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地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博物

博文

槟榔之醉·食疗(18)

已有 5168 次阅读 2008-2-29 17:32 |个人分类:食疗健康|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槟榔树生在中国南方,但咀嚼槟榔的人却南北都有,尤其象海南、云南、两广及台湾等省的居民,以槟榔待客如同北方人敬茶。据说,槟榔即“宾”和“郎”,都是对贵客的称谓,以槟榔待客,古以有之。北方人也吃槟榔,过去北京街头就有挑担卖槟榔的,每遇买者,用特制的剪刀夹碎,供人零星食用。吃槟榔不同于吃别的果品,别的瓜果吃得是香甜,而嚼槟榔却吃得是刺激,槟榔的果实中含有槟榔碱,嚼食后能刺激唾液腺的分泌,扩张血管,兴奋大脑皮层。这就是那些“槟榔族”一个个嚼得满口流涎,面红耳赤,还乐不可支的原因。东坡居士有“红潮登颊醉槟榔”之句,用“醉”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槟榔可以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槟榔“饱能使人饥、醉能使人醒”,这说的是槟榔有宽肠下气、消食导滞之功,可用于饮食不节,酒食无度引起的食积、酒积,多表现为胃脘胀满、呕吐酸水、大便粘稠不爽、气味臭秽,夜不安眠等,临床多与木香、香附、陈皮等同用,如中成药木香槟榔丸;或用槟榔、焦山楂、陈皮各5克煎水,加白糖适量服用,该方还可用于醒酒。1500多年前的《名医别录》中,有槟榔能“杀三虫”的记载。现代医学发现,槟榔碱对蛔虫、蛲虫有杀死作用,对猪肉绦虫、牛肉绦虫有麻痹作用,再加上槟榔本身的泻下之功,这些作用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地驱杀肠道寄生虫。据80年代《中级医刊》报道,用大剂量槟榔水煎剂治疗猪肉绦虫病,驱虫率可达到94.1%。槟榔还可利水退肿,治疗各种水肿、小便疼痛、尿血等。与常山、青皮、草果等同用,还能治疗疟疾。

  至于嚼食槟榔到底健康与否?各种医籍中的说法不一,但笔者认为,槟榔中的生物碱和烟碱一样具有成瘾性,一旦上瘾,戒除不易;槟榔中含有色素,长期食用易造成染齿,影响美观;内脏、腺体及大脑皮层长期受到槟榔碱的刺激,易使这些器官产生疲劳及功能障碍;再者,因过服槟榔引起的流涎、呕吐、利尿、昏睡以及惊厥等中毒症状者不乏其例,因此,奉劝有此偏好的读者,少食为宜。(段煦/文 博物地理 www.bowudili.cn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16566.html

上一篇:长廊彩绘精华第二:刀马人物画
下一篇:太阳鸟 - 东方的“蜂鸟”·博物杂拌儿(42)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