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仿生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rtinluomin

博文

毕业论文不是一天写成的 精选

已有 13858 次阅读 2022-5-11 15:07 |个人分类:大学百态|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毕业论文也不是一天写成的。每年到了毕业季,都有两类人非常煎熬,一类是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另一类是他们的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各不相同。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如何规范毕业论文写作,从本科到研究生培养建立起一套科研素质培养体系非常有必要。

对于本科生而言,毕业论文写不好的根源何在?写毕业论文是生平第一次,主要的难点是缺乏对查找文献,正确引用文献和如何写论文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平时也很少动笔去写。本科生系统的论文撰写训练很少,尽管以前也写过课程论文,但是有几个人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自己认真撰写的呢?绝大多数同学是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东拼西凑的,敷衍了事。理工科的学生平时有实验课,都做过实验,也写过实验报告,但基本上是照猫画虎,填上几个实验数据就交差了事。当然学生本科毕业学校的教育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素质的高低。不过单就写论文来说,他们所受到的科研训练普遍少之又少,因为每年的考研几乎占据了很多准研究生绝大部分本该做毕业论文的时间,他们研考之后才匆匆到实验室做实验,时间短,也不系统,很难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培养。这几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也纳入查重体系,算是向规范化迈进了一步。但是查重毕竟不能真正提高论文质量,仅仅是防范大面积的抄袭问题。应对之策:(1)通过加强平时的课程论文,实验报告等培养环节;(2)将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创新实验,互联网大赛,专业竞赛等科研实践活动;(3)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能力评价和测试体系。

每年毕业季,毕业论文在导师和学生的微信上和邮件上反复传送着,修改着,焦虑写在每个导师的脸上,而惶恐和力不从心则在毕业生中不断蔓延。很多研究生怕被抽到盲审,因为没有抽到的话,就可以多修改一个月的论文。但是仅仅是这多出来的一个月修改时间就足以提升论文的整体质量吗?按理说,研究生们经过了2-3年的科学研究,写毕业论文应该不在话下,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近些年研究生论文盲审和毕业后的抽检已经常态化,但这毕竟是最后的质量屏障,就如同工厂生产产品,最后做一下质量检测,合格了就是成品,不合格就是残次品。对于产品来说,不合格产品还有机会回炉重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意味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出基本的能力和素养,更为现实的是被抽检论文不合格意味着不能按时答辩,无法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甚至是毕业证书被撤销。

大家普遍认为,对于研究生来说,第一步是做好实验,得到可重复的科研数据,通过分析数据都得出实验结论,揭示一些规律性的科学问题;第二步才是将实验结果以论文的形式加以的呈现。如果说小论文是衡量科研创新的大小,那么大论文反映的是科研整体质量的高低。很多硕士生在读研之前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没有写好,导致他们后来在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也缺少经验。博士生稍微好一些,他们经过硕士阶段的科研训练,对实验技能和写作方面都有一些实践经验。悟性好一些的学生已经写过一些综述和小论文,但是科研写作的很多规范依然不太了解,写出来的论文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进行打磨完善。

有些学生说:“我还没有开始做实验,如何写论文呢?”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即使还完全没有开始做实验,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做笔记来整理科研思路,撰写综述,所以研究生的第一个论文训练环节就是开题环节写中文综述。科学研究也是如此,确定方向,收集文献资料,分析前人的研究工作,确定自己的实验计划,这些案头工作都是必须要做的。通过撰写读文献的心得体会,对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厘定研究方案和实验计划,都可以不断的磨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些学生说:“这段时间我主要看文献或写论文,就不能做实验了,或我最近忙于实验,根本没时间看文献或写论文了”。做实验和看文献是自始至终交错进行的,做实验和写论文相互并不影响干扰,而且还能相互促进。一个完整的实验周期可能很漫长,少则半年,长则一年,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小的实验环节,每一步都有实验数据可以整理,分析,对比研究。不做实验的时候,可以思考实验计划和方案,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多快好省的得到实验结果。做完实验,得到部分实验结果后就可以深入分析实验数据,整理成研究报告,指导下一步实验该如何去做。每次组会汇报、开题报告、中期总结报告、每学期,每学年的总结报告,这些研究报告的撰写应该贯穿于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有些学生说“我已经发表了小论文了,写大论文应该没有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写毕业论文是用母语来撰写,没有语言问题,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不仅有语言问题,还面临科技概念的中文表达问题。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多是英文文献,这个概念用中文应该如何表达,这对于平时只看英文文献的同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解决的方法是在阅读英文文献的时候同时读一些质量较高的硕博论文,了解相关的中文专业术语和习惯用法。最后一点就是语言规范和格式规范,很多同学不重视,最后排版的论文出现很多格式问题,这样既不严谨,也影响了论文的传播交流。所以高校可以适当开展开设一些这方面的讲座,让一些有经验的编辑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规范和注意事项。研究生要读2-3年,毕业论文就要写2-3年。从你开始看文献开始,毕业论文就已经在路上了,只有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才能避免临阵磨枪,徒留遗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925-1338040.html

上一篇:风云六百载 人文荟萃地----格拉斯哥大学
下一篇:英文科研论文写作之语法篇(1)
收藏 IP: 111.49.122.*| 热度|

20 刘继为 乔中东 郑强 段含明 姚伟 梁洪泽 史晓雷 郭战胜 李景果 黄永义 吴斌 贾玉玺 王恪铭 郑永军 齐彦收 吴晓敏 刘东坡 李璐 国际科学编辑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