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下起了雨,滴滴答答打在树叶上,清凉湿润的空气弥漫着淡淡花香,结束了一天的课,几杯小酒下肚,晕晕乎乎起来,想着即将与大学同班同学小聚,忽有一种莫名兴奋。
十九岁那年,我考取了大学,冶金热能专业,毕业后进了钢丝绳厂,那时大学生还算稀有,还算高学历!做些窑炉改造设计、设计院图纸优化设计工作,深入一线领悟了不少书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但单位效益和收入很窘迫,入不敷出。
两年后,经历下岗,身无分文,老娘贴了一千块后休假复习考研,读了流体物理和力学专业,改了行!
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在一家中央驻津单位,四年后,我辞职读了博士并转向建筑材料,彼时博士还比较稀有,心里也还美滋滋的!那时博士很值钱房子不值钱,博士到哪都给房,没想到的是毕业后博士不值钱房子很值钱,很少有单位再给房子!而读博士期间竟然不得不再次面临窘境,为维持生计不得不边打工边上学、自己找课题、自己拉经费、企业将库房改造成实验室,几个人帮我一起实验,连滚带爬毕了业,灰溜溜的高龄择业,好像一切都在与我为难,一度感觉茫然!自信心一度受到打击!
博士毕业后我一边联系博士后,一边联系就业!先去了电子部十院,谈好年薪不低于十万,2006年这个数也还可以!那时另一个湖南大学博士,与我年纪和经历相仿,也去了十院,自己提出的条件竟然是月薪不低于三千就可以!他说社会很残酷,我知道自己值几个钱,没有太高奢望!其实也是我那时的心境,读了博士丧失了自信!
后来还是没有选择北京,回了天津,几经周转去了研究院,做起了技术,工作需要,不得不跑现场做技术服务,一跑几年,处理各种质量问题。
直到这时候,我还在怀疑是不是自己选错了路。这期间,单位选派我去广西挂职——本来我当时的副手M博士去的,他突然家里出了变故,不能出去了,而我作为替补,不得不去——已经答应市委组织部的,这时候我是不愿意去的——突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挂职回来我从单位辞职又到了北京,专心做起了技术。
偶尔朦胧中在回顾着走过的路,似乎对错很难说清楚,一件事放在当时可能是对或错,而将时间维度拉长拉宽,换个角度来看,或许都不错,看怎么理解吧。每一次转向可能都是错的,每一次转向可能都是对的!
回顾过往,前面的积累都是为后续需求打基础!仔细想一想,求学时的劫后余生可以培养强大抗击打能力,学习了燃料燃烧——可以更好了解粉煤灰,学习冶炼——进而了解钢渣、水渣的产生和性质,隧道窑是水泥烧制必须设备,热力学——大体积混凝土所需,传热学——东、夏季施工所需,流体物理——结构的对流传热用得着,力学——对结构受力分析必不可少,现场技术服务——了解施工与结构,去挂职结识了众多青年才俊,对当地风土人情有了了解,顺便调研结构耐久性状况,对不同地区的劣化模式有了新认识。所有这些,支持可以跳出材料本身,以多学科角度看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能涉及地质学、岩石学、甚至光学——可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用心去悟、去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