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湖边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ar 生在重庆开县、长在四川达州、生活在北京,研究湖泊古气候记录。

博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7百万年前

已有 4762 次阅读 2009-3-5 23:1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塔克拉玛干沙漠可称为世界“干极”, 沙漠腹地年降水量不足25mm,对于深处亚洲内陆盆地沙漠演变历史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及青藏高原隆升所导致的环境效应。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孙继敏研究员等人最近(2009年2月)在国际著名地学刊物GEOLOGY发表了有关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年代新证据的文章(Sun et al.,Geology, 2009,37(2): 159-162)。这是孙继敏研究员近年来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塔里木盆地干旱历史及其动力机制问题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此前,孙继敏研究员于2006年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Science杂志发表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少形成于5.3百万年的观点,当时的研究剖面是昆仑山北麓(沙漠外围)的风成粉砂岩,这是由风力从上风方向的塔克拉玛干携带而来的粉尘沉积,其形成应接近或略晚于其物质来源区(即沙漠区)的形成时间。如果说堆积在下风方向的风成粉砂岩只是沙漠形成的间接证据的话,那么,孙继敏研究员此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用高分辨率古地磁年代学结合古生物地层学方法证明了原地 (in situ)堆积的风成沙丘岩的形成年代,由此提供了沙漠形成的更为直接的地质证据,也由此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出现沙漠环境的年龄延伸到7百万前。孙继敏研究员进一步指出,7百万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有可能是对该时期以来全球气候恶化的响应,也可能与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北缘的构造隆升所导致的“雨影”效应的加强有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441-218613.html

上一篇:读书笔记: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之二)
下一篇:转发:“刘东生星”在太空闪烁——纪念刘东生先生逝世一周年活动
收藏 IP: .*| 热度|

1 廖永岩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