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羽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yuxiao 诗言志,以象贵。

博文

读史杂咏٠东周篇十八首(16-18)

已有 3052 次阅读 2023-3-29 11:00 |个人分类:历史、文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史杂咏٠东周篇十八首(16-18) 

 


 

10. 荆轲刺秦

 

功败垂成可奈何?

图穷匕见叹荆轲。

燕山易水悲风起,

呼啸犹闻壮士歌。

 

【史录】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卫人也。“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卫亡,游历赵国。至燕,常于市井放歌纵酒,酒醉与友高渐离等相对而泣。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fán wū qí)首级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失败被杀。

秦王乃命大将王翦攻燕,燕太子丹带兵抵抗,无奈非秦军的对手。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攻下燕国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秦王又派大将李信率军追击,非要将太子丹拿住,否则不肯罢休。燕王喜听从了代王嘉的计策,被迫缢死太子丹,将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军求和。暂缓了危局。秦军便南下攻打魏国和楚国,当魏楚两国被灭之后,转而收拾燕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克辽东,俘燕王喜,燕国灭亡。

 


 

易水悲歌

 

公元前227年,秦国打败赵国,迫近燕国。燕国太子丹请壮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带上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及督亢地地图。临行前,太子丹率亲信着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悲歌,歌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者无不伤感涕泣。荆轲拉着秦舞阳登车,头也不回往秦国都城咸阳而去。明胡应麟云:《易水歌》仅十数言,而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亘千载下,复欲二语,不可得。

 


 

图穷匕见

 

荆轲带樊於期之首级及燕国督亢地图至咸阳欲献于秦王,秦王非常高兴,乃朝服设九宾,在咸阳宫朝堂上召见燕国使节。荆轲捧着装了樊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的那种阵式,不由得发抖,脸色苍白。秦国群臣大为惊诧。荆轲对秦王道:“北方蛮夷粗野之人,从未没见过如此大的场面,未免害怕,请大王谅解。”王政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直到地图展开完了而露出匕首。荆轲右手握起匕首,左手抓住嬴政的袖子,右手执匕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出于本能反应,起身挣开荆轲。秦王衣袖被扯断。秦王想将佩剑拔出,但剑太长,心又急,剑没有拔出。荆轲向秦王扑去,秦王环柱而避,荆轲紧追秦王。旁边虽有许多人,但是都手无寸铁;而殿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定,没有秦王召令是不准上殿的,官员中有个侍医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抬手挡避药袋。左右乃呼:“王负剑!王负剑(大王背负剑鞘就能拔出剑来)!”秦王趁机背负剑鞘将剑拔出,斩断了荆轲左股,荆轲因伤栽倒到地上,勉强坐起,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掷去,没有击中秦王,击中桐柱,火花四溅。“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中了八处剑伤)”。荆轲知大事未成,乃倚柱而笑,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擒)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此时,侍从的武士已受秦王命令,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而秦舞阳也被侍从的武士砍杀于朝堂的台阶下。事毕,秦王目眩良久。

 

【羽翁呓语】

荆轲刺秦为战国末期重要历史事件,历代史家有不同评价。汉司马迁言:“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皎)然,明也。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岂妄也哉!”宋司马光言:“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管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又朱熹言:“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余观之,荆轲以单人之力刺秦王,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已抱誓死之心矣。刺秦未成,死于秦王剑下,壮烈之举,岂可以匹夫愚勇论之!易水之别,悲歌一曲,感动世间两千年,足以时代挽歌绝唱当之。

 


 

11. 天下归一

 

远近交攻筹上策,

兼吞蚕食虎狼威。

河山一统风尘定,

巷野时闻歌式微。

 

【史录】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灭韩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秦王政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六国之中韩国最先灭亡。

 

灭赵

秦王政十五年,赵王迁四年(公元前232年),秦出动南北两路大军攻赵。

秦王政十八年,秦国再次大举进攻赵国,王翦统率上地士卒,攻下井陉。赵军则在大将军李牧、副将司马尚指挥下,继续对秦军作战。秦军虽经苦战,但胜负未分。 赵王迁误中秦国反间计,错杀李牧,自毁长城,为秦灭赵铺平了道路。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葱、颜聚被秦将王翦击败。赵葱被杀,颜聚收拾残兵退回邯郸勒兵固守。郭开被秦国收买,多次劝说投降。赵公子嘉坚决反对,主张抵抗到底,率领宗族、宾客参加了首都邯郸的保卫战。但赵王迁已丧失斗志,下令开城向秦军投降。秦国攻下邯郸,公子嘉逃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是为代王。 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下代城,公子嘉自杀(或说被迁西戎),建国250多年的赵国最终灭亡。

 

灭魏

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将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冲灌大梁城,3个月后,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灭楚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和蒙恬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恬率一军攻打(今河南固始县沈丘东南),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鄢郢(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疑为郢陈),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带残兵逃回。

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此处素有争议)。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灭燕

公元前227年。燕国刺客荆轲刺杀秦王行动失败,秦王政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燕国。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杀掉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 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灭齐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无作战准备,竟无应战之兵。在齐相后胜的劝说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王建被送于共,饿死于松柏之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燕、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12. 揭竿而起

 

造化无形感世箴,

煌煌大业总湮沈。

秦皇遗迹知何处?

独有孤台留至今。

 

 

【史录】

 

秦二世元年(前210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摘自:司马迁《史记٠陈涉世家》

 

 

【羽翁呓语】

《史记٠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又《史记٠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刘邦和项羽都见过秦始皇,何以反应如此相类?可知二人皆非凡人也。更有佣耕人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三人也,一时间相济相克,共同登上了历史舞台,演绎了又一场剿灭秦帝国的大戏,以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刘邦称帝建立汉帝国而告终。

 

余居文登十载,曾作《召文台赋》,节录如下:

 

遥想祖龙当年,灭六国,一海内;置郡县,销锋镝;衡度量,同文字;继百年霸略而归一统,开万世基业称始皇帝。其志其功,经天纬地。然帝业初成,百废待兴。六国余烬,星火荧荧。于是乎巡幸四方,出潼关东顾以威行。车驾千乘,仪仗百里,旌旗蔽日,戈戟嶒崚。登泰山以祭天,临琅琊而勒铭;至成山以望海,过芝罘而射鲸。山海之界,莫非秦土;及天尽头,立秦东门。乃筑高台于丰山之侧,召齐儒登而颂德:

 

皇帝亲巡,明察四方;登山临海,泽霈八荒;

民安物阜,国运永昌;功昭日月,万世无疆。

 

更有齐方士徐巿上奏,言海上三岛,蓬莱、瀛洲、方丈,仙人所居也,有仙草可使长生不老。于是遣徐巿发三千童男童女,入东海以觅仙草。

始皇踌躇满志,遣蒙恬发兵三十万北上击胡;更发劳役刑徒数百万,修长城,筑驰道,凿骊寝,建阿房,天下不堪其苦。齐儒淳于越谏言陛下复行分封,非今以师古。龙颜怒,申令全国,焚书坑儒。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始皇再次东巡,行至平原津而病,群臣莫敢言死。七月崩于沙丘,胡亥继位,称二世。陈涉以戍卒之众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山东豪俊遂而并起灭秦。

贾谊有过秦三论,曰:“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故而秦之亡,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太史公赞其推言之理。

余居文登七载,每登斯台而有所思。秦皇东巡至此有登台召文之举,始称文登。是先有召文之誉,后有焚坑之毁。何以毁誉系于一身也?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也随之。嬴政统一天下,一借先王之余烈,二赖将相之用才,非其一人之功也;强秦二世而亡,亦佞臣逆阉积祸所致,岂一人之过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唐人有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0333-1382238.html

上一篇:读史杂咏٠东周篇十八首(13-15)
下一篇:辛丑岁末杂咏十三首
收藏 IP: 58.100.34.*|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