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Feynman的传说(21-25)by 大话西游Fang

已有 4214 次阅读 2009-2-2 19:53 |个人分类:永恒传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反面教材, 永恒的传说

(21)

Feynman在斯德哥尔摩领取Nobel奖期间,参加了由当地学生组织的一次聚会。在聚会中学生们授给每个Nobel奖获得者一枚“青蛙勋章”,并且要求获奖者学青蛙叫。碰巧Feynman正好知道怎么发出青蛙的叫声,因为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看过了父亲拷贝的Aristophanes编的《青蛙》一剧。在剧中,Aristophanes讲青蛙总是发出“布雷克贝克”的叫声。Feynman认为这个发音很古怪,但他试着练了练这个发音后,才发觉这听起来真的像青蛙叫。这个未曾忘记的能耐竟在斯德哥尔摩派上了用场。

 

(22)

1959至1960年,Feynman有权享受一个休假年,他就用它来在加州理工从事DNA的研究。虽未做出什么重要的贡献,但他学会了很多东西,而且有幸结识了这一领域许多出色的研究者。不过,他搞生物学的这一年中最高兴的一件事却是做助教。他教生物系一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实用技术基础,再加上数学和统计学,而学生们不知道Dick Feynman是谁。这个学年末,学生们把他评为所遇到过的最好的助教。

 

这一年中,他对科学所做的最值得纪念的贡献是,他在1959年12月底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做的报告,“There's Plenty Room At The Bottom”。直到今天,它仍被认为是对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的工程——纳米技术的可行性的第一次清楚的陈述。

(23)

1945年初,Feynman生活中的很多要素都到了危机的关头。曼哈顿工程本身已接近完成。与此同时,维持Arline住院的费用开始成问题了。Feynman在1945年4月24日写给“最亲爱的Putzie”的信中,清楚地说明了他们的经济状况。他每月的收入是300美元,为了应付他自己最俭省的花费和Arline在医院的账单,他们每月还需要300美元,而这只好取用Arline的存款,当时存款只剩下3300美元了。就是这样他们也只能再维持10个月,于是Feynman问到是否到了“该卖掉戒指和钢琴的时候了。”他自己也表示要回食堂吃饭,这样每月能省15美元。Arline变得消瘦了,事实上Feynman已不可能再奢望他能维持到花完这点存款。

 

Arline死后,Feynman给她写了最后一封信。这封信他从没给任何人看过,直到他本人去世后,才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它。Feynman在信中告诉Arline,他是多么地爱她,没有她,生活是多么的空虚。他在信末加了句令人心碎的“又及”:“请原谅我没有发出这封信——只因为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

 

(24)

Feynman刚发明Feynman图的时候,正处在个人能力的顶点。这种特殊的技术深深打动了Dyson;也深深地打动了Feynman自己。事情发生在1949年1月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上。会上,一位叫Slotnick的物理学家给出了描述电子从中子上反弹的方式的一些新结果。他是用老方法计算的,花了好几个月时间。Feynman错过了这个报告,但一位同事告诉了他。他问Slotnick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于是他认为检验他的理论的这个机会“来得正好”,看两种方法是否能给出相同的答案。在他的Nobel奖获奖演说中,Feynman讲了那天晚上他是如何解决了这个问题,又于第二天如何找到Slotnick告诉其结果。当时,听完Feynman的话后,Slotnick说:“你说你昨天晚上算了出来是什么意思?它可花了我6个月!”

 

(25)

Feynman获得Nobel奖后,为了证明他还是原来的Feynman,他与Weisskopf打了一个赌:如果在10年之内Feynman先生已担任要职,那他就付给Weisskopf10美元;否则Weisskopf输给他10美元。“要职”的定义是:居于其位的人不得不指导其他人做某一确定的事情,而实际上,究竟是要指导那些人做什么事情,这个在位者本人并不真正明白。

 

1976年,Feynman从Weisskopf那儿赢了10美元,而且他终生也未担任过什么要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147-212651.html

上一篇:Feynman的传说(16-20)by 大话西游Fang
下一篇:Feynman的传说(26-30)by 大话西游Fang
收藏 IP: .*| 热度|

1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