观测数据、近期趋势以及动力模式预报都表明情况有利于厄尔尼诺在今年6月—8月间发生。”



编辑:张慧媛

学者杨学祥. 厄尔尼诺和流感爆发进入倒计时. 发表于 2009-6-3 12:26:1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5830

学者杨学祥. 关注社会,更要关注自然.  发表于 2009-6-4 10:17:0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025

学者杨学祥。灾害警报: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称厄尔尼诺可能形成。发表于 2009-6-5 11:09:07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233

学者杨学祥. 厄尔尼诺真的来了!发表于 2009-6-6 6:02:3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429

学者杨学祥. 警钟:重温20世纪50年代的灾害历史. 发表于 2009-6-7 9:04:55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655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37093.html

上一篇:诗二首
下一篇:8日潮汐组合:京津等出现今年来最大降雨 全国继续大范围降水(转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