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被疫情带乱了节奏。自身的康宁、家人的康宁、亲友的康宁,均牵肠挂肚。近一段时间,实体店买药、网店买药,检索网络信息与亲人朋友交流等等,算是个人信息素养综合检查。滋味复杂,令我沮丧的是我的信息素养白养了,无济于事或于事无补。
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我在信息素养方面算是投入了较多时间和精力,但真的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近年,我与中外文数字信息资源打交道是比较多的。各种各样的资源与服务,有的是因为工作关系需要进一步了解,有的是有意识地稍作拓展与延伸。越来越清楚的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太多。
2022年11月30日,圕人堂有名成员小窗问我:“我要找外文的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的内容,外国人写的。用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全是中国人写的是不是国外不用这个词?”我的回答是:“‘外文’,这实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单单是英语语言的情况也是很复杂的。表述数字资源,可能的表达法有许多。比如:digital resources,electronic resource,digital collections,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databases……数字资源建设属于馆藏建设的一部分。”该成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能不能帮我找几篇,有关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简单评述下。”我选择了“无语”,那段时间自身工作上的事情够忙的,需要写多种总结和分析报告。国内高校的数字资源建设情况,我是有些了解的,近20余年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已为数不少。给我的印象是,情况太复杂了,我不知道该说啥。国内文献,针对国外情况,一般也只是为了“说事拉理”,找一家或数家高校作为事例或案例简单介绍或评述。前些年,国际交流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等组织的会议有邀请国外知名高校馆长或业务骨干讲数字资源建设话题,我有听过一些,他们的理念、方法等有一定启发。目前为止,我未发现有谁写“国外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述评”,我认为确实是有难度,至少我写不来。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国内用的较多的几种外文数据库中,多是英语语言的,而且是较为规范的研究型论文为主,通常是“小题大作”,大致样式为文献综述、方法、数据、模型、结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具有普适性参考借鉴价值的内容,可能性不是很大,我是做不到的。
信息素养是什么?现有工具书(参见:术语在线.https://www.termonline.cn/)中有几个定义:➀人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 ➁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分析、评价、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涉及信息内容本身,也涉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管理科学技术名词》) ➂ 人们在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框架内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处理、表达、交流、创造信息并由此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学名词》) ➃ 能够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做出决策。(《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 我认为上述定义各有所长,实际上是“互补”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有哪些?我赞同韩丽风, 秦小燕, 杨志刚等的观点。按照信息获取与利用的一般逻辑流程,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包括5个方面: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信息的查询与获取;信息的管理与利用;信息的伦理与安全。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则充分体现新环境下信息素养的特征和新的发展需要。(引自:韩丽风, 秦小燕, 杨志刚等. 新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宏观规划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7): 39-45.)
如果按照本文题目的套路。信息素养是关于信息方面的修习涵养。“素养”中的“素”还有“白色”“本来的”“质朴”“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等含义。本文的行而思,思而学,似乎是对“信息素养”成了“信息白养”心有不甘,自行反思。
延伸阅读:
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有哪些?.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36067.html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环节,信息素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基本能力,能够促进问题解决、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形成。按照信息获取与利用的一般逻辑流程,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包括5个方面: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信息的查询与获取;信息的管理与利用;信息的伦理与安全。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则充分体现新环境下信息素养的特征和新的发展需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