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wed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weden

博文

面临气象灾难造成的食物短缺威胁,一个即可靠又经济的对应措施

已有 1021 次阅读 2024-6-20 16:4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高温干旱,狂风暴雨水灾等各种极端气象灾难在世界各地频繁出现,严重危及正常的食物生产,造成食物短缺问题,以至在其些地区出现饥饿现象。

 至今,科学家们已达成共识,由于自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了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气体积累,产生温室效应使得大气层中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其结果就是气候危机,各种极端气象现象的发生频率不断变快。

 上面是有关气候危机成因的一个理论解释,尽管有人不与认可,目前来说这个理论还是相对完整的。就现实来看,尽管人类已经开始努力减排,每年排放进入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量并没减多少,累积量还在增加,这个现象至少维持到2050年。按照气候危机理论,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多,温室效应就越严重,极端气象也会越严重,出现的频率会越高。显然,这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严重后果,会导致人类食物短缺而产生饥荒问题。

 历史上人类曾遭遇了多次区域性大饥荒,引起社会动乱导致朝代更迭。从记载上看,大饥荒往往是由接连二年,三年至数年的气象灾难诸如干旱水灾等形成的。一般来说,粮食储存可以渡过第一,第二年,但是很难维持到第三,第四年。不管怎样,历史上这样的状况一般是几百年才出现一次。只是现在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气候危机,按逻辑出现大饥荒的概率也就增大了。

 从明知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从现在起就重视可能出现的大饥荒,做好积极对应的措施。否则会措手不及,使得大众遭受饥饿的折磨。

 我的上一篇博文讲了圆筒式海上浮动平台的综合功能,它不仅能用来支撑风力发电机,还可同时进行鱼类养殖,蔬菜谷物种植以及其它利用风电能和光伏电能就地进行工业性生产。在浮动平台上进行鱼类养殖和蔬菜谷物种植实际上就是工厂化生产,换句话说就是此类生产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台直径为七十米左右的海上浮动平台,在其底部的超过一万吨的压舱水同时可以用来养殖鱼类,年产至少三百吨;在其上部有七万立方米或更多的空间可用作植物种植。假设一平方种植面积需要平均一立方米的空间,七万立方米的空间意味着可以有一百亩种植面积。我们知道,高产田地每季稻或麦产量可以在一吨以上,现代工厂化垂直多层次种植技术可以每年种植五至六季。这样,在一台海上浮动平台上每年可生产至少一千吨稻或麦,可满足二千人一年的一般需求,在饥荒年月可以解决四五千人的饥饱问题。

 显然,建造二十万台这样的可以承载二十兆瓦风电机的海上浮动平台,从南到北布置在中国海域,不仅每年可以生产十六万亿度电能以替代石油,天燃气和煤的进口,又可以预防可能出现的食物短缺,让九亿人口免受饥饿。这不是人们常说的一个国家的食物和能源安全吗?

 建造二十万台这样的海上浮动平台,需要钢材约六亿吨,水泥十二亿吨。中国的钢铁水泥年产能分别为十亿吨和二十亿吨。所以,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基建魔军,已经建造了数十万公里的高架高速铁路和公路,数座跨海大桥,更不要说无数的高楼大厦的国家来说建造那些数量的海上浮动平台不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绿色转型需要约二十万台二十兆瓦海上浮动风力发电机,选择圆筒式还是半潜式浮动平台来支撑风电机应该不是一个难题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48156-1439028.html

上一篇:圆筒式浮动平台是承载海上风电机的王者
下一篇:[转载]全球高温频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收藏 IP: 83.227.124.*|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