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共同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91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博文

关于本科的学习目标:一位本科同学发给我的邮件 精选

已有 6257 次阅读 2009-2-23 10:58 |个人分类:公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目标, 学习方法, 本科, 专业能力

       以下文字摘自我指导的一名在读本科同学的邮件。她非常积极上进,和每个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成长的年轻学子一样。她曾经急切地做出一个实际的电子设计,以证明自己的提高和进步,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和技巧。看着她,就看到了曾经年轻的我们自己。

        通过被我近半年的“压制”,她没有马上得到她所期望的,但是却理解了她应该理解的。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可爱的同学们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她可能觉得我曾经,现在都对她们这些小本科生很“冷漠”。不过这个邮件让我欣喜的发现,她开始领悟到了老师的用心。

————————————————————————————————————————————————

       今天和师兄去买开发板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很强的人,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是听到他的名字,以为他是一个老教授,开了一个公司,很理所应当。今天见到他着实把我们震了,一个哈工程在读研三的学生,开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网站。

        刚到船舶电子大世界买板时,一个店主向我们介绍时说:“你们听说过郭天祥吗”。我们当时还很不服气,不就是工程的一个教单片机的教授吗,有那么强吗。随口反问了一句:“你们听说过张毅刚吗?”后来师兄就带我们去天祥公司了。
        当我们见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听他介绍郭天祥写的书时,他说了一句“你们先看一下我在前面写的”,当时我们三个可以说是六目相对,然后同时说出“天祥?”,我们既惊讶又很是不服气,一连串问了他很多问题,下面是我们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
G:你们现在不能只是跟着学校学,要知道自己学习,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如果你们只是为了期末考试,忙了一学期打了90分,一周后你们又记得多少。
W:可是找工作的时候他开始又不知道你有没有能力,成绩还是有一点用的吧?
G:他当然知道。
W:他怎么知道呢?
G:比如他问你对单片机熟不熟悉。
W:那我要说熟悉呢?
G:复位脚是第几脚?
W:……
后来我们买了他们的开发板和他那本书。
       这次我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与弱小。回来后我仔细看了郭天祥那本书附的大学六年自述,知道了他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强,并明白了一些道理。
       他与我们同样稀里糊涂的浪费了大一一年的时间,但大二的他开始觉醒,觉得自己应该干些什么,找到了他的启蒙老师,进入实验室开始学习,他从什么都不会的新生,凭着自己的求知欲望和实验室前辈们的帮助,逐渐参加了各种比赛,他参加过校级的、省级的和国家级的多次竞赛,获过很多不同的奖项,大三下学期就和同学承接了一个开发项目,大四时保了研,下学期有了自己的网站和公司。
      研究生阶段他仍然没有放松自己,继续学习更深的知识,熟练的应用各种控制芯片。现在我们看到的他的公司产品全部是自己研发并生产销售的。
      他的成功过程没有一点天才的传奇色彩,我承认这其中有些是机遇的关系,但那机遇也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 。路上布满了荆棘,但他用毅力斩断了;路旁充满了诱惑,但他用信念战胜了。
       名校的光环不可能永远照在自己的头上,只有真正的能力才是自己长久的护身符。在哪里都要靠自己,让自己变强才是正确的方向。
       我会把握这次机会努力学习的,不仅仅是为了这次的项目,更是为了迎接将来的挑战。
       学期开始时确实有点急于求成,什么都想学,还不知道到底要学什么,时间分不过来 。刚开始接近真正的大学生活有点不知所措,这些也是后来和老师的谈话中才意识到的。经过老师的开导后我知道了自己现阶段努力的方向,安心的学习着,虽然有些科目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我想应该比起我自己茫然的过活要好得多,还是多亏了老师呢。
       又经历了半年的时间,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急躁的心情似乎是没有了,想起当时还真有点傻气,应该是成熟了不少了吧。学习的时间我会小心分配的,请老师放心,当然有时还是会麻烦老师帮忙的。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566-216685.html

上一篇:全球裁员2000人以上大公司统计
下一篇: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对基础研究的再认识
收藏 IP: .*| 热度|

6 向峥嵘 王德华 黄安贻 周鸿文 juscojack cl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