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按:关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我一直心存疑惑。凭什么一个在大气中含量只有不到400 ppm的气体会有那样大的影响?不久前,我提出水汽才是真正应该为地球平均温度升高负责。将这个思想分享后,有朋友认为想法有道理,但必须好好论证。于是有了下面的文章。
为了使这个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我决定把下面的文章先在在科学网公开,因为我知道网内高人众多,肯定能找出我的文章中的问题,特别是推理不当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是希望抛砖引玉,欢迎各方朋友批评指正。对本文有重要贡献者,如果本文日后在专业杂志或媒体发表,我将把他列为共同作者(如果他愿意的话)。
提前道谢!拜托!!
以下是正文
=======================================================
摘要: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控制地表平均温度快速升高已成为全球各国学界和政府的共识,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3060目标。然而,国际上,人们只强调CO2的温室效应,而(有意)忽视了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温室气体——水汽的作用,这是非常不厚道的。指出这一点,对中国人民,乃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都非常重要。本文依据温室效应基本原理、海平面上太阳辐射光谱、近千年,特别是近140年地表平均温度和大气CO2含量变化图、物质的红外吸收定律、沙漠和多水地区昼夜温差等众所周知的事实和理论说明了水汽的温室效应不可忽视,进而说明了化石能源中,燃烧石油、天然气和氢气比燃烧煤炭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提出了相应的关于抑制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建议。本文还特别关注了人类极地活动对南北两极气候的影响和对策。
中国国务院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1]中指出,以2005年为基数,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达到25%左右,风电光伏装机12亿千瓦以上,森林蓄积量增加60亿立方米,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顶峰,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为此,国家力图通过能源转型和节能措施,使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增效;同时,通过全民参与的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科技和碳汇能力提升,使全国各地区逐步实现双碳目标。此外,国家也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并在政策和组织实施上进行支持。应当说该行动方案全面合理可行,没有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应当指出,碳排放是因为人类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而产生的,碳排放权因此也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任何人不可能因为双碳目标而不产生碳排放,只能设法减少碳排放。
我们知道,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因为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持续升高所产生的灾难性环境影响。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我们必须重视它,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意思的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2]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中,把水汽排除在外。因为CO2是人类所有活动必须排放的代表性温室气体,其大气浓度最高而备受注意,因此,抑制碳排放变成了全球共识。但这肯定无法解释沙漠地区和多水地区昼夜温差的巨大差异,二者两个地区大气的最大差异在于空气湿度。
然而,遍观已汗牛充栋的文献,作者发现人们无意或有意忽视了水汽的温室效应。无意的忽视或源于过分相信他人或对问题了解不够,但有意的忽视就可能居心叵测了。因此,本文希望根据首要原则(first principle,即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最基础和最本质因素,不做其它假定的推理原则),探讨一下哪一些温室气体更重要,特别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温室效应的,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们知道,温室气体是一些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光的存在于大气中的气体。这些气体中,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2]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氟代烃(HFCs)、全氟代烃(PFCs)、六氟化硫(SF6),还有大气中含量更高的水汽。实际上,根据红外光谱理论,所有的异核双原子分子,如NO、CO和所有的多原子气体分子都是温室气体,但在地球干燥大气中的总占比达99%的同核双原子分子——氮气和氧气,以及微量的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如氦、氖等,因为没有吸收红外线的能力,不是温室气体。
图1 温室气体的保温效应[3]
温室气体能够使地球表面温度得到保持的原因是,它们能吸收地球表面散发的红外线,然后又向四面八方发射红外线,因此它们吸收的红外线的至少一半又被发回了地球表面。当然,反射回地球表面的红外线又会被反射回去,因此,经过多次反复,温室气体大概能保持30%的热量(图1)。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则地面上发射的所有红外线都无阻碍地发射到太空中,结果地表温度会在夜间如沙漠中一样急剧下降。据计算,没有大气时,地表温度就会下降到-23 °C,比实际的地表平均温度低38 °C [3]。可见温室效应十分巨大,保护了人类不致在冰天寒地中受冻挨饿。
根据光谱吸收的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温室气体吸收的红外线与其浓度和厚度有关。2019年,中国气象局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站数据,《京都议定书》[2]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中的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1.4±0.2 ppm、1931±0.3 ppb、332.6±0.1 ppb [4];另外的三种气体含量都在ppt级。可见除了CO2,在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都十分少。根据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它们能产生温室效应也就非常小。因此, 所述6种温室气体中,能产生显著温室效应的主要是CO2。
但是,众所周知,地表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温室气体是水汽。例如,当相对湿度为100%时(持续时间很长的雨雪天气时),20 °C时水的蒸汽压为2.3 kPa,这意味着地表空气中水的含量最高可以达到2%以上,也就是20000 ppm(体积分数,这在高温高湿天气中会更高)以上;在-5 °C条件下,冰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也有421.7 Pa,这意味着其上的水汽含量也有416 ppm;在沙漠中,空气的湿度可以低至2% [5],水汽含量也能达到400 ppm以上。可见,夏季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温室气体是水蒸气,只有在极其干燥的沙漠、严冬、极地与高空,CO2才有可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图2给出了海平面上太阳光的大气吸收谱[6]。由图可见,水在红外区的吸收非常强烈而且分布面广,而CO2的吸收相当微弱。因此,将水汽排除出《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温室气体是非常有意思的。需要知道的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和印度主要是以煤炭为能源的,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则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煤炭燃烧主要释放CO2,而石油基燃料或甲烷则不仅释放CO2,也释放更多的水汽。
图2 海平面上太阳辐射光谱[6]
将水汽排除出温室气体的理由是,由于水蒸气受蒸发凝结平衡影响,许多年来,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平均含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它对工业革命以来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影响可以忽略。但这个理由很牵强。这是因为:
1) 石油基燃料或天然气燃烧时,或者其它生产生活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水汽不一定马上凝结成水,它可以在大气中长期停留。这一点我们应该是司空见惯的。其原因是,只有在相对湿度达到100%的雨雪天气中水汽才会凝结,而雨雪天气并不是天天有的。因此,居留于大气中的水蒸气的温室效应不容忽视,它会对地表温度监测点的温度产生巨大而且持续的影响,进而影响测得的地表平均温度。更重要的是,水体表面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气含量越大,因此由水蒸气产生的温室效应与地表温度正相关。
2) 众所周知,沙漠中昼夜温差大而水乡的昼夜温差小[5],也充分说明了水汽的温室效应巨大。大气中CO2的含量在地球表面上随季节、位置有波动有差异,但波动和差异都较小(图3)[7]。这一点可以从图3看出,大气中CO2分布在395 ~ 415 ppm之间。因为成图时间在春季,北半球光合作用微弱,因此CO2浓度高,南半球为秋季,CO2浓度低。因此,如果我们不考虑水汽的温室效应,就无法解释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事实。事实上,学术界在论及沙漠气候时,均会提及沙漠地区云量少,日照强烈,因此白天升温快的特点,也有人注意到云量少导致散热快的特点。
图3 中国碳卫星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7]
3) 毫无疑问,地表温度随季节、年份、地球上的位置变化,即使在同一地方一天内的变化幅度也很大,可见地表平均温度的检测地点、时间会对地表温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定全球范围的温度变化数据,通常需要把地表空气、海洋表面、甚至卫星的观测温度与观测点及其时间对应的长达30年的平均数据对比,得出温度差(anomaly)。当温度差是正值时,说变暖了,否则就是变冷了。
图4 近1000年地表温度变化(左)和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8]
图4是J.E.T. Houghton等著《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8]所展示的几张图片,可以看出,近140年,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大约0.6±0.2 °C,同时近两百年里,大气中CO2从280 ppm增至360 ppm。我们还注意到,图3中地表平均温度升高比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之后晚了100年,是从1900年前后才开始快速升高的。请注意,1900年前后,正是内燃机技术成熟,汽车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年代[9]。内燃机通常燃烧柴油或汽油,它们不但产生CO2,还产生水蒸气,这跟燃煤基本上只产CO2非常不同。
4) 表1给出了汽油中的成分之一正戊烷、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煤炭(按石墨计)和氢气燃烧时产生1 MJ的热能时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摩尔数。很明显,石油、天然气,甚至氢气燃烧产生的CO2和水汽的总摩尔数多于煤炭。请注意,根据红外吸收原理和朗伯-比尔定律,温室效应与分子数和分子结构有关,与分子的质量关系相对较小。因此,以质量(重量)计算的温室气体排放不科学(我们也许得了解CO2的分子量是44,而H2O是18。换句话说,1 mol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是44 g和18 g)。理论上,因为石油和氢气燃烧时产生的温室气体分子数比煤炭的多,它们的温室效应也就更大了。
表1 每产生1 MJ热量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摩尔数
燃烧反应式 | 燃烧热 (kJ/mol) | 摩尔质量 /g | CO2 /mol | H2O /mol |
n-C5H12 + 8 O2 = 5 CO2 + 6 H2O | 3536.15 | 72 | 1.41 | 1.69 |
CH4 + 2 O2 = CO2 + 2 H2O | 890.31 | 16 | 1.12 | 2.25 |
C + O2 = CO2 | 393.7 | 12 | 2.54 | 0 |
H2 + 1/2 O2 = H2O | 285.8 | 2 | 0 | 3.50 |
总之,在考虑温室效应时,只考虑碳排放,不考虑水蒸气排放,不仅不利于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控制,对不同的化石能源使用者也不公平。对我们中国来说,因为我们的能源主要来自于煤炭,我们的经济发展还在迅速增加着,还有很多民众的生活需要改善,那样会更不公平。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使用煤炭从温室气体总排量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不比石油、天然气,包括氢气差。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CO2属于不凝性气体,一旦排入大气,只能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碱性物质吸收才能回归地壳;但是水蒸气是可凝性气体,虽然在干燥时也可以一直处于大气中,但温度较低时就会凝结成液体。因此,完全可以根据水汽易于凝结的特点来治理水汽排放产生的问题。
前文已指出,碳排放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不能放弃,更不能放弃与人均排放量高得多的发达国家的博弈。我们应当支持任何降低能耗(也就是限制碳排放)的行为,因为这对子孙后代是有益的;同时我们应该坚持碳排放权人人生而平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占据道德高点指点江山。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普通民众的碳排放权不受侵害,不仅符合中国老百姓的利益,也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减缓地表平均温度快速升高?这个答案是明确的,就是降低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因此,任何旨在减排的行动,就必须遵从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和水汽排放最少的原则。此外,我们也必须遵从其它的基于环境保护的规则。在这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精神。西方发达国家在100余年里就把地球搞得乌烟瘴气,实在是他们不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道理。
然而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使人们能够遵照执行却是一件难事。因为我们一方面必须排放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又必须防止过度排放,而“过度”二字的定义就是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应该是能做到的:(1)发展可再生能源;(2)适度进行能量物质转换;(3)抑制过度排放;(4)发展节能科技;(5)发展负碳科技;(6)减少极地活动;(7)竭力禁止水汽排放;(8)力促节能科技国际合作。下面一一分述,供有关人士参考:
可再生能源的源头是太阳能,而太阳能足以满足目前所有人类的能源需求。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可以是(1)水力能:其过程是,太阳能把地表水蒸发、然后降雨形成河流,然后使用水力发电获取;(2)风能:太阳能加热空气而产生温差,进而产生流动的空气,然后使用风力发电获取;(3)光能:太阳能照射到光伏材料上,直接产生电能;(4)生物质能:太阳能照射到植物上,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获取。水电、风电和光电是人工过程,光合作用、水的蒸发和降雨是自然过程,人类完全可以通过协调使用它们解决其能源需求。
应用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是:源于太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不可控制性,但人类应用能源却要有持续性,还要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便利性。显然,这里存在巨大的矛盾。为此人类需要相应的能量储存手段以削峰填谷,也就是通过能量的时空平移来满足需求。
目前,能量储存的手段多种多样;每一种储能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应用场景使用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碳足迹最少、成本最低的手段。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二次电池把电能储存起来,然后在用电时让电池放电;我们也可以使用电解水的方法把能量储存在氢气中,而氢气可以储存很久;我们也可以把能量储存于热的或者冷的物质中;我们还可以把水送到高位水库、压缩空气的方法把能量储存于势能中。这样,当我们需要加热或冷却我们工作或生活的房间时,我们完全可以使用低成本的载热或蓄冷的物质来储能,因为需要的时候只需要把房间的空气通过这些载热或蓄冷的物质即可;如果我们需要把一种物质加热到高温,或许氢气燃烧就是最好的办法;当然,如果我们驱动电机,二次电池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应当尽可能不使用能量转换效率很低的储能技术。例如,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用氢燃料电池发电和非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就不是好的技术路线。因为它们的全过程能量转换效率太低,结果造成了更多的水蒸气和碳排放(当氢气来源于化石燃料产生的能源或者使用天然气加热空气时)。因此本文作者强烈反对发展氢燃料电池、非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的鼓励性政策。应当通过全过程碳足迹核算来确定过程的适当性。
不可否认,限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本,把人类所有的能源需求都放在太阳能上,至少在近期内是不适合的。为此,我们还需要消耗一部分化石能源。
我们已在前文指出了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甚至核能并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必执着于使用哪种化石能源。但是,由于各种化石能源中除了含碳、氢元素之外,还有其它的元素,如氮、硫等,它们在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氮、硫氧化物,会造成大气污染。核电也存在放射性污染问题。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提炼时已使用了一些脱氮硫的技术,使用的燃烧技术也比较先进,因此相对洁净。煤炭通常没有经过相应的处理,而且常用简陋的技术燃烧,产生了严重的大气和粉尘污染,被看作是一种非洁净燃烧技术。因此,几年前中国各地政府开始推行煤改气、煤改电技术,来解决北方农村的冬季取暖问题。
煤改气应当问题不大,但煤改电需要斟酌。为什么?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电力供应仍主要是煤电。按照国家标准,目前煤电1度电耗标煤0.32 kg,但0.32 kg标煤产热量是9.36 MJ,而1度电产热只有3.60 MJ,前者是后者的2.6倍。换句话说,要获得相同的舒适度,用电产生的碳排放要高2.6倍。因此,从碳排放的角度看,煤改电既不合理,也没经济性。因此,农村地区居民取暖应当通过发展太阳能,或者通过发展先进的煤气化技术来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
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任何能量的转换是守恒的。但是,任何旨在提升燃料能量密度或便利性的活动必定以耗费更多的能量,也就是更多的排放为代价。也就是说,除非需要解决其它问题,旨在提供便利性的能量转换过程应当尽可能减少。比如说,如果都是发电,应当进行原始燃料燃烧直接发电,除非经过转换后能量转换效率更高,或损耗更小,或排放更容易治理。
从这个角度出发,氢能不应该大力发展,尤其是以发电为目的的氢能不能过分发展。这是因为制氢是高耗能的,无论煤制氢、天然气制氢还是电解水制氢。例如,煤制氢需要高温。即使我们不考虑维持高温需要的能耗,以及使氢气和CO2分离需要的能耗,每公斤氢气的产生也至少需要11公斤的CO2排放。氢气用作化工原料是不错的,但最好不用作能源物质。
现在的社会颇有一些物欲横流,因此过度排放在世界上所有的富裕地区都有,在富人那里更是标配。普通百姓恐怕一直是尽可能地抑制自己的碳排放权,生怕碳排放挤占了自己的口粮和其它生活必需。然而,温室效应的加剧会造成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灾难性气候,因此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当是全部人类的共识。在这方面,富人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因此,合理且可行的做法是,(1)建立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准能耗数据库;(2)研究更高效的能量转换或应用技术;(3)通过征收过度能源消耗税坚决抑制高于基准能耗的生产过程或产品,坚决抑制富裕国家、富裕地区和富裕人士过度能耗,抑制他们的超出必需的享受所导致的排放,例如豪华的大排量私家车、私家飞机;商品的过度包装;夏天过冷的和冬天过热的空调;城市夜间的过度照明等等。所有这些税收应当用于基准能耗数据库和更高效的能量转换或应用技术的研究,以及对能耗较低的民生和工业过程的奖励。
电动交通工具可以非常好地解决城市交通、大气污染和夜间谷电的储存问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问题解决方案。但是,现在市场上,很多人追求长续航历程,但一年也开不了2万公里。这是极大的浪费。但如果电网允许汽车售电,也就是说电动汽车把夜间吸收的谷电在尖峰时出售,则可以两全其美,不会浪费了。
现有工业过程很多没有进行能源优化,存在很多冗余过程,很多能量被白白浪费了。因此,对于能耗超过基准能耗的工业过程,应当通过征收过度能源消耗税来促进他们改进技术,对于研发和使用低能耗工艺的行为,应当通过过度能源消耗税返还来鼓励。
所谓“负碳经济”,就是能吸收和转化使CO2排放量减少的经济活动。毫无疑问,绿色植物种植是一种优秀的负碳经济。在一些化学过程中,使CO2转化为甲酸、甲醇、羧酸酯等有用物质是负碳经济活动。这些过程应当通过税收返还予以鼓励。
然而,现在有一些所谓碳捕集封存技术,在作者看来,不是好技术。因为不论捕集还是封存都会造成更多的碳排放,而且因为使用的储存技术并不能保证CO2-永不释放,那些封存的CO2终究会返回大气。因此降低碳排放的最好办法是不排放,特别是不过度排放。
无论人类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人类都必须排放水汽和CO2。极地的温室气体增加必定会造成极地温度的升高,结果造成极地冰盖的融化。我们知道,地球两极的低温对地球大气运动和气候极其重要,如果这种低温被破坏,则会直接造成气候的剧烈变化、海平面上升。这一点必须得到全体人类的重视。
近几年来,极端气候的大量出现,是不是极地活动,包括极地上空的航空活动增加有关呢?建议气象学家进行相关研究。
现在颇有一些造成水汽大量排放的过程。如火电厂冷却塔和其它一些用水冷却的工业过程。因为水汽的巨大温室效应,以及产生的雾霾,必须竭力禁止水汽排放。因为水汽很容易凝结,这是容易做到的。
目前,碳排放只考虑了生产过程,这基本上是对的也容易执行。但消费者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生产是建立于消费之上的。应当建立一个人类日常生活基准能耗计算方法,建立相应的累进能源消耗税,使高耗能人群付出更高的代价。对于低能耗人群和生产者,应当通过相应的申报返还来鼓励他们。
应当明确地要求发达国家对他们过去的碳排放负责。他们的技术进步使得他们还存在的实体产业能耗较低,他们应当通过分享这些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能耗来脱罪,同时必须因为消耗发展中国家生产的高耗能产品付能源消耗税。不能允许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发展中国家生产的高耗能产品,另一方面一个劲地指责发展中国家排放了更多的温室气体。这不是占领了道德高地的“高尚人士”所做的事。
综上所述,应当根据首要原则(first principle)处理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问题。毫无疑问,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与能源消耗及其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水汽和CO2有关,因此,必须设法降低它们的排放。但是,能源消耗是人类生命活动之必需,存在最低消耗量。我们只能尽可能地降低,不可能禁止。要提倡降低能耗,人人有责。
毫无疑问,水蒸气是一个能产生极大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除非偶尔的雨雪过程,它可以长久停留在空气中,因此必须和CO2一样被控制。为了显示水汽和CO2的共同特性,应当把碳排放改成能源消耗。由此,一些鼓励(包括潜在鼓励)使用天然气和石油,同时限制煤炭使用的做法应当被叫停。这在中国更不应该如此。必须竭力降低水汽和CO2排放。
应当停止使用重量来计算CO2排放和水汽排放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计算它们的分子数(摩尔数)。
应当研究和开发各种化石能源,包括其燃烧产物的净化技术,使它们在燃烧时不产生诸如硫、氮氧化物的大气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为此,对于农村乡镇连片居住区,应当鼓励使用小型煤制气技术和集中供暖技术。
除非必须,不鼓励任何单纯的旨在提高能量密度或使用便利性的活动。除非能保证其永久性,碳捕集存储不应当支持。应当更多地使用绿色植物固碳和吸收CO2的低成本化学产品生产过程。
应当大力发展水、风、光电,替代化石能源。为此,必须同时大力发展各种低成本、低碳足迹、高效储能技术。考虑到各种潜在的储能技术性能,储能技术的经济性能量转换效率应当不低于70%。
应当根据核定CO2、水汽排放标准来征收累进能源消耗税,抑制富人和工农业生产的过度能耗。过度能耗包括直接能耗、奢侈品或所有的浪费行为。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应当承担降低能耗的义务。
人类应当尽量减少极地及其上空的活动,特别是能大量增加极地上空温室气体含量的活动,以尽可能降低极地的温室效应,保证极地冰盖不被过多过快融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2021;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6/content_5644984.htm.
2. 联合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https://unfccc.int/resource/docs/convkp/kpchinese.pdf.
3. 国家气象中心. 全球变暖下,温室效应会使地球温度升多高. http://data.cma.cn/site/article/id/40732.html.
4.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中国温室气体公报. http://download.caixin.com/upload/2019zhongguo.pdf.
5.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沙漠气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99%E6%BC%A0%E6%B0%94%E5%80%99.
6.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太阳,让我好好看看你. 2020; A http://www.phsky.net/detail117517.html.
7.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碳卫星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公布. 2018;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804/t20180419_466635.html.
8. Houghton, J.E.T.,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2001. p. 881.
9. 百度百科. 内燃机 (动力机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6%85%E7%87%83%E6%9C%BA/12885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