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卫中. 基于认知的英汉词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词义学的构想.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38(3):33-40
摘要:本文在指出将对比词义学和认知词义学结合起来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这门新兴学科之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未来研究走向等角度尝试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在认知词义跨语言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比认知词义学是一门新兴的、系统的交叉学科,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该学科构建的词义描写认知框架能够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建立客观的、更具操作性的释义机制;所构建的多义词认知语义分析框架有望为英汉多义词研究提供统一的认知分析模式,并有助于改进词典释义、外语教学以及语言处理和机辅翻译等语言工程。
1. 引言
认知词汇语义学(Cognitive Lexical Semantics),或称“认知词义学”,是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的一个分支,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词汇语义(以下简称“词义”),使用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语义学)理论。近年来,认知词义学在国外蓬勃发展,在我国业已起步。
本文以认知词义学为理论来源,在借鉴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和对比词义学(Contrastive Lexical Semantics)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基础上,试图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Contrastive Cognitive Lexical Semantics)的理论框架。笔者首先概述对比词义学和认知词义学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将两者结合起来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必要性; 然后论述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并指出该学科研究的未来走向。
2.对比认知词义学的研究背景
2.1 对比词义学
在国外,上世纪 90年代末出现了专门的论文集[1],关注对比词义学研究。Weigand[18:42]提出了词义学的对比语用模式,指出:对比词义学的目的是以语用学为基础对主要语言的整个词汇系统进行对比,以便编写出新的对比语用词典,从而有助于下一代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际,并获得多语行为能力。由此可见,国外的对比词义研究侧重语用因素,尤其是语境因素分析在词义对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国内,专门论述对比词义学的理论尚不多见,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往往出现在对比语言学 和有关词汇对比的研究之中。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许余龙[29]、蔡基刚[19]和张维友[33]。许余龙 [29:137-158]从词语理据性、词汇化程度、语义场和词语搭配四个角度考察了词义对比问题;其中在讨论词语的语义理据时,谈及隐喻的语义引申作用。蔡基刚[19]从词汇搭配、词汇对应和词语理据等方面描写了英汉词汇的异同,其中涉及到对隐喻性、转喻性和词源性这三种词义理据的描写,并从构词模式、命名方法、认知方式、表达习惯和词语特性等角度分析了词义差异产生的原因。张维友[33:119-216]在专著第三部分,从词语理据、多义词、同形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语境与词义的关系以及语篇指示词等八个方面对英汉词义进行了对比描写,其中也涉及到对英汉词义理据的对比分析。
2.2 认知词义学
一般认为,语言知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词汇知识和句法知识。前者罗列特定语言的词项,并描写出每一词项的音系、句法和词义属性;后者包含一些规则,句法成分通过这些规则组合成更大的结构。复杂表达式的音系或语义属性可以从词语的音系或语义属性及其组合方式中衍生出来。显然,上述观点假定语言的意义与词语固定、明确的意义相关,但这一意义观有不少缺陷和漏洞,长期以来饱受质疑。认知词义学一直是个不太稳定的研究领域。上世纪 80 年代初,认知词义学成功地将认知心理学有关范畴内部结构(即原型结构和家族相似性结构)的重要研究成果引入词义描写和解释,认知词义学从此走向成熟,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日益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原型结构词汇范畴为基于一套充要条件的“经典”词义描写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有望对司空见惯的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16:1-2]。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国外的认知词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论题,即词汇范畴的内部结构(包括原型结构、家族相似性结构和放射状网络结构);词项的多义性和支配义项间语义关联的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转换等认知原则;隐喻研究与框架语义学意义上涉及范围更广的概念结构。这些研究话题体现了认知词义研究的核心内容,代表作是 Cuyckens等[2]主编的《词义的认知研究》,论题涉及词的多义现象、原型结构、概念转喻以及意象图式转换等领域。在国内,认知角度的词义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却已触及该领域研究的对象、方法和主体内容。近年来,已有研究介绍了国外认知词义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应用前景(如[27;35]);意义与范畴化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阐发(如[32]);词义生成的方式和途径也在隐喻和转喻框架内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如30;23;20;24]);另有研究关注隐喻、转喻、意象图式和主观化与词义演变、延伸之间的关系(如[25;34;31])。此外,卢卫中[22]运用认知转喻理论解释了汉语词语的形态和语义特征。总体说来,认知词义研究在我国仍是个薄弱环节。
目前,国外的认知词义研究正在走向深入。Taylor[16:2-3]指出了国外认知词义研究出现的五个新走向,即多义性是词项的常态这一认知语言学的普遍观点重新点燃了词义多义表征与单义表征之间的辩论;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机制不仅能解释词项的不同共时义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能解释语法化意义的历时变化;习得数据影响词义描写;有关原型效应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加工、提炼;认知词义学探究词汇义与构式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词义与词语使用的语境之间的关系。
2.3“对比认知词义学”的提出及其研究的必要性
尽管对比词义学在其词义研究中已经涉及对隐喻、转喻等认知因素的分析,但该学科更侧重描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词义上的重合或差异,而对异同的成因缺乏系统的剖析。换言之,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对比词义学研究提供的解释还远不够系统。
认知词义学无疑可以弥补对比词义研究范式的不足,但该学科也囿于单语视角而难以捕捉对 跨语言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影响研究的结论和效度。因此,惟有将这两种研究范式结合起来,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才有望全面、系统地描写英汉词义的认知规律及其特点,并阐释两者之间存在跨语言差异的认知动因。这正说明了本文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理论框架的必要性。 对比认知词义学正是在词义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旨在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词义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
3.对比认知词义学的理论基础
对比认知词义学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认知语言学在经验主义哲学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观,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28:26-27]: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故语言不是一个自主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有关,并以其为理据;句法不是一个自主的组成部分,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且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正是这些根本看法界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范围。
根据束定芳[26:26],认知语义学主要有四个流派,即 Jackendoff 的“概念语义学”、Talmy 的“认知语义学”、Allwood 等人的“概念语义学”以及 Lakoff 等人的“隐喻理论”。这些流派就语言意义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如下六个共同的理论假设[26:27],即意义就是概念化,某一词语的语义等于说话者或听话者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词语和更大的语言单位均是进入开放型知识网络的入口;范畴不是由标准—特征模型或者充要条件决定的成员身份而确定的;是否合乎语法的判断涉及范畴化;认知语言学家在一般认知方面寻找语言现象的对等物;句法被视作语音赖以传达语义的规约模型。此外,Grdenfors(转引自[26:29])提出了认知语义学的以下六大基本原则,即意义是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意义在人的大脑中;认知模式主要由感觉器官决定:我们可以对所读或所听到的内容构拟真实的或心理的图像;语义成分建立在空间或概念空间基础之上;认知模式主要是意象-图式形式,而非命题形式;语义比句法更为基本,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后者;概念具有原型效应。
笔者从国内外现有的认知词义研究文献中,概括出认知词义学关于词义理论的以下四个基本观点:
(1)概念化和一般认知能力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词义的形成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认知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意义首先具有话语属性,不能脱离语境探讨语义。因此,词义既取决于词语的原型义和构式义,同时也依赖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体验,包括对各种语境因 素和知识的识解。
(2)词项与词类和语法构式都是概念范畴,其研究必须参照认知功能,而不能参照纯粹的形式语言学原则[16:1]。
(3)词汇范畴与语法范畴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相反它们之间 构成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的区分只是一个程度问题[11:18]。
(4)词义的发展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词的中心义或基本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34:65]。此外,Geeraerts[5:182]认为,认知语义学对于词义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范畴结构的原型模式、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框架理论以及意义变化研究,并据此 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更为简明的认知意义观:意义具有语境和语用上的灵活性;意义是超越词界的认知现象;意义涉及视角化。
正是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义学的上述语言观、理论假设、基本原则以及词义观等理论阐述,构成了对比认知词义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4. 对比认知词义学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4.1 研究目标
对比认知词义学的研究目标主要在于:用跨语言对比的方法系统考察认知机制在词义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范围,分析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以及出现差异的原因,验证认知词义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4.2 研究内容
纵观国内外的认知词义研究,笔者认为,对比认知词义学研究至少应该涵盖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框架建构研究。该学科旨在现有英汉词义认知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英汉认知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就该学科而言,描写、解释英汉词义异同是其主要任务,而如何合理、充分而有效地进行描写和解释则是其理论和方法论上追求的目标。该学科的理论框架大致要探讨如下话题:如何看待词义对比的跨语言差异,即同与异是表层的还是实质的问题,以及描写这种异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是否存在概念结构相同而表层 形式不同的情况或存在其他情况;跨语言对比时词义不完全重合是常态,不重合的原因在以往的研究中只是被描述,而该理论是否能够既提供分析的手段又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认知上的解释;如何在理论上让认知解释在对比词义时有充分的作为。
(2)词义演化的认知机制及其对比研究。该领域主要探讨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和概念化对于词义形成的意义,分析隐喻、转喻、范畴化和概念整合等认知机制与个人经验和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制约词义形成的方式和途径,建立词义描写和分析的认知框架。例如,Lizardo[12:367]分析了道德和非道德推理中采用的污垢和清洁隐喻的概念基础,指出:道德规范上形成的概念和推理,是借一套隐喻来表达的,而这套隐喻又源于人们以污垢和清洁方面的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概念结构;人们之所以用“污垢”和“清洁”这对术语来对道德端正和不当进行概念化,是因为在污垢被概念化为不当的事物、清洁被概念化为有序的配置这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有关污垢和清洁的隐喻被拓展到运动、管理和反省等各种经验域之中;污垢与清洁的区分有助于理解更广泛的文化问题,而且使用相同的框架还可以用来理解对某些非道德问题的概念化。该研究表明,一个统一的词义分析和描写认知框架,可以用来理解如何用某一种或多种认知机制(如污垢和清洁隐喻)来解释某一认知域(如道德域)里的物体、事件和行为。这是单语内词义演化认知机制方面的个案研究,而对比认知词义学旨在此类研究基础上构筑跨语言的词义演化认知机制对比分析模式。
(3)词义演化的过程及其对比分析。英汉语中“see /看”等轻动词(light verbs)在意义上有差异,这往往影响到它们在各自语言中的语法表现(如搭配和语法化)。该领域重点考察多义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和部分功能词) 的语义演变过程及其组合能力。这些研究内容将在认知语言 学的原型范畴化、隐喻和转喻、意象图式以及概念整合等认知机制内得到系统的解释(参照[4;1;17;15;13;8;7])。这些机制将用来构建多义词认知语义的分析框架,以便为英汉多义词研究构建统一的分析模式。例如,Geeraerts[5:192]指出,原型理论用于多义性描写,有助于找到区分多义性与模糊性的标准。
(4)词义-构式义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比研究。词语(或语素)可以凭借其多义性出现在多种组合里,但组合本身无法强制任意的词语(或语素)进入组合而获得有意义的解读。因此,组合的成义潜力与组合成分的语义潜势需要一套语义匹配机制,以使语义类型通过该机制配对成功。该学科需充分运用图式和认知模型的解释力,建立词义-构式义匹配机制,以充分揭示词义与认 知因素在言语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尽管“打铁”“打人”“打粮食”“打井”“打的”和“打酱油”这六个组合形式都由“打+ⅹ”的形式构成,但所表达的含义却不一致:前两个组合中的“打”字是该行为动词的本义,表示“击”或“攻击”;中间三个组合中的“打”字分别表示“加工”“挖掘”和“乘坐”的衍生义;而最后一个则表示“买”的意思。就框架而言,以上六个组合形式使用的实际框架皆不相同:煅造框架、冲突框架、粮食加工框架、水利框架、交通框架和购物框架。由此,六个组合相对应的框架义分别是:“煅造铁器”“攻击他人”“加工粮食”“挖井”“乘坐的士”和“买酱油”。需要指出的是,同一个组合用于不同框架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框架义,如在网络聊天这一框架中,“打酱油”则表示“对公众话题漠不关心”或“路过”等含义。因此,组合形式的意义既取决于“打+ⅹ”的构式义,又依赖组合成分间互动而建构的框架义。
(5)基于语义元的词义分析模式及其对比研究。Jackendoff[9;10]以空间概念和认知为基础创立的、建立在概念结构和空间结构之上的“概念语义学”(Conceptual Semantics)由本体语义元/概念元(ontological semantic /conceptual primitives)、概念结构(semantic structure)以及概念结构投射于句法结构的规则三个部分构成。概念结构由语义元构成,而语义元则是人脑内在的、天生的。语义元按照一些运算规则(computational rules)生成概念结构,后者再按一些投射规则(mapping rules)生成句法结构[21]。其中的语义元理论既可以用来分析词义的构成理据,又可以用来区分英汉词义的不同。例如,“鱼”有实在义,但它在不同组合中会选取不同的语义元,如“钓鱼”和“养鱼”(整体义+生命义)“吃鱼”(部分义+无生命义)以及“鱼饺”(无形义+无生命义)。显然,词义在不同组合中表现出来的细微差异能够通过语义元分析充分反映出来。再如,汉语的“打”只有“行为义”,而英语的“break”则融合了“行为义”和“结果义”。汉语“打”未编码“结果义”,所以“break”相当于“打破”,词义的跨语言差异由此也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来。
4.3 研究方法
对比认知词义学属于典型的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因此需要综合采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自然观察和内省法。Talmy [14:4]指出,认知语义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存在于意识中的心理现象,所以它是现象学的一个分支,尤其是有关语言中的概念内容及其结构的现象学。因此,只有通过内省法(introspection)才能接近意识的现象内容和结构。就词义研究而言,通过自然观察法考察词义演化的实例,并使用历时语料库观察词语的组合和词义发展过程,借以勾勒出词义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趋势。而使用内省法推断词义变化的认知机制和运作规律则可以发现认知机制参与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的过程和方式。
(2)实证法。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语言学等分支学科所采用的实证法(empirical method),有望成为对比认知词义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手段。GonzalezMarquez等[6:XXII]指出,语言学理论应该以这样三点为基础,即对语言用法的观察、对语言理论有效性的实验检验以及一般的认知功能知识;认知语言学的一个主要发展动向是承诺开展实证研究,因为实证研究有助于证实其理论主张,并对语言与认知间的关联提供合理的解释。Cuyckens等[3:57-74]也指出了对词义开展实证研究的必要性,认为研究人类心智中的语言表征方式的正确方法不是语言学的方法,而是心理语言学的方法,并就成年语言使用者感知、表征介词的内在语义结构的方式等方面所取得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由此可见,实证法正在成为包括认知词义研究在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越来越重要的方法。
(3)历时和共时法。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英汉词义,需要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探讨词义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历时研究重在考察词义变化,挖掘认知机制对词义演化的影响和制约;而共时研究则更多关注词语的多义性和跨语言差异,分析导致词语产生多义性、词义出现跨语言差异的认知因素。
(4)对比分析法。对比认知词义学主要从认知机制角度考察双语对应词语在语义、句法和语用表现上的异同,从概念关系上揭示存在此类语际差异的根本原因。文旭[28:28]指出,静态与动态对比在对比认知语言学研究中是相对而言的:前者是基础,后者也不可或缺。笔者认为,在对比认知词义学研究中,同样需要将两者相结合。基于认知机制的跨语言词义对比,属于静态对比;而既考虑认知因素,同时又考虑词语使用的语用尤其是语境因素的跨语言词义对比,属于动态对比。因此,惟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有望再现双语词义的全貌——既呈现共性,又展现个性。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总之,我们主张综合使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以及认知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方法。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可以为无形态变化的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功能语义视角;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能够推动创建一个全新的认知语义共比平台,跨语言的共性和个性有望在此平台上得到充分的描述和解释;而认知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则能为认知词义学研究提供基于实际语料和数据的佐证,从而增强认知词义学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5. 对比认知词义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目前,国内的认知词义研究正处在引进和应用的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跨语言对比,并构建汉语认知词义学的理论框架。因此,我国认知词义学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国外理论的引进→国外理论的应用→跨语言对比→新理论的诞生与应用,其基本目标是构建汉语认知词义学的理论框架,并最终建立跨语言的普通认知词义学。由此,英汉认知词义对比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汉语词义的认知研究和普通认知词义学研究这两个方面。
5.1 汉语词义的认知研究
今后汉语词义的认知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确立认知语义学与汉语词义研究的契合点,进一步探讨认知机制在汉语词义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范围,从而将汉语词义研究向更深的语义层面拓展;二是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认知词义,找出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及其背后的认知动因,从而为汉语词义的认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三是对汉语词义进行宏观的、系统的认知研究,构建汉语词义描写和解释的认知理论框架,从而为汉语认知词义学的建立奠定基础。
5.2 普通认知词义学研究
语言研究的一般规律是从语言的个别现象到普遍现象的变化,即从个别语言学到普通语言学的发展。同样,单语认知词义学和对比认知词义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是普通认知词义学,即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在认知词义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普遍规律,从而揭示词义的跨语言共性。
6. 结束语
本文在概述对比词义学和认知词义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必要性,考察了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国内研究的未来走向。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1)对比认知词义学是在词义跨语言认知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系统的交叉学科,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2)该学科构建的词义描写认知框架能够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建立客观的、更具操作性的释义系统,改变词义分析过度依赖主观臆断的做法;(3)该学科建立的多义词认知语义分析框架有助于发现多义的规律性及其认知机制,从而为英汉多义词研究提供统一的认知分析模式,并有助于改进词典释义、外语教学以及语言处理和机辅翻译等语言工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作为理论建构研究虽然指出了该学科研究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但限于篇幅,在此无法对各项内容进行详细讨论,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分专题逐一探讨。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