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浙江宁海县的一位渔民意外捕获了一条重达3.55公斤的野生大黄鱼,并最终以4.2万的价格售出,消息一出便迅速登上热搜。如果你忍不住要直呼“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时,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种鱼比野生大黄鱼还要贵,澳洲龙虾、阿拉斯加帝王蟹等贵价海鲜跟它相比都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它就是身价动辄百万级的黄唇鱼 (一条重61公斤的黄唇鱼曾被竞价347万),虽知名度不及其“表弟”野生大黄鱼大,长得也不哗众取宠,却能在方方面面惊掉你的下巴。“石首鱼大哥大”“海洋软黄金”“水中大熊猫”“叫得最响的鱼”等都只是其众多“标签”的一部分,上海人用它形容成金条,潮汕人把它塞进嫁妆。现在就保护好你的下巴,一起来看看黄唇鱼究竟是何方神圣吧!
1脑中有“宝石”
黄唇鱼 (Bahama flavolabiata),俗称金钱鮸,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和家喻户晓的大黄鱼、小黄鱼是亲戚。为近海大型暖温性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闽南海域和南海北部珠江口海域。虽然名字叫黄唇鱼,但它不只是唇部为黄色,实际上除了白色腹部外其整体呈橙黄色,体型较大 (成鱼体长100~150 cm,体重15~30 kg,大者重达100 kg,可长1.8 m),且和大熊猫一样,全世界仅我国存在自然分布,为我国的特有物种,妥妥的国宝级鱼没错了。
▲ 黄唇鱼|黄洪辉 供图
黄唇鱼是石首鱼科中的“黄”亲国戚。说起石首鱼科,就不得不提它们脑中的“石头”——耳石。《淳熙三山志》卷四二记载:“石首鱼,头中有石如棋子”;《本草纲目》亦有记载:“首有白石两枚,莹洁如玉。”这里说的“石”即鱼脑中的耳石。石首鱼科鱼类因脑中有大大的耳石而得名。那么,它们脑子里面为什么长大石头?是用来干嘛呢?
耳石其实是一种碳酸钙结晶,形如石子,瓷白色,位于鱼头内耳的球囊里,质地坚硬,是鱼类听觉和运动平衡的感受器。耳石是鱼类唯一会形成日周轮的硬组织。简单来说,就是鱼类天生自带的“日记本”。如果将耳石纵切成薄片,可以看见疏密相间的轮纹,如同树的年轮那样,科研人员便可推算出鱼的生长速度和鉴定鱼类年龄。耳石不仅被用于科研,还作为一味药材入药,具有清热祛瘀、通淋利尿、收敛解毒之效。又因其外观晶莹温润,在东南亚还被开发作珠宝等工艺品。
2肚中藏“黄金”
除了脑中晶莹的耳石外,黄唇鱼还因其肚子里那又大又厚实的鱼鳔而身价百万。
被视为滋补圣品的花胶则是将鱼鳔进行剥离、干制、定型后干制的成品,北方人又称鱼肚。鱼鳔是鱼体内一个呈圆囊形的器官,位于鱼的体腔前方、脊椎骨下方,里面充满空气。其作用是协助鱼更好地控制身体的浮沉。
然而,并非所有鱼的鱼鳔都叫花胶。市面上的花胶多来自石首鱼科鱼类。花胶自古就是中华传统美食之一,早在公元前533到544年的北魏时期,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就记载汉武帝有食石首鱼胶的习惯:“取石首鱼、纱鱼、鳐鱼三种肠肚胞,齐净洗空,着白盐,令小倍咸,内 (纳) 器中,密封置日中,夏二十日、春秋五十日、冬百日乃好,熟时下姜醉等。”
而用黄唇鱼的鱼鳔制成的花胶——小须金钱鳘更是花胶界中的“爱马仕”,一只老胶甚至可抵一套房,因此素有“水下黄金”之说,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黄唇鱼的鱼鳔像一个长着两根长须的白萝卜。在古代,它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而在潮汕地区的嫁妆里它也是绝对的硬货,有“披金戴银不如花胶一斤”的说法。如今,作为花胶界顶流的黄唇鱼花胶,其收藏价值已远远超过滋补价值。
3疯狂的“摇滚乐手”
看似沉静的海洋里其实一点也不安静,而是充满了砰砰、嗡嗡、嗒嗒等声音,鲸豚类的高歌,鳕科鱼类的伴奏,加上石首鱼科鱼类的鼓点,此起彼伏,俨然一场海底演唱会。石首鱼的英文名是drumfish(鼓鱼),顾名思义,这类鱼爱吵闹。《游览志》曾记载的“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说的就是这群家伙。
每年3—6月,黄唇鱼都会成群结队洄游到河口深潭水域产卵。在求偶派对开始后,它们会靠收缩鱼鳔肌肉,使其内空气振动,在水下发出击鼓般咚咚的声响。声响有多大呢?如果你以为只是小打小闹那就大错特错了。2017年11月发表于《生物学快报》 (Biology Letters) 上的一项研究[1]发现,石首鱼科鱼类发出的声音之大仅次于鲸类,研究记录了一条石首鱼在交配时发出的声音可达177分贝,相当于10个飞机引擎产生的噪音强度!简直比人类举办过的任何一场摇滚音乐会的声响还要大。石首鱼科鱼类的这种行为实在太疯狂了!
但与鲸豚类不同,石首鱼科鱼类没有声带,那它们是如何发声的呢?秘密就藏在其鱼鳔中。石首鱼科鱼类能通过鱼鳔发声,通过脑中耳石收声,来进行同类间的交流,其发声行为与生殖、防御、索饵等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梅童鱼 (Collichthys lucidus)、黄姑鱼 (Nibea albiflora)、褐菖鲉 (Sebastiscus marmoratus) 等的发声特性已有报道。由于黄唇鱼的稀有性,本实验采用被动声学方法监听其声音,初步分析了黄唇鱼的发声和声谱特征。
2017年3—5月,使用microMARS型声学记录仪对东莞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室内水族箱和室外2个驯养池中救护驯养的96尾黄唇鱼进行了2个时段、每个时段连续7个昼夜的声学监听。
▲ 水下测声仪布设(左为室外池塘,右为水族箱)|黄洪辉 供图
监听到黄唇鱼共发声246次,根据音频试听并结合声音信号的波形变化比对,将黄唇鱼发声分为7类声音:类鼓声、咔嚓声、雀鸣声、嗡嗡声、嗒嗒声、嚓咕声和其他声。
▲ 黄唇鱼主要发出的6类声音
a. 类鼓声;b. 嗡嗡声;c. 咔嚓声;d. 嗒嗒声;e. 雀鸣声;f. 嚓咕声
研究表明,黄唇鱼昼夜发声次数没有明显的差异 (P=0.12)。黄唇鱼发声以类鼓声为主(175次),类鼓声由1~3个脉冲组成且以单脉冲类鼓声为主 (139次);嗒嗒声与类鼓声相似,其能量也集中在0~1 000 Hz,但谱峰中心频率范围为180~190 Hz;嗡嗡声、咔嚓声、雀鸣声和嚓咕声同时包含低频 (0~1 000 Hz) 与高频 (3 000~12 500 Hz) 成分;类鼓声时长、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范围分别为67~1 333、35~733和0~1 130 ms,平均值分别为279、70和183 ms,类鼓声时长和脉冲间隔随着声信号脉冲数的增加而增长,脉冲宽度则减短。
嗒嗒声的语谱图与类鼓声相似,显示其能量也集中在0~1 000 Hz,声纹与时间轴平行,但其谱峰中心频率范围为180~190 Hz;嗡嗡声、咔嚓声、雀鸣声、嚓咕声能量和频率分布均范围较广,在低频和高频均有分布;其中嗡嗡声能量集中在0~1 000 Hz、2 000~6 000 Hz,谱峰中心频率范围为40~140 Hz;咔嚓声能量集中在2 000~5 000 Hz,谱峰中心频率范围为3 200~3 600 Hz;雀鸣声能量集中在0~3 000 Hz、10 000~12 500 Hz,谱峰中心频率有2处,范围分别为400~500 Hz和2 000~2 500 Hz;嚓咕声能量集中在0~5 000 Hz,谱峰中心频率范围为50~150 Hz。
▲ 单脉冲 (a)、双脉冲 (b) 和三脉冲 (c) 黄唇鱼类鼓声
▲ 黄唇鱼6类声音的语谱图和频谱图
根据黄唇鱼的类鼓声脉冲波形图具有若干个类正弦波形,可以推测黄唇鱼类鼓声的发音类型属于鳔发声;根据语谱图声纹和共振发声的关系,可以推测黄唇鱼主要是以鳔为共振器来帮助发声。黄唇鱼发出的声信号主要为单脉冲信号,也有双脉冲或三脉冲信号。在发出的声音中,类鼓声占比高达71.1%,推测类鼓声是黄唇鱼发声行为中最重要的类别,对种群内的信息传递有重要意义。
4续写“金色传说”
虽然黄唇鱼的叫声之大足以让不小心经过它们身边的海洋生物震到内伤,但它们并没有想象中强悍。黄唇鱼的阿喀琉斯之踵是其耳石。有耳石的鱼类有个致命伤——容易受外界声音的干扰产生听神经紊乱。明嘉靖年,潮州人发明了一种“敲罟”捕鱼法,即十几艘渔船摆开大阵,围住鱼群,使劲敲击黄檀木板或竹筒,使黄唇鱼等石首鱼科鱼类被弄得晕头转向而易被捕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粗犷的捕捞方式更是让黄唇鱼资源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就几乎被捕捞殆尽。
黄唇鱼过去在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近海都有捕获,但1988年便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CR);2021年2月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是将黄唇鱼升级为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这也是目前唯一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海洋鱼类。
所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着国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复原力,这给黄唇鱼一荣一枯的窘境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目前,黄唇鱼已经实现人工繁育,且不说销声匿迹多年的它们能不能重回大家的餐桌,曾经那铺满海面的金色波浪或许也难以再现,但至少这对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浑身是宝的黄唇鱼馈赠给我们珍贵的耳石和花胶,我们也要尽力还它们一个适合繁衍生息的蓝色伊甸园。
参考文献:[1] ERISMAN B E, ROWELL T J. A sound worth saving: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massive fish spawning aggregation [J]. Biol Lett, 2017,13(12). DOI: https://doi.org/10.1098/rsbl.2017.0656.
相关文章
张丝雨, 张琳玲, 黄洪辉*, 郭少忠. 黄唇鱼声谱特征的初步分析[J]. 南方水产科学, 2018, 14(6): 34-42.
赵彦花, 区又君*, 温久福, 李加儿, 周慧.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黄唇鱼遗传多样性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15(4): 127-132.
撰文|章丽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