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从桂林到阳朔

已有 395 次阅读 2024-6-20 20:26 |个人分类:游若有方|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桂林的洪水终于过去了,我长出了一口气。

       1992年秋,我和所在的重力中队去了两次桂林。住了一个晚上。我们从临省出发,先去桂林机场,找到已知点、测量完毕后,天色将晚。住进旅馆后,完成了第一次静掉格的观测,然后下楼吃完饭。第二天出发前,再次观测静掉格。石英弹簧重力仪的掉格规律在运动中和静止状态下是不一样的。为了提高未知点的观测精度,要测静掉格。在若干个小时的(往返往)观测中,扣除仪器静止的时间段和掉格数,计算未知点与已知点的重力差值时,只计算运动中的观测时间段和重力观测段段差。

      第二次去桂林机场,获取到合格的段差数据后,观测完成。还有半天时间,走马观花参观了博物馆,驱车65公里去了阳朔大榕树。车过象鼻山时,在路边只停了几分钟,拍照留念就离开了。(前两天,看到象鼻山下波涛汹涌,我甚是紧张。)

       沿着漓江岸边公路行驶不久,就到了阳朔。阳朔县城不大,很快就参观完了。徐悲鸿故居,是游客们喜欢感兴趣的地方。抗日战争期间,画家徐悲鸿曾经在阳朔居住。他的夫人廖静文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美丽的大自然永远是悲鸿精神上最好的慰藉,它温柔地抚慰着他那颗受伤的心。桂林无比秀丽的青山绿水重新唤起了悲鸿心上的欢愉和振奋,他又沉浸在创作的热情中。”。我不是画家,只是一个野外测量工作者。当汽车在如画江山、在突兀而立的群山之间穿行时,我真想对司机说开慢一点、开慢一点。好像一首抒情歌曲唱的那样“马儿呀,你慢些走慢些走哎,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看个够”。在锦绣江山中穿行,是野外工作者的一种必须品,也是福利。重力测量,尤其如此。观测本身用的时间,远远少于行驶、赶路的时间。“欢愉和振奋”是 一路同行的——不知道何时何处,视野里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景。在桂林、在漓江之滨、在阳朔,坐车就好像看了电影里的南国风光长镜头。风景连着风景、画面延续画面。

       在大榕树下,我选购了一本郑绪业编著的《阳朔风景》,这本1982年出版的书里面,收录了23张风景照。翠竹青峰、漓江烟雨、浪石倒影、九马画山、兴坪晚照、书童山、青厄旭日、村边小景,都很美。

      榕荫古渡的大榕树,据说已经1300多年了。树粗六抱、绿荫盖地一亩有余。歌仙刘三姐抛绣球给小牛,传说媒人是大榕树。电影《刘三姐》的抛绣球、捡绣球镜头在此拍摄,增加了风景的浪漫色彩。即使没有神话般的传说故事,阳朔风景也是迷人的。秋日阳光下,远山清秀;金宝河水清澈,倒影前年古榕树的魅影。若非竹蒿点击涟漪,游客中的“梦游者一定会有许多。

      大榕树旁,有竹排可供游客使用。

      摆了一个划船的姿势,拍照,十来分钟就告辞了。

     在大榕树附近,遇到一个骑行的小伙子。他黄头发、白皮肤,个子足有一米九。会说外语的人,主动与他攀谈了几句。

      古榕、漓江、清秀的山,纷纷远去。它们都丰富、美化了我的记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439052.html

上一篇:第一次游黄山
下一篇:金宝河竹筏
收藏 IP: 117.133.68.*| 热度|

4 宁利中 尤明庆 郑永军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