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7:归纳方法

已有 141 次阅读 2024-6-27 08:09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7:归纳方法

1.归纳主义

归纳主义是一种与认识论上的经验主义密切联系的方法论思潮,认为只有归纳方法才适用于经验科学,或认为只有归纳方法才是经验科学的主要方法。

归纳主义的始祖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培根从经验论出发,认为认识的来源是经验,认识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培根认为,科学认识要把实验和观察材料提升,把低级的公理逐渐提升到最一般的公理。最低级的公理接近于经验,它构成公理阶梯的基础。一切等级的公理都是用归纳法发现的。演绎方法在科学发现中没有作用。但培根肯定演绎方法在证明中的作用。

归纳主义在现代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得到了发展。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主要表现为:

1)以证实原则作为科学和形而上学分界的原则,认为科学定律是从个别事实的命题归纳而来,因此,逻辑实证主义把经验科学称为归纳科学。

2)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用归纳逻辑获得的。科学命题都是间接命题,其预言值都由经验出发经归纳而获得。

3)现归纳主义也表现在归纳主义的科学史观。这种科学史观认为,科学史是不具有不同程度意义的理论的积累过程,而理论的意义也是通过归纳加以证实的。

归纳主义总结了归纳方法在科学发现和科学证明中的作用,有它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但是,它片面地强调了归纳法的作用,排斥演绎法,把归纳与演绎对立起来,存在片面性。

2.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是从个别事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归纳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最早是由苏格拉底提出的。他认为,对事物的定义是用归纳法作出的。即通过不断举实例来给某个概念提出试验性的定义,并不断地根据实例加以修正。柏拉图开始把它运用于科学认识,把它作为获取知识的方法。亚里士多德把归纳法确立为与演绎推理并列的科学认识方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归纳法是获得知识必不可少的逻辑方法。假如我们不善于应用归纳证明,就不能获得知识。证明从一般出发,而归纳则从个别出发。要认识一般,如果没有归纳法,那是不可能的。亚里士多德还把归纳法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直觉归纳法。

培根在研究从感觉经验上升到公理的过程中发展了归纳法。他指出,在形成公理时,我们必须发明一种归纳法,它与以往应用的不同。它不仅用于证明和发现所谓的原理,而且也用来证明和发现较小的、中间的公理,总之用来证明和发现一切公理。培根指出了简单归纳法是不可靠的,可能导致不确定的结论。他主张用排除偶然相关的方法来确定本质相关。然后发挥理智的技巧和逻辑的力量,认识事物的规律,培根创立了科学的归纳法,归纳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此后,穆勒总结了五种归纳法的应用,它们是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剩余法、共变法。这样,归纳法趋于成熟。

归纳方法按照它概括的对象是否完全而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1)完全归纳是根据某类事物的全体加以概括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由于考虑了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得出的结论比较可靠,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作出的概括,这种概括往往不一定可靠,它仅是一种有用的推测。2)不完全归纳法有简单枚举法,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等方法。后五种方法是用以判明事物因果联系的归纳法,是由穆勒提出的,因此又叫穆勒五法。3)还有一种叫直觉归纳法,这种方法从某个随机的现象中发现某种性质,顿悟式地把它推广到某个事件集合中。

归纳法与演绎法不同,它是把经验获得的事实加以概括以寻找共同属性的方法,它以观测和实验为根据。演绎方法则是从一些原理出发,推导出一个判断体系。这两种方法都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补充的,归纳中贯穿着演绎的成分,演绎依赖于归纳的结果。

归纳方法在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它是一种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科学史上的经验定律和经验公式,都是应用归纳方法所取得的成果。物理学的波耳定律,电学中的欧姆定律,化学中的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等都是用归纳方法发现的。

2)归纳方法提供了发现真理的契机,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接近真理,对探索真理有启发作用。科学上的许多猜想,是由复杂归纳方法提出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9895.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6:悖论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8:演绎方法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