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氮固碳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发与应用 (重大科研成果连载之二)
蒋高明1,刘美珍1,吴光磊1,李彩虹1,郭立月1,郑延海1,赵建设2,王秀娟3,谷仙1,刘海涛1,4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有限公司;3山东润竹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主要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化肥施用量从 1981 年开始大幅度增加,2015 年最高达6022.6 万吨,2018年5653.42 万吨,由此造成土壤 pH 值下降了 0.13-0.8。目前,我国农药年使用量 177 万吨。为追求经济效益,进行集约化种养,将农业农畜分开, 元素不能有效循环,生态平衡被打乱,不得不依靠大量化学物质投入,造成耕地退化,农田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连续多年种地不养地,我国各地农田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退化,耕地出现板结、酸化、化学化,原本的高产田下降到中产田或低产田。针对这一严酷的现实,该项目利用生态学原理,从秸秆、害虫、杂草、堆肥综合开 发利用入手,从源头杜绝农药、除草剂、化肥、激素,构建了一整套高效生态农业 技术体系,建立了健康、安全、高产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 创新性地提出 “畜南下、禽北上”的战略思路,构建了种养有机结合的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农区作物制造光合产物和草原的空间优势,实现了 退化草地恢复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双赢。
中国 18 亿亩农田除生产约6.1亿吨粮食外,还生产了约9亿吨秸秆,目前大部分秸秆在田间地头被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中国 60 亿亩草原仅生产3亿多吨干草,是传统意义上的牧草。由于过度利用,曾经繁茂的草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该项目提出“畜南下、禽北上”创新性思 路,将传统畜牧业向长城以南移,利用农区废弃的秸秆养牛,生产有机肥还田,发 展生态农业;将养禽北上草原,即可减少大型牲畜数量,又保证牧民经济收入,同 时促进退化草地自然恢复,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图 1)。
通过对农业和草地进行系统研究,该项目研发出一种遮雨分隔式微储鲜秸草青储池,解决了秸秆青储过程中淋雨腐烂率高的问题。该青储池一次可贮存鲜秸秆1500 吨,发酵效果好,损失率低,将秸秆微发酵生产出微储鲜秸秆配合花生糠喂牛,通过大型反刍动物转化,产生大量有机肥。该技术解决了秸秆青储的问题以及饲料来 源问题,避免了秸秆在田间焚烧,保护了大气环境;有机肥还田替代了化肥,并提 高了产量。该项目探明玉米秸秆约占作物总生物量的 70%,将这些秸秆充分利用起来,大约3亩农田的秸秆可以提供一头牛一年的粗饲料;揭示了肉牛养殖的日进食量和最佳精粗饲料组合。年龄为1 岁的育肥牛,转化 1 kg 活体重量,约需要 6.8 kg 微储鲜秸草,加上 2.6 kg 花生糠;7个月育肥期的净收益3400 元/头牛。同时研发了沙质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利用植被状况较好的 10%的草地养殖鸡鹅等对 草地破坏比较小的禽类,其余 90%的草地让其休养生息,植被进行自然恢复。研究阐明每亩沙质草地养殖 30 只鸡,每年 6 月初至 10月初,将 40 天的小鸡散养在草地 里,即可促进退化草地自然恢复,又保证牧民收入不减少。国际和国内生态农业通常将重点放在种植环节,有机肥从他处购买,尚未注重 有机肥的内部生产,该项目提出在较小的循环体系内(一个村庄)建立了农业和牧业的耦合模式,将农作物制造的 70%以上的光合产物(秸秆)有效利用起来饲养大型反刍动物。
(2) 创建了一整套有机肥生产技术体系,揭示了中国生物质氮资源库及其替代化肥的潜力,探明了农田土壤有机质和氮肥高效利用的关系,解决了土壤肥力提高和 种地养地的关键技术,3~4 年将低产田改良为高产田,实现了粮食高产、稳产和农田固碳减排和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的控制。
国际和国内普遍认为可用的有机肥较少,施入量少不能满足作物对氮肥的需求,主要来源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城乡生活垃圾等,从而限制了其在大田的应用。 该项目研发了将秸秆等光合产物经动物转化产生优质有机肥,配比其他生物质 氮资源库材料,如蔬菜废弃物、中草药渣、果园废弃物等,添加适量矿质肥如磷矿 石、虾蟹壳粉等以补充 P、K 肥,添加益生菌起到抗生作用,堆肥三个月即可使用。 在动物饲料里添加适量的花生糠等,经动物转化产生的有机肥,即可经过蚯蚓处理 产生优质有机肥。项目阐明我国 2009-2018 年间 12 种生物质资源量的氮库潜力,这 些每年产生的固体生物质资源量(干重)约为 15.27 亿吨,动物尿液(湿重)约为 8.79 亿 吨,共含有 2553 万吨纯氮,是全国农业栽培植物实际吸收化学合成氮的 4.12 倍(图 2)。通过大田试验验证,可将低产田提升为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小麦玉米周年产量), 为解决生态循环农业中有机肥来源不足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该技术解决了畜禽牛粪 便中养分养分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粪便中病原菌的问题,改善了粪便中微 生物的种类和结构,为改造低产田提供了优质的肥料来源。该技术生产的有机肥, 每年每亩农田施入 5 吨,可使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在 9 年内从 0.7%提高到 4% (图 3);实现了暖温带农田耕地 11.5 吨/CO2 当量/公顷/年的固碳潜力。可提高玉米地上生 物量 7.7%,玉米产量 18.3% (图 4),蚯蚓和玉米的收益比单独种植玉米的收益提高304%。使用该有机肥土壤恢复 4 年后作物产量稳定升高,解决了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矛盾。从源头减少由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使得退化耕地得到修复,作物产 量高于单纯施化肥的产量,低产田逆转为高产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