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bao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obaoxi

博文

三坊七巷走出“中国三才女”

已有 1983 次阅读 2023-2-12 21:39 |个人分类:评论性文章|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白石著的《中国才女》列出十位才女中,福州籍就占了三位——冰心、庐隐、林徽因。三位才女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由于她们性格、遭遇和人生轨迹的不同,过着或完满或坎坷或悲凄的生活,但她们却都是才华横溢、才貌同辉,成为我国近现代文化满园春色中的奇葩,在中国近现代文学领域,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

  

  冰心:与爱同行

  三位才女中,上天独宠冰心。她从小就被爱所包围,一生顺利、美满,与爱同行,并成为文坛的常青树。三位才女中,她知名度最高,是老寿星。冰心始终在爱和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这是形成她“爱的哲学”的根本原因。通常认为,冰心“爱的哲学”是从1921年4月发表小说《超人》开始形成的。除了初期的“问题小说”外,这种“爱的哲学”伴随着她一生的创作。

  冰心的散文,语言含蓄隽永、灵动委婉,文笔细腻流畅,感情亲切浓厚。“母爱、童真、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主旋律,是“爱的哲学”的核心。爱在冰心不同时期作品中的体现有所不同。

  在初期,以《寄小读者》为代表,在通讯中对小读者大量倾吐母爱,洋溢着对孩子的喜爱和关怀,频频抒发对大自然美的感受。

  到了中期,也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此时,国家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中,冰心参加了许多活动,代表国家频频出国访问。此时的冰心怀着博大精深的爱,写了大量抒发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新气象,赞扬工农兵,同情亚非拉人民,歌颂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呼唤世界和平等文章。

  这一时期,冰心“爱”的内容取材范围由自己的生活中走向了社会这个大家庭,并且面向了世界与民族。也应看到,这一时期她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新气象的歌颂有些过了头,有些辨不清,如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歌颂等。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为党外人士辨别不清一些社会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冰心绝不是那种看风使舵、投机取巧之流,也不是那种明知不对而说违心话的人,而是她发自内心的真实思想,是她有感而发的。

  这期间,她还为儿童写了大量作品,像短篇小说《好妈妈》、《小橘灯》、《回国以前》、《在火车上》,散文集《归来以后》、《还乡杂记》、《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这时,她对儿童的爱不再是在《寄小读者》时,宣扬率真的母爱和大自然的爱,而是更多地谈及儿童的幸福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来之不易,鼓励小朋友要珍惜幸福生活,要好好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建设祖国做贡献。

  到了晚期,也就是“文革”以后,冰心作品中对爱的表现,不像以往那样直抒胸臆。她对爱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不再有前期散文的忧愁与婉约,也没有中期的率真和“高调的激情”。

  改革开放,提出四化建设,国家出现了新的气象,冰心对小朋友寄以极大的厚望,关爱他们的成长。在《三寄小读者》的通讯一文中谈道:“亲爱的小朋友,‘四人帮’这块大绊脚石搬走了,障碍扫除了!我们必须立即开始新的长征,向着四个现代化迈进。到本世纪末,你们正是年富力强时节,正在以灿烂的青春,贡献给壮丽的事业。做个历史的主人,这负担真不轻呵!”

  受“四人帮”流毒的影响,社会上仍存在轻视知识分子的现象,对教育的重视也未得到落实。冰心十分关心同情知识分子和对教育的担忧。在年近九旬之际,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文章,这些文章说出真实的话语,回到了五四时期“写真实”的标准,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这些文章是顶住压力发表的,是冒着风险的……

  冰心后期散文创作是冰心前期散文的延续与升华,主题都是围绕着“爱”,这种爱更深沉、更博大。她晚年的散文仍然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把爱心紧贴人民群众,目光关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写出带有辣味的烫手文章。

  

  庐隐:浪漫女作家

  与冰心齐名的女才子——庐隐,命运就没有冰心那么美满幸福了,她的一生是不幸的。她在为不幸的婚姻所困扰和维持家庭生计而忙碌的同时,并没被压倒,一直坚持教学和创作。

  在“五四”女作家中,庐隐是创作小说最多的一个,其实她的才华不亚于冰心。庐隐的“问题小说”比冰心更广泛地接触到了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提出的问题更尖锐深刻,小说的主人公都具有强烈的反抗性。

  冰心在作品里,通过对无限生动的大自然和母爱的讴歌,表现出她对自由、光明人生的追求。庐隐的作品则不同,她的主人公都是无出路的,前途茫茫,一片黑暗……庐隐的小说,除《火焰》、《云鸥情书集》外,都有一层伤感、哀戚的阴霾遮盖着。

  与冰心“爱的哲学”是作品主旋律相悖,悲哀凄切的情感抒发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它在庐隐小说中的位置,恰如母爱在冰心作品中的位置一样。苏雪林说,庐隐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悲哀,苦闷,愤世,嫉邪,视世间事无一当意,世间人无一惬心”。

  庐隐的作品,艺术上明丽、清新,从中国古代文学获益颇多。前期主要以“社会问题小说”为主,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两个小学生》、《一个著作家》、《一封信》、《灵魂可以卖么?》等。后期作品主要以“心理问题”小说为主,代表作为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及中篇《海滨故人》等,作品趋向朴实,纯熟。

  庐隐好的文章,文笔巧妙,流利通畅,使读者获得一种艺术享受。不过,她的小说很少有构思缜密、结构谨严、文字精练的佳作,但她的文笔真切、刚健、倔强。在这些作品中,庐隐将一颗真诚而痛苦的灵魂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直到今天还感动着众多的读者。

  庐隐因怀孕难产,流血过多而英年早逝,她的才华刚施展就陨落,因而知道她的人并不多。其实,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庐隐名气在冰心之上。

  

  林徽因:近代第一才女

  林徽因没有冰心那样过得美满顺畅。她虽然也出自名门闺秀,家庭条件优越,只是因为从小病魔缠身,抗战颠簸,家庭劳累,比冰心过得要艰难多了,但远胜于庐隐。

  林徽因和冰心、庐隐不同,她同时从事建筑艺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工作,而且以研究中国古建筑艺术为主。两种不同的思维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得这么完美,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抗战前,梁思成和她先后考察了山西、浙江、北京、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区的200多处古建筑物;抗战开始不久,在昆明期间,梁思成等人开始对云南、四川、陕西、西康等地的36个县,进行为期半年的古建筑考察,林徽因负责留守和资料整理。

  后来,梁思成一家到了穷乡僻壤的四川李庄。他们在那里整整生活了5年。在李庄,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所做的这一切,都融入了徽因的心血……抗战胜利后,北归清华园,她仍协助梁思成从事建筑艺术工作,直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的生活和工作进入了新的境界。她的荣誉和“头衔”接踵而来,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虽然身体不好,仍然忘我地投入到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刻图案设计中。她和梁思成的辛勤劳动成果被融入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也许今天的人们并不完全知晓。

  与建筑艺术相比,文学创作只是她的“业余爱好”,她的作品数量不多,却字字珠玑,可以说他的文字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在我国现代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林徽因文学创作初始以诗闻名,她留下来的诗歌主要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她的诗极富艺术个性,其早期的诗作,温婉淡雅,诗句流畅,如行云流水。捕捉稍纵即逝的美,是她早期诗作的主要表现内容。她的诗,诗句和结构玲珑精致,刻画主观感觉轻灵微妙。这些作品体现了林徽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非同一般的艺术才华。

  但她最著名的一首诗是写给儿子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在这首诗中,每个字都凝聚了作者深深的爱。

  抗战爆发后,林徽因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在颠沛流离和痛病折磨中度过许多年。由于国难家仇,她很难再有以前那种心境进行创作,不仅诗作数量少了,而且表现内容也有了重大变化。唯美主义的倾向被写实主义的倾向所取代,诗歌情结由空灵、清奇转为萧索、痛苦。

  除了写诗,林徽因还写过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窘》、《九十九度中》等,虽然不多,但同样表现出不俗的成就和才华。林徽因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她写诗,写小说,写散文,还写剧本,参加过话剧演出,还绘过水彩画。

  1955年4月11日,51岁的林徽因,一位卓越的建筑师,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林徽因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其实,一个美才女,有众多的男人追求她是很正常的事。徐志摩是近代著名诗人,他与林徽因交往甚密,曾想和张幼仪提出离婚,与林徽因有谈论婚嫁之意。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1931年11月,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在得知其遇难消息和遇难四周年,她都写了充满真情的悼念文章。

  金岳霖是哲学大师,他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好朋友,但又深深爱着林徽因。他们之间的这段情感已脱离了世俗的境地,如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因为爱林徽因而爱上了林徽因的家庭,爱林徽因所爱的人。他为林徽因终身不娶。当然,还有不同的看法。

  后人对她和徐志摩、金岳霖恋情的“罗曼蒂克”充满无限的遐想,各种各样的臆测,让已经逝去的人日益丰满风流起来。他们的确都有过一段纯洁的情感历程,但林徽因能正确对待。(卓宝熙)

福州新闻网2016-07-28 

http://mt.sohu.com/20160728/n461400991.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7140-1375956.html

上一篇:【闽都风土】开拓进取爱国忧民的福州志士
下一篇:[转载]卓宝熙:铁路勘测人的家国情怀
收藏 IP: 117.129.68.*|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