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科学网的个人简介里面写了三个研究方向:信息经济、技术经济、科技评价。最近连续写了两篇科研体会的博客,承蒙朋友们抬爱,在留言中一些朋友劝我应该在“精”和“专”上下功夫,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另外在此想补充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虽然科研的章法是相似的,但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社科研究的特点是其所面临的问题是相关的,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现在学科分工很细,已经深入到3级甚至4级学科(假如有的话,仅仅是打个比方),也就是说,从一个学者的观点出发,他解决了某个问题,但是在其他学科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对此,该学者就没有另一领域内的学者熟悉了,需要另一领域学者进行继续研究。或者说,该领域的学者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就是社科学者专业分工过细的最大问题。
近几年来,我从事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该领域其实是经济学与情报学的交叉。相关研究离不开指标体系,离不开影响因素分析,离不开绩效评价等等。后来从事科技评价领域的研究,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原来在信息经济学里面用到的评价手段存在不少不足,而且评价也离不开相关分析,也离不开绩效评价指标。它们之间在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虽然研究的领域相差较大。或者说,让我现在重新来研究信息经济,其研究水平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点恐怕和自然科学又不相同,不同自然科学研究之间的互相促进应该没有社会科学大,与进行的是否是交叉领域研究无关。
做学问应该要专,如果按照4级学科分类,应该在该学科内努力做到全国前200名,或前100名,至于如何评价,你只要水平真的达到那个程度,大家都会认可的。在4级学科的前20名,可以称为国内的一流学者。如果你能够在4~5个4级学科中都能达到全国前100名,相信总书记不接见你都很困难,呵呵。当然,各4级学科的一流学者,相信他们在其他学科的水平也不错。
是否应该在某个领域深入钻研下去,取决于许多因素,有时是身不由己的事情,科研的道路有时不是你可以选择的,呵呵。其实,国内目前并不缺乏社科研究的专才,真正缺乏的是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学科都有较深研究的通才,这点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体会。
只要走上科研这条路,并且能长期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有意思的结果。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学术界你一定会奠定自己的地位。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学者的成长道路上,恐怕也不能一刀切,如果所有的社科学者都做专才,中国的问题恐怕更多。
专才与通才,有点类似中医看病,至少在哲学的高度,西医和中医是不可比的,中西医结合才是最好的发展方向。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才能促进社科研究的和谐发展。
对于大多数社科学者而言,我们都是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日子。至少这辈子,你我不可能有林毅夫、吴敬琏等学者有名和贡献大,用一句大家熟悉的笛卡尔名言结尾:
“我思,故我在!”
祝大家春节快乐!
2009年1月23俞立平于邗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