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共同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91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博文

海峡两岸的研究与世界工厂 精选

已有 5561 次阅读 2009-11-4 13:49 |个人分类:技术交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 技术创新, 世界工厂, 海峡两岸

    这个月参加了两次交流活动,一个是美国一家仪器公司组织的技术交流和展示活动,一个是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论坛。

    在第一项活动中,那家公司中国区的青年才俊们为大家呈现了充满激情的技术展示,在展示技术和产品的过程中,也展示了每个人的风采和朝气。会中,遇到的一位来自某国企的总工慨叹道:自己的研发队伍要是有这样的精英该多好啊!唏嘘中,他也分析了外企和国企人力资源的显著差异,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弊端。是啊,虽然这些年轻人在外企从事的仅仅是简单的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仅仅是配合老外来占领中国市场,但是他们却那样地充满激情和活力,而我们很多年轻人在国企从事着相对高层次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却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热情。这其中的一冷一热所折射出的我国科研体系中存在的管理问题,真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就像我平时接触到的同学们一样,他们也想为国家的高新技术发展做些事情,或者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但是一想到现有的科研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死板苛刻而功利化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很多富有激情、痴迷研究的年轻人都不得不选择更现实,但更容易接受的发展方式,虽然,他们也知道有时选择的只是一种生存模式,都不能奢谈什么发展。

    第二项活动,海峡两岸的教授和青年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彼此都有不同的收获,也建立了联系的渠道。台湾那边是清华大学的一批老师,只有一个老同志,其余的都是30多岁的副教授或教授,且都没有什么花花绿绿的名头。大陆这边年轻老师相对较少,其他的都是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等等有来头的前辈。交流的内容,大陆的同仁们基本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宏伟计划、预期成果或某种方法的基本分析,间或些对现有科研和高校教育模式的评论;台湾的同仁们都是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仔细地分析一项研究工作,从背景、问题、思路、方法到最终的研究成果、心得和展望。听过之后,心中很是慨叹。也许我们的老师本来也是想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怎奈何大环境熙熙攘攘,坐而论道往往会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可能被裹挟着进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科研大发展的洪流中了。台湾的老师们在交流中被大陆这边巨大的科研经费数字一次次震撼,可是我想他们也一定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么多经费、这么多文章、这么多专利,就是没有听到太多的现实成果分析呢?自己也在想,一个老问题,一个很多大陆的科研工作者都在思索的问题,为什么论文专利经费一路飙升,而大陆要摆脱世界工厂的名号还这么难呢?创新天天在提,从小学到大学,从本科到博士,从讲师到博导,可是现实的效果又是如何呢?

    想想,一方面是我们没有吸引或者用好有才华的人;另一方面,有才华的人或许有些被引导偏了。创新的两大关键因素被严重地忽略和践踏了!大环境需要怎样才能够扭转?

    两项活动下来,自己一直在想,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怎样认识我们这样高速发展中的社会,从而谋划好自己的发展,做一个于社会、国家和自己都有益的人。对于自己,作为基层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应该在自己的小环境中培养怎样的学术和技术研究氛围,逐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研究体系,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

    学然后知不足。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反思,以求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566-267437.html

上一篇:研究生阶段努力的学习和实践为了什么?
下一篇:学生例会的意义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崔巍 罗帆 杨顺楷 杨轩 陈敬波 苗元华 柳东阳 郑波尽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