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新医改给农村真金白银应谨防被部门本位吞没

已有 2510 次阅读 2009-5-26 02:0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郑风田:新医改给农村真金白银应谨防被部门本位吞没

 

新医改虽然给农村医疗带来诸多的真金白银,但也有另外一种倾向应该警惕,那就是执行中的部门本位主义现象,或者叫做部门扩权现象。这种片面给本部门长腿的机构,有可能会把中央给农民新医改的真金白银吞没。

在农村经常听老百姓讲“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扛”、“一人得病,几代受穷”等流传,农民“因病致穷”、“小病拖成大病”的比例估计比城市一定会高出很多倍。虽然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近两倍,但我国80%的医疗资源在城市,而城市里80%的医疗资源又在大医院。中央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给农村许多真金白银,但以下问题在执行中应该谨记:

1.如何防止农村医疗机构建设中只重部门扩权化而不重农民的真实需求问题。

《意见》提出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卫生部资料显示,2009年,卫生部已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谨防以下问题:

 1)不过人为地一乡规定必建一个卫生院,要加强偏远乡镇而不是所有乡镇的卫生院建设。

农民看病有个习惯,小病不出村,大病就直接跑到县里的大医院了,因为现在交通方便了,县医院的整体专业水平高。农民这样的看病习惯,导致过去不少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死掉了。乡镇医院,尤其是离县城近的乡镇医院处于非常尴尬境地。但离县城比较远的医院还是不错的。我们去年曾在山东、贵州等地调研,基本是印证了这个规律。目前对乡镇医院加大投入是对的,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在每人个乡镇建一个卫生院,尤其是那些离县城特别近的就没有必要硬建了。对于那些过去在竞争中被淘汰的乡镇医院,说明他们本身就留不住医生,目前不少的新合作非要强制规定农民必须在这些水平很差的医院看病才能报销,等于拿农民的健康来建设这些水平很差的医院,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未来的医疗资源应该重点放两头及偏远的乡镇卫生院。应该重点建设村卫生室,提高他们的看病水平,小病在村里看就可以了,大一点的病乡镇医院基本上也是看不了的,只能到县城大医院。尤其是离县城近的地方,就没有必须非要下大力气去扶持乡镇医院。目前农村卫生建设的摊子不宜铺得太大,不如重点抓两头,一是在县城抓好中心医院及专科医院,在村级抓好乡村医生的水平与质量,不要下太大功夫建原来被淘汰掉的乡镇医院了。农民们也很不高兴,他们实际上也是很不方便,这些新建的乡镇医院水平不高,要价不低。

2)一村一个卫生室不能演变成一个村只能设一个卫生室,要让农民看病有所选择,防止垄断高价。

目前一个很不好的苗头就是各级基层卫生主管部门大力建设村卫生室,我们在不少地方调研发现,有些地方最后演变成了一村只能存在一个卫生室,许多在外地学了医的人却拿不到行医执照,人为地搞垄断,不允许那些原来已行医数年的私人诊所存在。目前卫生部门的抓权意识太强烈,一有新农合的,不是想办法如何提高医疗水平,而是上来就把乡镇医院扩了一大批,把村卫生室也都给收编,变成他们直属的医院,美其名曰是加强指导,说白了是变相地搞垄断,把其他民间医生排除在外,人为地缩减农民看病的选择权。

所以如何让农民真正地便利看病、廉价地看病,这应该成为医改的重要,不是搞到最后,国家钱也发了,农民不高兴。目前的许多做法农民都不高兴,比如怨声最大的就是乡村私人诊所看病不给报销,本来乡村私人诊所一直在发挥着目前卫生部门大力合并建设的村卫生室功能。农民在一般生病时会到村诊所看病,这些诊所便宜,还可以上门服务,对农民看病很方便,虽然医生水平有限,但能够满足农民看病最基本的需求。许多乡村诊所的医生抱怨,自从实行新农合后,他们就被排拆在外,日子越来越难过,而原来公平竞争下濒临倒闭的乡镇卫生院却不正常地又火了起来。而且不少以官方名义存在乡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又多由私人承包,与私人医生无异,但他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依附在政府的大树下,可以报销新农合,而且费用还挺贵。目前不少地方卫生部门却对这些存在了许多年的诊所进行打卡压,这些诊所被戴上许多帽子,卫生部门要真正从农民的利益与角度,而不是从部门扩权的角度, 将农村诊所纳入新农合保险的覆盖范围,从而有利农民看病方便。或者拿钱让私人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水平,不能对乡村医疗打压,最后让农民看病不又便宜。应该留些空间给这些事实上已为农民提供了数年服务的农村私人诊所。政府应该以农民本位而不是卫生部门本位为主导,承认农村私人诊所,而投入资金改造建设。

2.中西部农村如何落实新医改配套资金是个大的挑战。

新医改的出台,如何落实是一大事。8500亿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不到40%,其他60%的资金需要地方政府投入。虽然中央政府已承诺要向中西部倾斜,但大部分中西部如何进行配套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中西农村有没有财力来配套?农民参合过程中能否支付得起个人配套部分?对于他们由于贫穷而难以支付的个人如何解决等,都需要在未来中逐步完善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不好,新医疗的好处就很难兑现,这些都是未来医疗医改面临的巨大挑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07-234166.html

上一篇:郑风田: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忽视农村哪个群体?
下一篇:小农与小贩有何区别?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