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一般的理解,前陆盆地是指位于线状收缩造山带与稳定克拉通之间的长条形或弧形不对称盆地,其成因是由岩石圈响应于外加地壳载荷(包括造山带逆冲席载荷、沉积物和水体载荷、板内应力以及可能的下地壳载荷)所产生的挠曲沉降(区域均衡沉降)。其他有关前陆盆地的辅助性概念还包括:
(1)从平面上来看,横向上前陆盆地一侧被冲断带所限制,另一侧是未变形的克拉通。纵向上前陆盆地通常向两侧消失于边缘洋盆(或残余洋盆)或弧后扩张盆地或被其他冲断带所限制。
(2)在横剖面上,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典型地呈楔状,其最厚部分直接与冲断带相邻或部分位于其下。
(3)前陆盆地沉积物主要源于相邻的冲断带,少部分来源于克拉通一侧。
(4)挠曲隆起或前隆,可能把前陆盆地的主要部分与克拉通分开。
早在1974年Dickinson就提出了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两种基本成因类型,但至今对前陆盆地的发育环境和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理解。随着前陆盆地概念本身的扩大化,出现了有关前陆盆地的许多称谓,如破裂前陆盆地或前陆山间盆地或前陆内盆地等等。
实际上,若从整体和动态考察挤压山链和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与聚敛板块活动有关的造山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俯冲山链、碰撞山链和陆内山链。相应的,在造山带前缘发育弧后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因此,前陆盆地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与陆内前陆盆地。
三、冲断带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冲断带标志着造山带的外部边缘,是处于造山带与盆地之间的过渡部位、造山带向盆地方向大规模掩冲推覆所形成的冲断系统,其同义词是褶皱-冲断带。其基本特点是地壳通过沿近于平行的、指向造山带外部的冲断层滑动发生缩短,褶皱的形成与冲断层有关;冲断层向下交汇于基底-盖层之间或者更深的近水平的区域滑脱面上;在大多数褶皱冲断带的尾部,基底卷入了冲断作用。
前陆冲断带(Foreland thrust belt)或前陆褶皱-冲断带与冲断带基本同义,由于平行于造山带边缘而通常将其描述为前陆冲断带,但更侧重于前陆区的变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