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三年,痛失挚友两位
------纪念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保葛研究员逝世三周年
暨山东农业大学李旭刚教授逝世一周年
路子显
纪念朱保葛同学逝世三周年
朱保葛先生与余于安徽农学院农学系同窗四年(1979-1983),他年长余三岁,二人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相似,均为农家子,且为家中长子。他家乡皖北东部五河县,临苏北淮阴;余家乡皖北西部阜阳县(今阜阳市颍州区),邻河南驻马店。他1983年获学士学位当年考研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硕士毕业后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从事植物(大豆和花生)化学诱变育种研究,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取得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大豆之育种,发端于留苏归国学者林建兴先生,发展于谷爱秋、张性坦等先生,发扬于保葛同学。保葛同学继承发扬光大,事大豆育种三十四载,育科丰、科新、科豆系列大豆品种数十余。科丰14、科豆1号、科新3号等更是累计推广1500余万亩。直至2020年3月14日与世长辞,终年59岁!他为我国大豆事业奋斗了一生。当2020年3月15日获悉噩耗时,我不敢相信,万分悲痛!因疫情和其它原因,未能送他最后一程,至今仍感遗憾。
余命运多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皖阜阳县农业局工作六年,边工作,边考研,边重建家园[1]。直到1989年才考研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在农业上应用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留苏归国学者徐世明先生,她是徐冠仁院士的学生。徐冠仁院士是中国杂交高粱育种之父,应为余之师祖。1992年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找工作时,再次与保葛同学相遇,由他举荐被当时的课题组长谷爱秋先生录用。
从此,余与保葛乃是同学、同乡、同事,兄弟俩北上东北平原腹地建三江、宝清、牡丹江、鸡西等地市,南下黄淮海平原山东德州、聊城和苏北等地区,开展大豆和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在谷爱秋先生领导下,保葛与余及其它同事合作育成宝诱17号、科新3号、科新6号和科花1号系列大豆和花生新品种,发表数篇科研论文[2]。二人边工作,边学习,先后考取本所博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博士毕业后继续留所工作。
余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导师朱祯先生曾鼓励我继续留所工作。一是余当时之家属提前赴美,二是想去美国开阔视野,未能依从师之建议。余与保葛同学惜别,逗留美国数年,辗转纽约、费城和巴尔的摩。后因故归国,转入一个十分奇特的科研系统,未能如愿与保葛同学再续同事之缘。期间兄弟俩虽很少相聚,但心心相惜。由大学同窗津桥国际董事长赵鹏先生资助,2019年秋天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79级同学在北京举办大学入学40周年聚会,保葛同学因病未能参加,未曾想半年之后他因病(非新冠病毒感染)突然离世,至今无法接受。
余与保葛先生不仅同学四年,同事十年,且是同乡,情若手足,亲若同胞。兄品格高尚,逝者已矣!余每每想起,夜不能寐!余虽不能继续保葛先生大豆育种事业,且紧邻退休,但可以为中国大豆产业复兴继续呐喊,直至无力呐喊,生命终止!
2023年3月15日于北京写在朱保葛同学离世三周年之际
注释:
【1】1975年8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特大暴雨致京广铁路冲毁,瘫痪一个月余,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洪灾,据说当时板桥水库突然崩塌后造成附近乡村死亡和失踪五万余人。余家乡阜阳地区西部因与驻马店地区东部接壤而沾光,两米深洪水在家乡施虐半月,洪水过后,房舍全部倒塌,庄稼颗粒无收。真是家无四壁,一贫如洗。灾民无数,流离失所。当时余年近12周岁,恰逢初中二年级暑假,被迫逃荒近半年。
【2】与保葛同学合作发表的论文
1.Zhu, Baoge; Gu, Aiqiu; Deng, Xiangdong; Geng, Yuxuan; Lu, Zixian; (1995), Effects of Caffeine or EDTA Post-treatment on EMS Mutagenesis in Soybean. Mutation Research, 334: 157-159
2.朱保葛, 路子显, 耿玉轩, 邓向东, 谷爱秋. EMS诱导的花生性状变化的效应和高产突变株系培育.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 87-89
3.路子显,曲建波,傅鸿仪,邓向东,朱保葛,陈建南. 大豆热激蛋白与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大豆科学,1998,17(4):318-325
4.Lu Zixian, Fu Hongyi, Deng Xiangdong, Zhu Baoge, Liu Genqi and Chen Jiannan. Heat Stress Affects the Indole-3-acetic Acid (IAA) and Abscisic Acid (ABA) Content in Soybean of Various Developmental Stages.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 1999,8(1):83-90
纪念李旭刚师兄逝世一周年
李旭刚与余系同门师兄弟,虽然余痴长他八岁,但他比余早一年入师门。旭刚师兄乃内蒙古牙克石市人。据他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其父辈从安徽省灵璧县[1]逃难至东北,辗转到内蒙古牙克石落脚。
旭刚1997年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硕士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祯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余于次年考取本所同一导师的博士研究生。与他相处两年余(1998-2000),朝夕并肩战斗在实验室里。他乐观向上,笑声爽朗。无论那位师弟师妹在实验中遇到困难,旭刚总是乐于解答或帮助。以致于同门小师妹孟蒙给他送个昵称,名曰“泰斗”,从此,大家不再称呼他姓名或师兄,直呼“泰斗”。在严师加恩师指导下,余与师兄弟合作完成论文数篇[2]。
旭刚2000年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以后,2001年去了德国,先后在德国科隆马普植物育种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和德国弗来堡大学生物二所工作。期间彼此虽然很少联系,但相互惦记。他回国后先在济南大学工作两年,2017年到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彼此开始用微信经常联系,2021年两人相约在彼此方便之时再次相见。
2022年初寒假期间,旭刚去德国探亲,恰逢德国防疫措施放开,不知他是因为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感染还是因为其它基础疾病加重病情,于2022年1月30日不幸离世,终年50岁。留下妻子和一双未成年子女,以及未竟事业。
呜呼哀哉!同门师兄,余之挚友,刚及五十韶华,居然不告而永别,每每念起,十分痛心。仅以此文寄托哀思!
2023年2月1日于北京写在李旭刚师兄离世一周年之际
注释:
【1】李旭刚先生祖籍灵璧县与朱保葛先生家乡五河县毗邻。
【2】与李旭刚师兄合作发表的论文
1. 李旭刚,路子显,陈蕾,肖桂芳,朱祯. 核基质结合区在转基因烟草中对转基因表达的影响. 植物学报,2001,43(4):405-408
2. 李旭刚,路子显,冯德江,朱祯. 一个新的用于植物转化的双元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4):368-373
3. 路子显,李旭刚,徐军望,李慧芬,常团结,陈宛新,冯德江,肖桂芳,朱祯. 烟草tga1a基因的表达对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影响.中国科学,2002, 32(4):289-298
4. Li Xu-Gang, CHEN Song-Biao, LU Zi-Xian, CHANG Tuan-Jie, ZENG Qian-Chun, ZHU Zhen. The impact of copy number on transgene expression in tobacco.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 44(1):120-123
5. Lu, Zixian; Chang, Tuanjie; Li, Xugang; et al., (2003), The Expression of tga1a Gene from Tobacco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Gene in Transgenic Plant. Science in China, 46(2):141-152
寒门出身知识分子如何避免英年早逝?
朱保葛和李旭刚两位挚友的不幸离世对余影响巨大。因为三人均出身寒门,都是克服千辛万苦从逆境中一路走来。不知他俩是否实现了自己之理想,尚未享受奋斗之硕果,就英年早逝。余虽未能实现自己之理想,但仍然坚忍地活着。
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一般幼年时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身体基础没有打好,青壮年不分昼夜工作。从事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而无休止的劳心劳神的过程,稍不注意,就会百病缠身,英年早逝。既不能像一根蜡烛两端点燃,又不能躺平。如何做到事业和生命共荣,是每一位寒门出身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且行且珍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