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华奠老人和马樟根夫妇合影(1996.2.22)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8月6日发布(第30602篇)
1968.秋-1982年初,我们住在北师大小红楼一栋三号,四家15口人住在总共130多平米居住面积的楼门里,人均住房面积8.8米, 合用一个厨房和卫生室,但是同住一门里四家关系很好,从未为用厨房和卫生间而发生不愉快的冲突。
这里发布的是1996年2月22日(星期四,新年初四)晚上,当年住在北师大小红楼一栋三号的老邻居马樟根、小爨夫妇来拜年,看望老太太。照片4张
1,小爨、葛华奠、马樟根
2,黄安年、小爨、葛华奠、马樟根、吕启祥
3,吕启祥、小爨、葛华奠、马樟根、黄安年
4,小爨、葛华奠、马樟根
*******************
第三次搬家是1968底年由工四楼北小屋搬往小红楼一栋三号内。这次搬家是因为我们的独生女儿即将出世,学校房产部门同意在小红楼一栋三号内分配一间12.6平方米的向阳小屋,同时借一间向北8平方米的小屋给我们暂住,这一来实际住房面积有20.6平方米,条件有了改善。小红楼一栋三号最早住的是专家,其后住的是学校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何锡麟,以后住过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马健民,由于特殊时期住在这里的专家和学校领导不是被撵走就是被逼与别的家庭合住一套,当时三号是为无房的年青教师继续周济安排的。在这套四居室住房内,总共住了四家15口人,使用一个厕所和一个厨房。本来这套住房只住一家四五口人,现在成了四家合住,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用厨房和厕所,需要错开使用,好在邻居关系很好,从未发生大的摩擦,至今我们这些邻居间仍有来往,像吴猛、马樟根、李秀兰、闫纯德等都是我们的好邻居。在四家中惟独我们住了两间,因为岳母和年近90的祖母都住在一起,总共五口,人均住房面积为4平方米。由于过于拥挤所以我们的三号成为学校向教育部申请拨款改善教师住房的困难户“样版房”,引来不少教育部有关官员的参观考察,后了获悉这对于教育部拨款加快住房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第四次搬家是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学校的一批新的教工住宅楼投入使用,我们终于有幸分配榜上有名,由小红楼搬住教工19楼201室,19楼是三居室一卫一厅结构,而我们所住做东把边的只有两居室,总共建筑面积有近50平方米,有是不和其他家庭合住。可以说,从这时候起我们的住房质量开始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自然十分高兴。这个新台阶等了整整24年。可以说我们的青年时代完全是在集体宿舍度过的。这次搬家也使我们的学生很高兴,似乎他们也从我们身上的变化看到他们将来分到这样的住房要比我们快。当时我在历史系任教并兼任1977届历史系学生的班主任,和这些改革开放第一批入学的学生门有着特殊的感情,搬家时有一二十人自发前来帮忙,从小红楼到19楼不到200米,用不了搬家车,每人提着捆好的书物走向新房走向希望,喜气洋洋的场面终身难忘,现在这些学生中不乏教授和包括副市长在内这样的专家和行政主管。(《记在北师大的六次搬家》已有 5178 次阅读 2007-3-23 09:40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0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