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当代世界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呼吁高校历史学系尽快恢复当代世界史课程

已有 3836 次阅读 2007-4-10 08:29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

当代世界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呼吁高校历史学系尽快恢复当代世界史课程

 

黄安年文 2007410

 

(按:目前当代世界史教学和研究被忽视的情况依然没有扭转。下面是《当代世界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呼吁高校历史学系尽快恢复当代世界史课程》一文,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栏目2005511日首发。)

************************************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来已经整整60年了。60年来我们这个越来越相互依存又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发生的历史巨变是翻天覆地的。这种变化是世界历史上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古代世界不能比拟,近代世界不能比拟,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也不能比拟。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世界政治的民主化、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世界文化思想的求同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这个大趋势,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快速。胸怀中华,放眼世界,立足“国情”,了解“球情”,是每一个一心振兴中华的国人应取的态度。

 

立足“国情”,了解“球情”离不开对真实历史进程的了解、研究和教育,需要以史为鉴,面向21世纪。今天人们更加深切感受到进行实事求是的历史教育尤其是当代世界历史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前,笔者已经多次呼吁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请见附录)。9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历史学系的当代世界史教学和研究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在教育部不当行政干预下不少高等学校历史学系的当代世界史课程被取消,合并于时限断于1945年的世界现代史课程中,而课时并未相应增加,从而使世界现代史和当代世界史课程两败具伤。

 

笔者以为,无论从坚持和发展科学观出发,从加速振兴中国走向世界出发,从发展和繁荣世界历史科学出发,从了解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的世界出发,历史学的全面协调发展出发,从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素质出发,当代世界史的教育和研究是无论如何不能削弱,亟待加强的。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世界史只有28年,当代世界史不仅在内容上远比现代世界要丰富和复杂,而且在时空上比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世界史多出一倍以上,没有任何理由取消当代世界历史这门课程。用与时俱进的指导方针来衡量,取消当代世界史课程设置的做法,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我们已经迎来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60周年,再过4个月,我们将迎来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笔者呼吁高等学校历史学系尽早恢复当代世界史课程,并在尚未落实恢复课程设置之前采取补救措施,把已经造成的损失减少的最低限度。同时笔者建议还要追究那些官僚主义教育官员无视广大教师的要求,随意砍掉当代世界史课程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

 

附录:黄安年: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光明日报》198914日,《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2515日发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发生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阶段。在这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里,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中国人殷切期望看到一部具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为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清除四个弊端是当务之急

多年的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使我们深切感到建设好当代世界史,务需革除现存的四个弊端。

弊端之一,没有很好地体现整体世界的历史。

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应当充分反映当今寰球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进程。现行的战后世界史在内容上往往不是以苏联史或苏联中心说的特殊性来阐述整体世界,就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的欧美史或欧美中心论的特殊性来解释整体世界。这样就以专门史、地区史、国别史的特殊性取代了世界历史的统一性;

在时间上,往往以本世纪上半期的发展模式来延伸解释当代史,从而以战前史的特殊性来取代当代史的特殊性;

在学科体系上,迄今仍深受苏联世界通史模式的严重影响,一部世界现代史成了以苏联为中心的地区国别史加政治外交史。整体世界被人为地割裂,多样性统一的历史变成了局部性历史的简单综合。因此,人们无法对当代世界历史有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全面认识。

弊端之二,没有很好地坚持实践标准。

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与二战前情况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用本世纪初发展的特殊性来套用分析当代世界的多样化发展无疑与实情大相径庭。

现行的当代世界史往往停留在对几十年前某些言论的理解上,似乎只要对古典作家讲过的话作“准确理解”就能解决当前的任何问题,这是以“凡是”标准取代了实践标准。还有这种情况,一个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标准也凌驾与实践标准之上。显然,如果不是在历史领域中真正坚持实践标准就谈不上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重新认识当代社会主义、重新认识民族主义和重新认识当代世界的政治和经济。

弊端之三,没有很好地坚持生产力标准。长期以来,作为历史教学和研究组成部分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对策、社会生活、国际经济关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代史中没有占到它应有的位置。一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史在相当程度上成了阶级斗争史,甚至以斗争标准、阶级属性评价取代了生产力标准和历史作用的评价。如果不坚持客观的一元的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标准,就无法对不同社会制度和类型国家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理论、发展动因、发展道路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

弊端之四,没有很好地反映战后世界史的划时代变化。目前当代世界史并没有作为一门单独的历史分支学科来从事教学与研究。一个世界大国迄今还没有当代世界史的单独研究机构,少数高校历史系近年来刚刚开设了战后世界史课程,但很少有相对稳定的教学与研究队伍。

承担普及历史教学任务的中学历史课本,直到去年才在部分中学增加了二战后世界历史三章内容,基本上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史。文科高考迄今也不涉及当代世界史内容,相当多的年青人对当代世界不甚了解,几乎是“球盲”,这种情况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当代世界史内容未能很好展开,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研究尚处初创阶段,难度大,禁区多,成果难发表;另一方面是由于认识上的障碍和组织上的脱节。理论界不大注意与史学界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某些实际工作部门和当代问题研究机构也不大注意与历史的结合,史学界则有人认为当代世界问题不是历史界的任务,整个说来理论、现状、历史三支队伍没有有效地配合。

 

二、时代要求崭新的当代世界史研究

当今时代的明显特征是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共存和竞争。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走向全面胜利或全面崩溃,社会主义尚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还有相当的活力。它也不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完全对立或完全趋同。体现当代世界时代特征特点的主潮流是和平与发展。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表现为争取独立和平等,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潮流;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改革,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现代化潮流。在当代不仅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多样化和不平衡发展呈现加强趋势,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同时也出现了世界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一体化趋势,这些充分反映了当代世界历史的多样性统一。

当代世界展现的并不是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不仅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各具特色,不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各不相同,而且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也不会和原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走道路雷同。不同社会制度间既相互吸收和依存,又不会在可望的将来完全趋同。建设一部崭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代世界史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

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当代民族主义和当代全球性问题;

有助于我们立足中华,放眼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增强时代感、紧迫感、竞争感;

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四化大业;

也有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强烈要求全面地、实事求是地了解当代世界。

三年前,北京市历史学会和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联合举办了面向世界系列讲座,尽管当代部分比重不大,但每次听讲人数都在千人左右。近两年来一些学会和高校举办有关当代世界的各种专题讲座也普遍受欢迎。这学期我在全校公共课中开设了当代世界选修课,文理科有16个系四五十个班级600多人报名听讲,充分反映了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世界的迫切心情。

 

为了建设好当代世界史。我们建议加强协作,开展跨学科的攻关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组织课题攻关,突破难点。目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有一个协调和专门研究当代世界的中心机构,无疑会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一部崭新的当代世界史,要求在学科体系上来一个革新。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发展史应该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及其趋势,社会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及其世界性影响,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三大运动,当代文化思潮,和平与战争以及全球性、区域性和专业性组织和会议,环境、资源和人口等世界性问题,都要有充分的阐述。对于影响全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特殊性和共同性,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要有新的认识和表述。

历史行将跨入90年代,愿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能及早奉献给面向90年代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2002515日说明:原文载于《光明日报》198914日,收录于黄安年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第542-546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3月第1版。该文反映了笔者多年来的学术观点,为20世纪末展开的历史教材编写的学术争议提供了学术背景材料。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2815日重发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高等教育改革/2005511日首发

 

图为黄安年198914日《光明日报》文章《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85.html

上一篇:六月酷暑红学票友品红活动热
下一篇:再谈大学排行榜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