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亚健康的讨论声,一直没有停止过。各式各样打着亚健康招牌的公司、机构也多如牛毛,甚至在许多人看来,亚健康已经成为了一个能脱口而出的并不需多加解释的词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几乎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达到健康的标准,而这是否就能说明一个如此庞大的队伍都属于所谓的亚健康群体?亚健康到底是什么?关于亚健康的说法源自哪里?科学吗?这样的说法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科学与健康》:目前,亚健康的提法似乎很流行,从您所掌握的数据和资料来看,亚健康的提法源自哪里?它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黄建始:关于亚健康提法的来源,国内亚健康提倡者一般都说是80年代中期苏联学者布赫曼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研究发现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中间状态。90年代中期国内有人提出这种状态叫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一种完整的躯体、精神以及社会的美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这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状态,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人能符合这个标准。提倡亚健康的人常引用的一个数据是5%的人真正健康,20%的人有病,75%的人亚健康。我不知道这5%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真正健康的人在哪里?其实,如果按提倡亚健康的人的说法,只要不生病,所有的人都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因为没有人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所以,不管你怎么做也摘不掉“亚健康”的帽子,除非生病了。既然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去科学地维护健康了,“破罐子破摔”。所以,从长远来看,亚健康的提法是不利于国民的健康维护和促进的。我认为,亚健康的提法无论是从科学上来看还是从维护人群健康的实践价值来看,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在我所能找到的国内外所有和亚健康相关的资料中,都没有见到亚健康的确切定义,也没有见到支持亚健康的科学依据。国内有人宣称进行了几组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亚健康连定义都没有,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否属于亚健康状态?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是其中一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重复性。这种自称的“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能重复吗?连调查对象都不清楚,我不知道这流行病学调查是怎么进行的?但我知道是不可能客观重复的。
事实上,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概念和理论的出现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可重复性是科学的第一要义。最近,诺贝尔奖得主Linda Buck因为发现原始数据与文章内容不符,无人能够重复,从《自然》杂志撤回了她7年前发表的文章。同理,一个无法准确重复测量的状态是不能认为是科学的,不管它的理论或者实用意义看上去多么伟大。亚健康状态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义,无法准确重复测量,因此,即使冠上“亚健康学”,即使获得有关机构的科研资助,恐怕也很难被科学界接受。
我觉得中国人要健康,就应该尊重科学,按照科学的方法,通过健康管理来达到健康,不要被一些不科学的概念所误导。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是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处于低危险状态,中危险状态,到高危险状态,再到发生早期改变,出现临床症状。往往在被诊断为疾病之前,有一个时间过程。在被诊断为疾病之前,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去掉健康风险因素,就有可能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高血压、吸烟,这些都是健康风险因素,这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的,可以客观重复,大家都可以理解也能自己采取行动。这就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科学的健康管理。
《科学与健康》:近些年,亚健康的声音已经远不止于学术领域的争鸣,很多保健品公司也在利用亚健康做文章,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黄建始:关于亚健康概念和理论的讨论,作为学术上的争鸣应该是可以的,真理不争论不明。但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滥用和误导国民,那么,每个明白的人都不应该袖手旁观。
部分商人利用亚健康的概念来误导老百姓购买高价的所谓“保健品”,占用了老百姓本来可以用于其它地方的宝贵资源。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这些商人推销的保健品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包治”这些症状。于是,在亚健康概念的误导下,有些所谓的“保健品”已经卖到了三五千块钱,甚至更高,这是相当离谱的。有一次我在沈阳做健康讲座,我说,到目前为止,“纳米保健品”自称有促进健康的作用并没有任何可靠的科学证据。休息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同志告诉我早一个星期听我讲座就好了,因为上周他刚刚花了五千多块钱买了一大堆纳米保健品。他的退休金每月才500多块钱。要充分证明保健品有效的科学证据只能来自金标准即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在动物身上、在实验室里所作的实验结果只能是线索,不是结论,距离真正的科学证据相差还很远。包括珍奥核酸、脑白金这些保健品,都拿不出科学证据来。其实这些商人是明白的。因此钱赚的再多,他们也不愿意(也许是不敢)拿钱出来做真正的科学研究证明产品有效。他们的拿手好戏是一味地在电视报纸上做广告误导国人。亚健康概念的普及在某种意义上要“感谢”这些商人们的炒作。科学界对此应该警惕。
《科学与健康》:那么,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既没有病,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都没有发现有病,而这些人确实感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您说这应该叫什么?
黄建始:简单地回答,这些人是我们健康管理中处于“中危险状态”或“高危险状态”的人群。这些人要做的就是用健康管理的方法,找出自己身上的健康风险因素。然后,用健康管理的方法,尽可能去掉这些健康风险,维护自己的健康。相信亚健康靠保健品是不可能维护好自己的健康的。
如果要从理论上解释清楚这类现象,就要从医学模式这个源头来谈。疾病,其实是一个语言学上的词汇,用来称呼有人类以来就有的,可能发生在社会任何成员身上的一类特有的现象。通常,我们用特定的模式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模式,就是用于解释自然现象,消除困惑的信仰系统。今天,现代医学用的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医学模式的核心基础学科。生物医学模式只考虑躯体生物指标是否正常,将是否偏离正常生物指标作为是否患病的唯一标准,完全不考虑影响人的健康的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而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都会影响“疾病”现象的出现与否。早在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文章,叫“需要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的挑战”。他认为,现有的生物医学模式不能解释许多“疾病”现象。我们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正常”,根据生物医学模式,没有病。如果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来考虑,“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都没有发现有病,而这些人确实感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这种现象,完全可以叫“疾病”,也可以叫“高危人群”。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够科学地帮助出现这种现象的人去除“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恢复健康。健康管理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帮助出现这种现象的人恢复健康,这已有许多科学证据证明。“亚健康”提倡者目前还做不到,因为没有科学证据证明“亚健康学”能帮助出现这种现象的人去除“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
《科学与健康》:健康管理的可行性体现在哪里?
黄建始: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健康风险的评估和控制。风险是潜在的危险。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健康的。健康和疾病都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疾病的易感基因(健康风险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都给我们带来不少健康风险因素,如抽烟,熬夜等。因此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健康风险因素,抽烟、熬夜、酗酒、肥胖等。肥胖和抽烟都和几十种病有关。熬夜到12点钟之后打乱了正常的内分泌系统功能。找到健康风险因素,排除了,就可以保持健康。明白了道理,掌握了技术,谁都可以做。您说可行吗?
《科学与健康》:健康管理的关键在哪里?健康管理者的角色由谁来担当?
黄建始:健康管理靠谁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我们都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手段维护和改善自身的健康。
但科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习。比如,在林光常已经被揭露的今天,在一些机场书店和城市大书店还能看到他的书堂而皇之的摆在那里,而在台北最大的书店就看不到。这说明我们老百姓和这些书店人的健康科学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健康科学素质,懂得什么是健康风险因素。比如得了感冒马上就去医院打吊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健康风险因素。事实上,感冒没有并发症,是不需要打吊针的。
健康管理工作者所作的就是为大家提供健康管理的信息,帮助每个人把自己的健康管好。
2005年10月,国家颁布了一个新的职业,健康管理师;2007年,健康管理师的国家职业标准出台;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出版。现在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健康管理师培训工作。2007年,中国已经有了至少几百名国家认可的健康管理师,并且越多越多的人正在接受健康管理师的培训。他们大部分都具有医学背景,分布在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健康管理咨询公司、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
健康管理正在健康地发展。将来,国人一定可以找到国家认可的健康管理机构、找到受过正规系统训练的健康管理师来为自己提供信息,帮助管理自己的健康。
《科学与健康》:健康管理中也包含了体检,与普通的医学体检相比,健康体检的目的有何不同吗?
黄建始:健康体检的目的应该是收集健康管理所需要的资料,而目前大部分体检中心实际上是医学体检中心,以找疾病为目的。事实上,健康体检中心应该找到和评估健康风险因素,再开展健康管理,去掉这些风险,而不是纯粹为了“找病”。
但我也注意到,现在一些体检中心正在朝着健康管理中心转变,在开展健康体检。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医学体检中心大都能转化为健康管理中心,为中国成为健康大国做贡献。
已发表在《科学时报》科学与健康周刊第79期,2008年3月21日,发表稿略有删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