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周,每天都很忙。今天下午,我到五角场苏宁电器商厦送修照相机(没修成),转而到四楼电影院看了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关于里斯本丸号,我以前有那么一点丁耳闻。但耳闻的程度比我对张献忠岷江沉银的耳闻差远了。
这是一段封存已久的历史。导演方励拍纪录片,首先展示了他对这艘沉船的兴趣。他以自述的形式,讲了他花了钱,雇人采用技术手段,在浙江东极岛海域发现这艘沉船的故事。他找到各种历史资料,证明了这首沉船就是里斯本丸号。他还展开了采访和探寻之旅,带着摄制组到中国香港、加拿大、美国、日本,去找写书的作者、当年的英国幸存者、幸存者的后代、当年发射鱼雷击沉里斯本丸号的美国人的后代、日本教授、日本船长的后代,通过他们的叙述,从多个角度还原这段历史。
导演给出了很多的“物证”,比如信件、照片、书籍、原始记录等。影片当中还有动画片段,这更加有助于展现当时船上和海里发生的真实情况。
在纪录片后面部分,摄制组到了浙江东极岛,采访了当年救助英国士兵的渔民。接受采访时,那位渔民已经90多岁了。他的方言听不大懂,纪录片给出字母,并让当地的村民当“翻译”。
纪录片的最后,导演把当年幸存者的后人请到东极岛。他们在岸上举行纪念仪式后,乘着船,到沉船所在的水域祭奠先人。
我的总体评价是:这是一部相当好的纪录片,通俗易懂,思路清晰。也符合如今短视频受众“探险”“探寻”的心理。
这也是一部感人的影片。我有听到坐在我前排的观众在悄声抽泣。
导演在电影中自述的声音很实在,让我感到这部电影也很实在。
但因为我累了一个星期了,尽管下午睡过午觉,到了电影院看电影,还是觉得两个小时太长,有点疲倦。
看这部片子,给我很好的感觉——前几天,我有看到报刊杂志在谈论这部片子;当时没有看过这部片子,缺乏特别形象的认识;现在看过了,就“完整”了。当然,要是能够去到当地,那就更完整了。
这只是一部电影。虽然工作压力非常大,但我每天读书看报,也会有些收获。每天,我都会兴冲冲地读一些报纸。
比如,今天收到9月18日《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的报道《10年接力完成“终极挑战”》,讲述了北京大学老师发表《自然-合成》论文的科研故事。
今天《人民日报》第4版,刊登了“人民科学家”赵忠贤在超导研究旅程中初心不改、超越不断的故事。
今天《人民政协报》第12版刊登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自述自己担任政协委员期间参政议政的故事。这篇文章也是自述型报刊文章的样本。
今天收到的9月20日《上海教育报》第2版刊登了《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文章。
我还读了南方周末推出的一本关于非虚构书籍阅读(书籍拆解)的书《跟着南方周末写出好文章:文本拆解》。这本书拆解了约翰迈克菲、盖伊特立斯、何伟(彼得海斯勒)、奈保尔的非虚构作品。这本书写得很清楚,几位作者经过了认真的“备课”,写的内容不是“漫游”“随谈”,而是反复打磨的,干货满满。
读书看报的感觉非常好。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有啥用”,我也一下子说不出来这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也无需向别人justify,但我觉得读书看报就是一种理想和追求,是知识分子非常珍惜的。
我也听一些老师讲课,比如讲环境领域时事评论的课程。我总觉得,老师们把如果能超越授课,把讲的内容像模像样地整理成教材或者书籍,那会更有说服力。不然的话,那说明讲的内容不是“原创”的,或者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把教材写出来,会大大提升“正规性”,也具有展示度。
这一阵,我还看了十多本《复旦大学年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是看看过去十多年校领导的讲话和相关的文件。在书中,我可以看到他们有问题意识,也有很多归纳总结和工作推动的纲要。这些书,增加了我对“上下文”理解的“通透感”。
我还看了一些别的资料和网上找来的教育方面的文献,也整理了本专业的审核评估报告。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在报刊发文,但我还是没有放弃,也在努力中。从事日常的工作,一方面使我更理解高教界的事,也使我写文章更有“通透感”;另一方面,也会使我回到家以后还得疲劳地做事,这就会影响写网文或者报刊文章的速度。很多时候,我坐在电脑前,已经很疲倦了,写不出什么东西。我只能去休息,或者换换环境(比如到茶馆)写作。
我明白,通俗写作的文章不在多,而在于好。发出一篇好的文章,赛过发出十篇一般的文章。目前我还在等待中,等待着灵感的到来,也等待着已经投稿的文章能够在某一天早上见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