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我的图书馆学知识 精选

已有 5140 次阅读 2024-7-12 07:42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年是我从事图书馆工作25年。机缘巧合,得益于师友、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我选择了“图谋”——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试图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努力为图书馆这一行贡献智慧与服务。入行至今,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图书馆学知识,学中干、干中学,想方设法学以致用。受到诸多制约,我对图书馆学知识了解与掌握,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什么是图书馆学?吴慰慈、董焱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见:吴慰慈、董焱编著.图书馆学概论[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3:4.)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图书馆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研究;图书馆现代化研究;图书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图书馆学教育研究;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研究。关于图书馆学的定义有许多,吴慰慈、董焱先生下的定义相对易懂,对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总结也是简洁明了的,看起来简单,但内容实际是非常丰富的。

    我是怎样学习图书馆学知识的?我的本科专业是管理信息系统(工科专业),在母校属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的一个专业。我是1999年本科毕业后入职,2000-2005年担任图书馆技术部负责人。我算是赶上了好机遇,那时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属于刚起步阶段,互联网是新鲜事物,与电有关的事务(强电、弱电)均有图书馆技术部负责。那个阶段,正巧赶上新馆建设,当时图书馆的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若干方面比学校信息化中心(当时叫“网络中心”)还要好一些。当时做系统管理员、图书馆网站建设等可以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我本科毕业设计做的是高校校报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小系统有两家高校实际采用,并用了数年。因为我实际做过三年校报编辑、记者,加上专业知识的现炒现卖,还是有点意思的。甚至当年,我还曾撰写了《高校校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先后向数家期刊投稿,虽然没有被录用,但是得到了锻炼,从2000年起,正式发表论文。技术部工作期间,图书馆学知识是现学的,在工作实践中学、自己买图书馆学专业书籍学,萌生了继续读研究生的想法,尤其是结识了东南大学张厚生先生之后,得到了鼓励与提携。2005年,我选择了脱产三年学习图书馆学。我做的毕业论文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研究》,核心内容《大学图书馆学报》刊发,毕业次年我斗胆将其出版,出版之后先后获市社科成果二等奖、省图情学术成果三等奖,2012年获得修订再版机会,这本书读秀学术搜索中显示有776家图书馆收藏。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我是格外珍惜的。图书馆学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做了一些拓展,比如学习了一些情报学课程,哲学学习方面也花了些时间和精力,但不是那块料,学点皮毛而已。我总结自己的特点:虽然学的不怎么样,但确实算一直在努力学,不仅如此,积极观察与思考,并积极参与交流与分享。我是2005年1月28日开始写“图谋博客”,几乎每天更新内容,至今未间断。

    图书馆学知识学的怎么样?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盲区非常多。基础不牢,加上受到信息技术变革的冲击,许多知识是“飘”的。需要学习东西很多,大多浅尝辄止。自2014年5月10日建圕人堂QQ群,我接触的人相对比较多。或主动或被动,需要解答各种问题。其中一类问题是,解答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有关问题。有些人以为我什么都会,实际会的东西非常有限。比如有成员问我具体的图书分类编目问题、图书排架问题,有的我实在答不了或答不好。

    图书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的有效查询与获取。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张晓林先生“我们常常抱怨别人不重视图书馆,其实别人从来都不重视‘图书馆’,而是重视信息和信息的利用;我们也从来不是‘做图书馆工作’的,我们是做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工作的。”,笔者认为是关于我国图书馆职业简明表述之一。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我非常喜欢并赞同“图书馆员的角色,要么直接把信息提供给用户,要么教会用户获取和使用信息。”。高校图书馆两大职能: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员需要具体去发挥作用,履职尽责。图书馆学知识的学习,永远在路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41964.html

上一篇: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减员增效”
下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531期 20240712)
收藏 IP: 117.92.212.*| 热度|

14 许培扬 宁利中 杨卫东 武夷山 张晓良 孙南屏 周忠浩 郑永军 刘进平 钟炳 孙颉 汪育才 尤明庆 王成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