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圈养 or 散养?——不同环境下家猫运动节律及进食节律的对比 | MDPI Animals

已有 1578 次阅读 2022-11-22 14:47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研究背景

家猫通常能够适应不同的居住环境或条件,它们既可以被圈养在室内,同时也可以被散养在室外。然而,目前还很少有研究能够确定它们所处的环境是如何影响它们的日常活动和进食节律。为了更好的了解这种影响,近期,来自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 Marine Parker 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利用遥测技术,对两种不同居住环境或条件下但喂养和照顾条件相似的两组猫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影响猫的日常运动节律和进食节律的因素。该研究成果被发表在 Animals 期刊上。


实验设计

本研究中,作者将室内实验组分为两组:其中,A 组由 6 只已绝育雌性猫和 2 只已绝育雄性猫组成;B 组由 3 只已绝育雌性猫和 5 只已绝育雄性猫组成。此外,室外实验组由 15 只已绝育雌性猫、9 只已绝育雄性猫以及 3 只未绝育雄性猫组成。作者分别设置了 29 m2 的室内环境以及 1145 m2 的可接受天气波动的大型室外围栏结构 (图 1),并通过设置大窗户使室内组可以跟室外组同样有自然的光照周期,然后利用遥测技术在 2016 年 7 月 11 日至 31 日对实验对象进行了 21 天的连续跟踪。由于技术障碍和无法近距离接触室外的散养猫,作者无法为所有实验对象记录足够的数据。最终,作者共选取了 15 只室内圈养猫 (包括 A 组的 6 只雌性和 1 只雄性,B 组的 3 只雌性和 5 只雄性) 以及 8 只室外散养猫 (包括 2 只已绝育雌性,4 只已绝育雄性和 2 只未绝育雄性) 的实验记录数据。本实验获得了动物伦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WeChat Image_20221122144059.png

图 1. (a) 室内及 (b) 室外场所示意图。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室内圈养猫还是室外散养猫,其活动节律都具有 24 小时的周期性。其中,室内圈养猫的活动节律幅度 (p<0.05) 和日间稳定性 (p<0.01) 要显著高于室外散养猫 (图 2)。此外,两组猫的活动节律日间变异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许多猫的活动节律表现出双峰性,其中有 80% 的室内圈养猫 (12 只) 和 63% 的室外散养猫 (5 只) 表现出双峰性活动节律:即它们的活动周期图在 12 小时的峰值高于 24 小时峰值的一半。

WeChat Image_20221122144112.png

图 2. 根据猫的居住条件 [室内 (n=15) 与室外 (n=8)],猫活动节律的 (a) 平均幅度和 (b) 日间稳定性。(*) 表示 p<0.05,(**) 表示 p<0.01。


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实验对象平均每天的活动距离为 3.01±0.25 km。其中,与室内圈养猫相比,室外散养猫每天活动的距离更长 (图 3),且移动也更加频繁。无论是圈养猫还是散养猫,它们在白天的运动距离都要比夜间远得多,而就每小时活动距离而言,昼夜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其中,60% 的室内圈养猫以及 50% 的室外散养猫在夜间 (23:00~2:00) 表现出的活跃度较低,且 50% 的室外散养猫在午间 (11:00~12:00) 表现出的活跃度也较低。

WeChat Image_20221122144115.png

图 3. 根据猫的居住条件 [室内 (n=15) 与室外 (n=8)],猫平均每日移动距离 (km)。(***) 表示 p<0.001。


除此之外,所有室内圈养猫和 5 只室外散养猫的进食周期均为 24 小时,其他 3 只室外散养猫进食无节律。室内圈养猫的进食节律幅度与室外散养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圈养猫的日间稳定性要明显高于散养猫 (图 4)。另外,80% 的圈养猫的进食节律倾向于双峰,其余圈养猫则表现出单峰节律;而 76% 的散养猫表现出单峰进食节律或无节律,且还有 2 只散养猫 (25%) 表现出双峰进食节律。

WeChat Image_20221122144118.png

图 4. 根据猫的居住条件 [室内 (n=15)与室外 (n=8)],猫进食节律的日间稳定性。(**) 表示 p<0.01。


此外,本研究中的实验对象平均每天能够进食 61.1±2.3 g。其中,室外散养猫的进食量要显著高于室内圈养猫 (图 5),值得一提的是,圈养猫比散养猫进食更加频繁,而且进食时间也更长。另外,无论是圈养猫还是散养猫,它们在白天的进食量都要明显高于夜间。

WeChat Image_20221122144122.png

图 5. 根据猫的居住条件 [室内 (n=15) 与室外 (n=8)],猫平均每日的进食量 (g)。(*) 表示 p<0.05。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较大的室外圈养范围内,散养猫比室内圈养猫有更远的运动距离,且进食量也更多,并且主要在晚上和夜间比较活跃。另外,本研究中作者也强调了可能是因为室外散养猫的生活环境中具有更多的外界干扰因素,这使得它们的节律性不如室内圈养猫。另外,研究表明人类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猫的昼行性饮食行为,且较少的环境刺激也可能会抑制夜间行为,使得室内圈养猫养成更加具有节律的日常行为。总而言之,室内圈养猫在行为上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尽管经过驯化,但猫仍然保留了户外捕食的遗传特征来适应户外生活。不过,它们也能适应室内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与人类的亲密关系中。本研究也进一步解释了猫种群的多样性和持久性,即随处可见生活在公寓里的宠物猫和在自然中漫步的野猫。


原文出自 Animals 期刊

Parker, M.; Serra, J.; Deputte, B.L.; Ract-Madoux, B.; Faustin, M.; Challet, E. Comparison of Locomotor and Feeding Rhythms 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 Cats Living in Captivity. Animals 202212, 2440.


Animals 期刊介绍

主编:Clive J. C. Phillips,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期刊主题涵盖动物学、兽医学、动物科学、动物伦理学和动物福利等方面。

2021 Impact Factor:3.231

2021 CiteScore:2.7 

Time to First Decision:15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

科学网banner (1).jpg

Picture15.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64828.html

上一篇:“晓果仁”专栏 | Horticulturae:如何推进园艺作物的可持续生产?
下一篇:城乡分割与经济贫困对儿童同伴关系恐惧和自卑的影响机制 | MDPI Healthcare
收藏 IP: 121.36.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