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谭凤嬛《浮生六记彩绘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提要

已有 515 次阅读 2024-12-6 10:23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谭凤嬛《浮生六记彩绘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提要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2024126日(第35651号)

 

【黄安年按:前天吕启祥收到谭凤嬛女士惠赠她的新著浮生六记》彩绘本,深表谢意。本文中的序言与汇集后记及6张图画是谭凤嬛传来的。】

 DSCN1865.JPG

DSCN1866.JPG

DSCN1867.JPG

DSCN1868.JPG

DSCN1869.JPG

书名:    《浮生六记》彩绘本

著者:    【清】沈复

绘者:     谭凤嬛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胡文骏

装帧设计:李思安

责任印制:苏文强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字数:     166千字

开本:     710mm X 1000mm 16开

印张:     19 插页

版次:    2024年11月第1版

印次:    2024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    59元

页码:    296

ISBN    978-7-02-018927-4微信图片_20241206091434.jpg

微信图片_20241206091503.jpg

微信图片_20241206091514.jpg

微信图片_20241206091527.jpg

微信图片_20241206091540.jpg

微信图片_20241206091548.jpg

DSCN1870.JPG

DSCN1871.JPGDSCN1872.JPGDSCN1873.JPGDSCN1874.JPG 

张庆善

谭凤嬛女士希望我能为她的新作《浮生六记彩绘本》作序,我是不能推辞的,尽管我对“画”没有多少发言权,因为我对绘画实在没有什么研究,更何况是《浮生六记》的绘画了。但我还是要为其作序,当然是因为我与谭凤 女士几十年的友谊,更在于她为《红楼梦学刊》画了几十年的封面,我曾作为《红楼梦学刊》主编、名誉主编多年,实在是欠她的账太多了。

其实,最有资格为谭凤嬛女士的这本新书作序的有两个人,一是冯其庸先生,一是孙逊先生。记得为《浮生六记》作画就是冯其庸先生给谭凤 留的作业。几十年来,作为冯老的入室弟子,谭凤 得到冯老的教育帮助太多了,冯老对《浮生六记》更是有很深的研究,今天谭凤嬛“画”《浮生六记》正是冯老的寄托和希望。而孙逊先生对谭凤嬛画《浮生六记》的帮助指导也很多,即使在他病期间也没有放下对谭凤嬛的指导。但如今两位先生都已仙逝,那么为谭凤嬛作序,我就是责无旁贷了。

大家都知道,谭凤嬛的《红楼梦》人物画很有名,她是当下《红楼梦》工笔人物画很出色的画家之一,我前面说过长期以来《红楼梦学刊》的封面都是她画的,她的《红楼梦》人物画在广大《红楼梦》研究者、爱好者中影响很大。

谭凤嬛女士能走进《红楼梦》人物创作的领域,冯其庸先生是他的引路人和导师,可以说没有冯其庸先生的指导和关心,就不会有谭凤嬛女士的今天。谭凤嬛是非常幸运的,她在艺术创作的生涯中不仅得到冯老的指导,还得到了著名画家晏少翔先生、黄均先生、王义胜先生的指导帮助。当然,谭凤嬛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她自己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她的勤奋、用功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都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在人物绘画创作中,《红楼梦》人物画、特别是《红楼梦》工笔人物画是最难的。原因就是《红楼梦》太有名,大家对《红楼梦》太熟悉,《红楼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位置太重要,自然人们对《红楼梦》题材的艺术创作要求也就高,对《红楼梦》人物画的要求尤其如此。自清代以来,《红楼梦》就是许多画家笔下关注的题材,并涌现出改琦这样画《红楼梦》人物的大家。新中国以来,程十髪、刘旦宅、戴敦邦先生等在《红楼梦》人物画创作上都卓有成就,影响很大,他们的创作显然对谭凤 有较大的影响。谭凤嬛的《红楼梦》工笔人物画,继承了清代以来《红楼梦》人物画的文化传统,但正如冯其庸先生所说,谭凤嬛笔下的美女既画出了古人的风味,又画出了作品的时代气息,这就是谭凤嬛作品的特点。《红楼梦》工笔人物画创作,既要看功底,又要看对《红楼梦》人物的理解与把握。谭凤嬛长期在红楼梦研究所和《红楼梦学刊》编辑部工作,又在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创作,因此她对《红楼梦》非常熟悉,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她画的《红楼梦》人物,对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把握得非常好,不仅有古人风味,更有《红楼梦》风味,有着她对《红楼梦》人物独特的理解。这或许就是谭凤嬛《红楼梦》工笔人物画获得大家肯定和赞誉的重要原因。

说了这么多谭凤嬛画《红楼梦》,这与她画《浮生六记》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浮生六记》无疑是最美的古典散文之一,讲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写出了一位令人无法忘怀的女性形象,因此人们常常把它与《红楼梦》联系在一起。记得冯其庸先生就跟我说过,《浮生六记》最像《红楼梦》,是深受《红楼梦》影响的。冯老说:“我喜欢这本书,第一是因为作者沈三白写得很坦率真实,不论是哪一章,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是很自由的,尤其是开头第一篇就是写夫妇生活的《闺房记乐》,而且写得那么大胆和自然,一点也不像封建时代的人写的。可我们不能忘记,沈三白生于曹雪芹死后一年,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距离现在二百多年了。”(冯其庸《〈浮生六记〉德译本序》,《冯其庸文集》卷一《秋风集》240页,青岛出版社 2012 1月第 1版)

正如冯老所说,沈复的《浮生六记》真是与《红楼梦》有着密切的联系,沈复可谓深得《红楼梦》的真谛,把夫妻生活写得那样真实、自然,感人至深。而芸娘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尽情地享受着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爱情生活,她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女性典型,她的美丽、善良、率真、痴情与林黛玉一样,感天动地。她的命运与遭遇更令人们给予深深地同情,令多少人心情无法平静。说《浮生六记》最像《红楼梦》,说芸娘身上有着林黛玉似的真性情、真情趣,相信大家都会认可的。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对贾宝玉一往情深,可谓情痴。而芸娘对她的丈夫也是如此,痴痴相爱,心心相系。从林黛玉到芸娘的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从画《红楼梦》人物,到为《浮生六记》作画,谭凤嬛的画风有了一定转变,画技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能从她的画中感受到沈复的深情、芸娘的痴情。她画出了芸娘的善良、聪慧、顽皮、情趣,画出了一对小夫妻的恩爱,画出了快乐的生活情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更画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铭心,画出了我们阅读《浮生六记》的深深感动。谨对谭凤嬛女士的《浮生六记彩绘本》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贺。

是为序。

 

2024 2 7日于北京惠新北里

1

DSCN1875.JPG

DSCN1877.JPG

3DSCN1878.JPG

4DSCN1879.JPG

5DSCN1880.JPG

6DSCN1881.JPG

7DSCN1882.JPG

8DSCN1883.JPG

9DSCN1884.JPG

10DSCN1885.JPG

11DSCN1886.JPG

12DSCN1887.JPG

13DSCN1888.JPG

14

DSCN1889.JPG

15

DSCN1890.JPG

  

 

《浮生六记》绘图终于完成了,回首这一路,有一丝疲惫,有些沉重,也略有些轻松。

我与《浮生六记》的牵绊,源于恩师冯其庸先生。那时候我工作单位的地址还在前海西街的恭王府院内。有一天,冯先生一位外地朋友来京,下榻在沙滩附近的宾馆。冯先生要去见面,说,正好我去办事的地方,离五四书店很近,顺便帮你选点书,你也一起去吧。我说:您还有事情要办,我自己去买吧。冯先生说:选择书籍,版本编撰都很重要,你不懂这些。我就和冯先生一起去了五四书店。冯先生说多读诗词,有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绘画意境的水准。于是选了俞平伯编纂的《唐宋词选译》、沈祖棻的《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宋词三百首笺注》、《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冯先生还推荐一些没买到的书,其中就有《浮生六记》。

冯先生记忆力惊人,提起散文,他能信口背诵欧阳炯撰写的《花间集》序,还说是老早以前读过的,觉得好,就背下来了。古典散文类书籍冯先生一直推崇《浮生六记》。谈到《浮生》,他的脸上都洋溢着光彩,话语中的赞叹溢于言表,连我都受到感染,很好奇这书到底有多好,让冯先生这样推崇,难道比《红楼梦》还好?谁知冯先生说:我是先读的浮生六记,后读的红楼,早先《红楼梦》我是不喜欢的,读不下去。喜欢看《三国》、《水浒》,但是《浮生六记》就不一样了,一下子读下去,写的太好了!他说:《浮生六记》确是真人真事,沈三白把自己的生活写的真实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陈芸更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女人,聪慧善良,有趣又顽皮,知礼又不完全守礼,她的思想是自由的。这样好的一个女人,却不得公婆喜欢,几次被赶出家门。夫妻两个苦中作乐,把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而且还去乡下居住,柳树下垂钓,一边饮酒一边听着村野传说。书中有很多好的情节,好的意境。以后如果有机会,你可以画画《浮生六记》。

提到陈芸,冯先生说自己当年曾经去扬州金匮山陈芸埋骨地寻

访过陈芸的墓,还是当时的地委书记钱程芳同志带着他去的。可是到了之后,到处都是荒草,没找到任何线索。后来,有人说金匮山附近有墓地发掘出来一个女尸,还发现了手镯,手镯上面刻有字。当地朋友知道冯先生曾经寻访陈芸墓地的事,便与他联系,请他去看。他又去看过,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只是总算对自己的探求有了一个交代。冯先生还告诉我说:陈芸养病的东高山就在无锡,离我们老家只有五六里路。一般来说,冯先生和我提到的书籍,我都会认真地了解一遍内容。《浮生六记》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册,但这种情节不连贯、段落式的散文描写,最开始不太吸引我,所以原文我只读了一部分,就放下了,倒是把白话译文简单看了一下。从那时候开始,《浮生六记》便成了我很多年以来的一个情结。

几年以后,冯先生的《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出版,又提过类似的建议,说:陈芸多好的女人,命却很苦,虽然和沈三白过了一段愉快的生活,却很早就去世了。《浮生六记》文字多美,游太湖和女扮男装那段,作为那时的妇女已经很大胆了。画《红楼梦》的人很多,《浮生六记》那么美的文字,目前还没有人画。有时间你要试试。还说:你画的时候,一定要把东高山画进去。于是我又重新翻出《浮生六记》,再一次开始读起来。我买了三本《浮生》,放在不同的地方,便于随时翻看,逐渐熟悉了书中的人物和内容,却找不到画中人的感觉,不敢画。

2010年,我在北京凤凰岭参加纪念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期间,大家一起参观香山植物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孙逊先生和我聊天时说:小谭,你为什么不画画《浮生六记》?这个题材非常好!很适合你画,你考虑尝试一下。他还说到:历来《红楼梦》画的人很多,却鲜少有画《浮生六记》的,你在题材上应该突破一下。我笑着说:您也这样认为吗,冯先生也是这样说的,可是我有点信心不足,我再想想。

就这样,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年,这个题材慢慢变成了我拿不起又放不下的一件事。我一直把《浮生六记》放在案头,有时间就翻看,时间长了,慢慢也有了一些想法和画面,不过总感觉思路还是很单薄,有些欠缺,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冯老那段时间身体一直不太好,精神也不够。我把不太成熟的构想和草图拿给他看,他每次都很赞许,强打精神,提出他的想法,提醒我一些重要的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胡文骏先生,说他们正在做的“明清美文”丛书,其中就有《浮生六记》,听到我在画《浮生六记》后很高兴,希望我能画出来,可以用在书里面。经过修改筛选,我最终画出十二张。当时冯老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只能半躺半坐在躺椅上,我把画一张一张举在他眼前给他看。他很欣慰,说:《浮生六记》画出来了?好好。他看的时候很认真,还微笑着指着一张说:这个是东高山我们老家离这里很近。冯老没有最初提到《浮生六记》时的那种兴奋,我想,大概是自己的作品与冯老的期许还有距离吧。不久,冯老就因病去世了,这本在20178月出版的书,最终没能让他看到正式出版的样子。

不过,经过这次的插画,我对《浮生六记》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觉得意犹未尽,有了继续画、继续完善的想法。插画出版后,我给孙逊先生寄去一本,孙先生发微信祝贺我在文学题材开拓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且说:窃以为《浮生六记》尚有开掘空间,现计作画共十二幅,其中尚有与芸娘无关者两幅,未以芸娘为中心者一幅,可否在现有基础上,以芸娘为中心再扩充增加篇幅成一套《浮生六记·芸娘画传》?芸娘是我国清代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女性典型,为她画套画传值得。他还鼓励我说:为芸娘作画传,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由凤嬛女史担纲,更为画坛添一佳话。孙先生的鼓励和建议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两个月后,他给我发来一页纸的照片,是按照《浮生》的内容顺序初拟的三十多个题目。他从《浮生六记》中,以芸娘为中心,选取了她与沈复从“两小无猜”到“花烛之夕”,再到“夜读西厢”“课书论古”“同游戈园”“赁居野趣”“持蟹对菊”“女扮男装”“失爱翁姑”等三十多个人生中或甜蜜、或悲伤的瞬间,每个题目都用四个字概括,来展现一个虽然日常却不同寻常的女性的一生。他说:题目早就草拟,因思虑未周,今又修改充实一过,其中部分还可继续增删既作《芸娘画传》,应以芸娘为中心,三白只是陪衬,其他男性人物尽量少画或不画……”

孙先生拟定的这三十几个题目,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之前没有顺序章法、直接跳出思维的想法,忽然有了自己的位置。我很激动,深受鼓舞。后来,我按照他的方法,又补充了若干场景和题目,最终拟定五十二章。在设计的过程中,关于以何等方式,才能更好的表现内容,我一直都与孙先生进行切磋和沟通。我把一些图稿发过去,他每一张都很认真得看过之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比如他说:沈三白的形象,要不要加胡须,什么时候加,要不要带瓜皮帽……”再比如:女扮男装的场景,放在水仙庙外比庙内更加有市井气,也更能凸显芸娘女扮男装后的潇洒与俏丽等。从这些对情节景物提出的具体见解,不难看出孙先生对《浮生六记》的熟悉和喜爱程度,以及做事的专注与认真。有些情节通过沟通后再反复推敲,加以变化融合,画面丰满了。随着孙先生的指导和点拨,我画的一稿比一稿有信心,自觉画中的情景也愈加接近书中的意境。

那时我并不知道,他后期是在病中给我提出这些珍贵建议的。我们一直微信联系,我发微信,他很快就有回音。直到有一次,我发了信息,他几天都没有回。我给他打电话询问,很长时间他接了电话,很吃力、虚弱地说,犯了哮喘病,让我还是微信打字方式联系。我很意外,非常惶恐的挂断电话。从1992年我认识孙逊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温文儒雅的形象,多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突然听到这虚弱的声音,真有接受不了。但是他却很快发来了短信,谈了一些意见,最后说:芸娘选题甚佳,盼能更精益求精,选个适当的机会推出……”没想到的是,这竟是最后的一次对话……

短短几年,两位支持我的先生先后作古,可《浮生六记》画稿还没有完成,我心里很难受。冯先生健在的时候,我对《浮生》理解的不够,无法完成他的心愿。后来,在孙先生指导下,也才完成了大半

笔下的芸娘是生动的。她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求知欲。虽出身贫寒,却是知书识礼、活泼乐观又富有情调。善于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偶尔制作一些实用的小创意,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芸娘的一生,就是家长里短日常生活,还时常拮据困顿,但她富不骄奢,贫能安乐。生活中的起伏都能淡然处之,常怀感恩之心,为他人着想,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身处窘境也不曾怨天尤人。

最初的开始,我是在两位前辈鼓励推动下,怀着想要完成他们对《浮生六记》的热爱的一种想法。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浮生六记》,爱上了芸娘。

《浮生六记》彩绘图脉络以陈云为主,描绘了沈复与陈芸相识相知,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坎坷人生历程。画面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陈云幼年生而聪慧,学语时即“口授成诵”开始。少年沈跟随母亲归宁,初见陈云,对其一见钟情。自此“两小无猜”“锦囊佳句”。继而求娶,“藏粥待婿”花烛之夕“情思入魄耳鬓相磨至沈为了学业,新婚夫妻暂时分开。第二部分复求学归来,夫妻“小别重逢”,一段情意绵绵夫唱妇随的甜蜜时光。二人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解言为笑剧生悲”“屈君试尝”“巧制莲茶”“阁外识香,来了解彼此性格以及生活中的习惯爱好感情逐渐加深课书论古”“七夕拜月”“连句遣怀”“中秋走月”“胸中丘壑”“女扮男装”“赁居野趣等日常场景的画面,则是二人志趣相投的写照。陈云性情开朗思维敏捷,尊重翁姑,忍辱负重的品性也在同游戈园”“转怒为欢”“持蟹对菊”“代笔之祸时有所展现。第三部分:由于家庭琐事引起公婆误会,沈复陈云夫妇被迫离家,借居在朋友的萧爽斋。沈复时常与朋友邀约相聚,萧爽待客”“南园备炊饮酒题诗作画之时,陈云也是献计献力。生活虽然拮据,却和睦又不乏快乐,相约来世昧今生畅游太湖时,陈云感叹“不虚此生”舟中豪饮”“憨园结盟陈云释放了单纯善良的天性,又一次激化了与家庭的矛盾,越发引起“翁姑不喜”。第四部分带着病中的陈云再次“孑然出行”,远赴养疾。一年后“侨寓扬州”,因筹措生计阿双窃逃终至沉疴难挽,陈云魂断先春门。

这套图断断续续画了四、五年,本想去苏州无锡实地考察一番,但因身体和疫情原因一直未成行,几次易稿。期间北教授朱玉琪先生和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先生看过后,提出希望有别于《红楼梦》,更侧重于市井平民化的意见,有些部分进行了修改或重绘。老朋友章慎生先生去苏州出差,拍一些苏州风貌的照片发给我作素材参考。画稿还得到了原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红楼梦》邮票设计者萧玉田先生的指导。老先生对一些构图细节提出建议,我受益良多。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多年来一直在工作和学习中给予我支持关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对于这次的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答应帮我写序言。我特意请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的孙熙春教授为此书篆刻印鉴两方,一方为浮生六记四字,一方为冯老《枕上再题曹雪芹家世》诗中的一句楝树花开终结子作为终结。另外我爱人王金亮先生,对我大力支持,承担了家里的一应事情,使我能心无旁骛地专心做事。

人民文学出版社胡文骏先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之前的《浮生六记》插图本就是由他担纲负责出版,此次听说画成了全套的彩绘图本,也为我高兴,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应出版社要求,名字仍然用《浮生六记》。在我看来,此绘图本的出版,不仅是我的愿望,更是前辈老先生和老朋友对我的鼓励、期望,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新老朋友们。

绘图本有待喜欢《浮生六记》的朋友品评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谭凤嬛

 

202212月于北京通州桐阴书屋

1

DSCN1891.JPG

2

DSCN1892.JPG

3DSCN1893.JPG

4DSCN1894.JPG

5DSCN1895.JPG

6DSCN1896.JPG

7

DSCN1897.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63156.html

上一篇:黄绍湘致信黄安年(2005年5月23日)
下一篇:和杨生茂1980-1990年个人信件来往登记目录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