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仿生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rtinluomin

博文

科研感悟-科研使人完美 精选

已有 9665 次阅读 2021-12-19 13:11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做实验有一些误区,每个人可能都会犯很多错误,报“喜”不报“忧”的情况经常出现。看文献是为了启发思路和对比文献,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被文献所束缚,而无法触碰到研究的本质。每个人性格各异,有的人麻木,有的人敏感;有的人盲目乐观,有的人不太自信;有的人马虎粗心,有的人心细如发;有的人踌躇犹豫,有的人勇往直前;这些性格也会在科研过程中显现出来,或有助于完成实验,也可能使你错过实验中的重要发现。研一的学生经常会说,哎呀,我又把实验做错了,我得到的结果和文献不一样,我的操作是不是不标准,实验数据是不是有偏差,我的实验又没有成功,我是不是不适合做实验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接踵而至。同样的实验,甲同学一做就成,乙同学做不出来。或者有人做出来,并且认识到实验的意义;有些人也做出来,但是仅仅把它作为普通的实验结果对待,束之高阁,甚至当做失败的实验而抛弃。

    研究的过程就是要发现自身的性格弱点,加以克服,这样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所以科研能使人日臻完美。如何发现自身的问题呢?要抛弃主观偏见,尊重实验结果,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做成了实验有做成了的道理,做不成也有做不成的道理,知道了做不成的道理也就知道了如何做成的道理。从“悟道”的角度去看待实验,就会深入其中,沉浸在物化之中,既不会为凡尘琐事所打扰,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而焦虑不安。总之,老子《道德经》有言“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翻译过来就是:不固执己见,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就能把是非判断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 才能有所提高。

    如果说科研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我认为是围绕“解决问题”的研究最为有效。我们平时看文献,不仅仅是看如何做,做了哪些表征,得到了什么结论,最为关键的是看他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从小接受被动教育,国内很多的研究生养成了不提问的习惯,因为从本科一直到研究生,从课上到课下都并不鼓励大家提问,提问多的同学反而成了“问题学生”,即不被老师赏识,也不为同学待见。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浙江的同学数学课上很喜欢提问题,经常课上课下追着老师提问,但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导致他学习兴趣大减,最后考试竟然挂了课。可见不爱提问题不是个别人的问题,是我们教育中存在的培养惯性导致的。到了研究生的阶段,我们依然不喜欢提问题,这样做起研究来就非常不适应,经常是找不到目标,没有靶子,也就没有了思考的动力和方向,这就是我们很多研究生常感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有劲使不上的原因吧。如果想做一些好的科研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才有可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

    做科研有些时候发现自己在原地踏步,只做自己会做的实验,不愿或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如果经常处于这种状态,我们就不会取得进步,也无法推动自己的科研。我们应该尝试走出舒适区,挑战自己的极限,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仅仅要做自己会做的东西,还要不断的尝试自己不会的事情,学习自己不会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勇于向大家请教,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925-1317213.html

上一篇:紫外光激发缺陷态UiO-66用于高效光催化固氮
下一篇:科研分享之“实验前准备和实验的重复性”
收藏 IP: 111.49.65.*| 热度|

14 梁洪泽 杨正瓴 王星明 晏成和 王启云 史晓雷 黄永义 胡泽春 许培扬 彭美勋 冯大诚 梁雨廷 史仍飞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