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我球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rlong 地质勘查 地球化学 人文诗词

博文

中国人的鼻子:基于调查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已有 17788 次阅读 2019-10-20 02:40 |个人分类:历史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鼻型, 基因

中国人的鼻子:基于调查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当今中国空前开放,为了显得洋气,中国人染发早已流行,整容业日渐发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化忘本,莫若当今。如果内心不认同自身及族群,那么何以奢谈空谈文化自信。因此,我们从当代美容潮流的背后可窥见这个饱受孔儒文化毒害的族群的自卑,这种集体潜意识自卑诚实地透露了一大历史事实:对于现代科技文明,我们的确仍然贡献得不够。这种自卑深藏在自信的面子后,但没有更多转化为体制反思、文化革新和改革奋斗,而仍不加调查地、盲目崇拜着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头凹七漏、野蛮残暴、剽书篡典、好吃懒做的招摇求官者兼失败说客的东夷鲁夫孔丘之面前。庸吏腐儒们趁着盛世风光,开始作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妇人式美梦,这是不面现实、畏惧棋手、自我麻醉、怯弱幻想、落后挨打的前奏。一边激活孔儒病毒,一边装得西风洋气,前者可恨,后者可笑。

自“泰坦尼克号”电影风行中国以来,全国许多女人逐渐开始染发(最常见的是褐发、金黄发),从戏剧舞台到日常生活,从城市到农村,从女学生到男同志,从成人到少年,从中产到无产,从普通平民到少数领导。这种染发现象的背后是崇尚欧美人种特征,说得不好听叫崇洋媚外,说得好听叫娱乐时髦。我本人是有点反感染发的,但染发的人太多,你染不染发是你的自由,我没权反对,正如许多人一样,见多了染发的,大家已习以为常。但说句实在话“染发又不能改变基因,为何花那么多钱去染发?”所以,染发的人一般不免虚荣。当然染发者可以说“人生就是一出戏,不妨潇洒染几回?”但我还是要说,你丫染就染合适一点,本长着大饼蛮脸,却染得跟鬼似的,回眸一笑更吓人。一会是黄毛,一会是红毛,一会是白毛,一会是绿毛,让人看起来就像缺营养元素似的。少数领导染发是为了让群众看起来他还较年富力强,也利用人们喜欢看起来舒服的人性弱点。没错,小戏大戏,都是一场戏,中国人爱面子,喜欢活在表面世界里。但思想家最不喜欢看表面和老作秀。

虽然发可以染,但骨相难改。为了丑相变美,为悦己悦他,整容拉皮隆鼻丰胸生意日趋火爆,但悲剧不时发生。还是那句话“整容又不能改变基因,为何冒那么大风险去整容?”何况改变的只是表面、筋皮,无法改变基因决定的天生骨相。当代有极少数媒体青年,爱擦胭抹粉,画浓妆、染彩发、戴蓝玻、作媚态,试图通过商业包装“变种变性”,以满足自我意淫,或达到向青春期骚动的少年卖相获利的目的,这就是当代东亚特产的“娘炮文化”,再进一步发展就是“同志文化”、“人妖文化”。这就是族群、性别认同严重扭曲的变态产物,是彻底腐朽颓废的垃圾文化。

古代中国人不敢有“人为改变种性”的想法,染发、整容对于他们几乎是逆天的事情,但中国古人一直关注人的面相、鼻相、手相等外观特征,后来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骨相学,它是混杂了古代医学、命理学和少数迷信(部分可视为趣味民俗文化)的古代人类体质学,但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刻画,导致不同阅历的骨相师对同一个人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完全是科学,既有科学成分,但也含“戏说”成分,类似风水学一样。中国传统骨相学长期风行于民间,尤其是传统文化积淀更多的各地乡村,现在乡下赶集仍可见到算命先生、面相先生,通常具有劝诫、提醒、导向、激励的正面作用,但经常也含有迷信成分。骨相学更看重的是头部骨骼形态,即更看重人类基因在头部的表征。中国传统骨相学不关注族群分类,而现代人类体质学可应用于人种鉴别和族群分类。

当代网民也非常关注个人的面型和鼻型,但如果没有恰当采样的大样本统计分析,一切据于少数人体质特征的感性印象而进行相互争辩,都是迷乱空谈和非理性吵闹。因此,本文专就中国人的面型和鼻型两大主要定量参数统计成果作些介绍,并作中国几大族群作初步的族源探讨。

面型和鼻型可分别用形态面指数(面高/面宽)和鼻指数(鼻宽/鼻高)来刻画。面指数越大,面越狭长;鼻指数越小,鼻梁越狭挺。


鼻子由山根(鼻根)、鼻梁、鼻准(鼻尖)、鼻翼等四要素构成。鼻脊至两眼中间处,叫山根,主疾厄;鼻的下端叫鼻准(或叫准头);准头左右两翼,左为兰台,右为廷尉;鼻准与山根之间的中点叫年寿。根据这四要素,中国传统骨相学将鼻型分为十多类。而国际人类体质学目前只根据鼻指数(这是人们最关注的主要鼻型参数之一),将鼻型分类如下:



据学者大量统计,得出如下结果:

四川汉族:约一成超狭鼻型,约八成狭鼻型,约一成中鼻型。明显以狭鼻型为主,统计上的阔鼻型趋于零,暗示蒙古、满清的统治并没有污染巴蜀基因类型。

闽东人:4%的超狭鼻型,约六成狭鼻型,约三成中鼻型,以狭鼻型为主。

2.png

闽南人:2%的超狭鼻型,近六成狭鼻型,约四成中鼻型,以狭鼻型为主。

内蒙古汉族:2%的超狭鼻型,约六成狭鼻型,约四成中鼻型,以狭鼻型为主。情况类似闽南人。

江右人:约六~四成狭鼻型,约四~六成中鼻型,以中狭鼻型为主。注:江右人主要分布

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鄂东南、皖西南一带。

辽宁汉族:5%的超狭鼻型,约四成狭鼻型,约五成中鼻型,约一成阔鼻型。

广府人:近四成为狭鼻型,约六成为中鼻型,约一成为阔鼻型。注:广府人是广东三大族

群(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之一,以粤语为母语,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粤式饮食、语

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岭南汉族民系。

客家人:近四成狭鼻型,约五成中鼻型,一成多阔鼻型。注:客家人是广东三大族群(广

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之一。

1.png

江淮人:约四成狭鼻型,约五成中鼻型,约一成阔鼻型。

海南汉族:约四成狭鼻型,约五~六成中鼻型;

山东汉族:约三成狭鼻型,约七成中鼻型,约一成阔鼻型。

湖湘人:约三成狭鼻型,约六成中鼻型,约半成阔鼻型,情况类似广府人、屯堡人。

贵州屯堡人:约三成为狭鼻型,约六成为中鼻型,约一成为阔鼻型,情况类似广府人。注:屯堡人,是明朝在贵州的军屯户后裔,族源较分散,不代表本地贵州人。

甘肃汉族:约二成为狭鼻型,约五成为中鼻型,约三成为阔鼻型。甘肃汉族阔鼻型如此多,可能源于北方蒙古族基因通过历代南侵而混入。

1.png

吴越人:约二成多为狭鼻型,约七成中鼻型,不到一成为阔鼻型。

云南汉族:约一成狭鼻型,约六成中鼻型,约二成阔鼻型。

    总之,闽东、闽南人、内蒙古汉族约六成为狭鼻型,其次是江右人、辽宁汉族约占四成,广府人、客家人、江淮人、海南汉族约四成为狭鼻型,山东汉族、湖湘人、贵州屯堡人约三成为狭鼻型,甘肃汉族约三成、云南汉族约二成为阔鼻型,甘肃汉族的阔鼻型占比最高。该统计研究结果基本符合现实观感印象,但个别地区的统计样本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


    中国各地鼻指数统计结果如下:

可见,四川资阳、福建福州、内蒙古突泉、山西晋中、吉林榆树、江西景德镇、福建漳州、辽宁义县、河北张家口、四川邛崃的鼻指数皆在70以下,在统计上为狭鼻型。其中四川资阳人狭鼻型最明显,其余皆是接近中鼻型的狭鼻型。


李咏兰等2009年至2012年研究组调查了中国南方汉族19个群体13940 例(男性为6735例,女性为7205例)头面部的22项测量指标,并计算出12项头面部指数,对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西南汉族的头面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其统计结果显示:1)男性中,华东汉族头最高,头最宽,额最宽,容貌面高值大;华中汉族头最长,面最宽、下颌角间宽度最大;西南汉族形态面高值最大;华南汉族几乎所有的指标值在4个族群中都是最小的。2)女性中,华东汉族头最宽,容貌面高最大;华南汉族额最宽,头高值最大:华中汉族头最长,面最宽,下颌角间最宽;西南汉族面最高。3)南方汉族4个族群的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属于中面型,西南汉族为狭面型;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属于中鼻型,西南汉族为狭鼻型。

另一比较关注的参数是鼻根高度。注意,鼻根,传统骨相学谓之山根,是两眶之间的鼻梁上端的高度,不是鼻梁下端(鼻尖,即所谓准头)高度。东亚人的鼻根高度正如鼻尖高度一样,普遍低于印欧人种,但印欧人种鼻根高度也有相当大比例是中等至较高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这是郑连斌、李咏兰、席焕久历时五年广泛调查和统计研究的重大成果。根据其中的鼻根高度测量数据,可统计得出中国各地方言族群的低、中、较高鼻根的百分占比,并引入鼻根高度排序系数(=∑鼻根高度打分*鼻根高度百分比,低平1分、中等2分、较高3分),由此可进行鼻根高度排序(但此结果受打分影响,仅供参考)。


由此可见,其中西南方言族群、华北方言族群、东北方言族群、闽越方言族群、江淮方言族群以中鼻根为主,其次是低鼻根,较高鼻根占比很少,这是华夏人种的普遍特征。吴语、粤语、东北人、江淮、赣语方言族群的鼻根相对高点,其中吴语族群总体鼻根相对最高,粤语族群次之,但其较高鼻根占比最大。鼻根高度不是越高越美,鼻尖不高而鼻根过高则不美。从进化的角度看,鼻根过高不利于人类左右视野准确定位,鼻根过低则限制鼻孔通道的气流量。


探讨和小结

西南族群的狭面、狭鼻、高面等特征相对其它各区域显得最突出,可能源于旧石器晚期狭鼻资阳人、新石器晚期高鼻三星堆人种的基因;四川盆地四周群山围绕,是世界上最为封闭的大盆地,这有利于域内基因保存;据DNA地理统计推断,资阳人曾广泛扩张分布华南地区,部分向北传播。东南闽越人的狭鼻特征可能源于南京高鼻古猿,部分是历代汉族南迁的结果。吴越(粤)人鼻根相对较高,这可能部分也源于山海经中的深目人基因的扩散。华北部分地区具有狭鼻、中鼻根的特征,内蒙古汉族的狭鼻特征当是华北汉族北迁屯边的结果。东北部分地区的族群也具有狭鼻特征,可能是肃慎族群基因的结果;另外,唐代东北有黄头回纥(本源于西域,随突厥东扩,进入中国东北)活动,后被融合消失,或消灭,或迁离。其中南方族群中的华东汉族额头高大,与该区域盛产富有创造力的科技人才相符合。华中汉族具有长颅特征相对明显,可能源于三苗基因。

然而,前文调查数据并未涵盖藏族、蒙古族和西域诸族。据DNA地理统计推测,藏族源于川西藏东地区,这符合藏族关于祖先的史载,藏族普遍的狭鼻特征、少数的微弱卷发可能源于古蜀人支裔,当然喜马拉雅山脉地带的藏族的基因已少数混入印度雅利安人的基因。蒙古族主要是战国东胡北扩、西扩的后裔,而东胡是五帝时代的帝喾与北方有娀氏联姻的后裔。如果正如司马迁所说,匈奴是夏桀遗民北迁的后裔,那么战国燕地东北山区的东胡可能就是夏桀遗民之所在。注意,满族祖先的来源可能有东胡余部、肃慎支裔,概念形成时期较晚,人数不多,族群特质不明显,或已被严重汉化,不像藏族、蒙古族因辽阔地域而保持明显的族群特质。肃慎是中国东北古老民族,甚至可能是美洲高大鼻梁的印第安人的祖先(但印第安人的高大鼻梁多为驼峰鼻,不够精致,缺乏灵气,其余体质特征仍较原始,类似多数蒙古人)。西域诸族往往呈现印欧人种与华夏人种混血的体质特征,其中以维吾尔族最为明显,但有相当部分已被淹没在华夏人种基因海洋中;其中塔吉克族自中亚东迁而来的较纯正印欧人种,不属讨论范围。

另外,关于人类鼻梁高度是如何进化形成的,绝大数人存在误解。很多人认为人的鼻梁高度与气候寒冷度成正比,但我认为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曾在网上多次反驳这种观点。塌鼻梁的非洲人在低纬,高鼻梁的欧洲人在高纬,这种论据是浅薄的。大家别忘了如下事实:非洲也有高鼻梁的黑人土著,尤其是在人类故乡的埃塞俄比亚(人类基因多样性很丰富);欧洲大西洋气候在大多数月份甚至比中国北方更暖和些,比北极地区更暖和得多。为啥居住在中国北方的蒙古人种(他们在那里可能至少上万年了)和与之长相很类似的北极圈爱斯基摩人(他们在那里至少五六千年了)为啥还是塌鼻梁?为啥四千年前扩张进入南亚的印度雅利安人还是明显高鼻梁?为啥中低纬热带沙漠气候的阿拉伯人(属印欧人种)鼻梁高大程度超过许多欧洲人?所以,我认为:人种基因决定鼻梁形状(高度、长度、宽度,或鼻翼宽度、鼻孔椭度),鼻梁高度仅与气候寒热微弱相关,甚至可以说无关;而社会族群的审美倾向决定后代某些基因逐渐累积,长期生存竞争形成的集体经验和潜意识又决定了种族的择偶审美倾向。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统计意义上的。有优良的基因表征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优秀的能力,基因只是潜质开发的基础,如果文化环境不好、后天造化不行,那么先天潜质也不会转化为后天能力。换言之,基因禀赋一分,决定潜质;运命造化九分,主宰成就。额头宽高度是智力潜质的主要表征之一,而大脑皮层的褶皱度是影响智力的主要因素,但无法外显,这意味不能完全以貌取人。鼻梁作为显性遗传,是面部审美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骨相学中相当重视。鼻梁对人的气质影响较大,但它与智力的相关性远低于额头。额头、颧骨、鼻梁、下巴是决定骨相的四大要素,也是人种头部的主要体质特征,而目色、发色、肤色具有多变性、过渡性,不应作为族群体质特征的主要判据,至多作为辅助判据,所以当今西方社会仍以肤色来分类人种,也是外行管理人员不动脑筋地习惯性设置,导致产生一些黑皮肤白种人、棕皮肤白种人、白皮肤黄种人的概念,这是思维僵化、错误定义而产生的悖论概念。西方欧美人种的目色、发色比较多样,其族群多样性、文明多元性与其复杂的海陆易导致列国长期割据有关;东方华夏人种的目色(主要为黑色、褐色)、发色相对单一,文明具有大一统社会的总体一元性,但文化风俗、体质特征仍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其多元一体性与东亚大陆多样的地理格局易导致列国短期割据而终归一统有关。

印欧人种,又叫高加索人种、欧洲人种;华夏人种,包括中华民族及其迁分族群(朝鲜人、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东南亚华人后裔等)。印欧人种和华夏人种是世界两大人种,二者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客观地讲,印欧人种是当今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科技发明最活跃的人种,以黑海北部平原为主要发源地,以古希腊为主要文化源头,使用各种字母文字,归属庞大的印欧语系(除近代被殖民化的人群外);华夏人种次之,以先秦诸子百家为主要文化源头,主要使用单音节的方块文字,曾经是富有创造力的族群,自从独尊儒术后,思想逐渐僵化;每至道法文化复兴,社会复苏活力;至满清封孔丘为大成至圣,儒化后的族群奴性达到顶点。关于华夏,我有独到的阐释。华,华胥氏也,伏羲、女娲之母也;夏,夏后氏也,大禹奠定、夏启创建之夏朝也。故华夏者,乃自三皇经五帝唐虞至夏商周之裔族也。注意,我一向不采用西方人侮辱性强加给中国人的“蒙古人种”这个术语,一是为了尊重东亚人类起源、分化、迁播的历史事实,二是尊重文明起源、文化传播的历史事实,三是为了维护作为主体的汉民族的尊严。虽然据我的考证,蒙古族也与帝喾、东胡等存在丝许渊源,但从族群体质统计特征来说相对原始,长期文化落后,从不是文明的发源地,历代南侵蹂躏北疆,因此尽管我们可将蒙古族划为广义华夏族的范畴,即从政治上将其划归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但它毕竟是特别的异类,不能代表华夏人种的典型特征。西方人采用“中国人属蒙古人种”这种措辞,其实犯了以偏概全、以末流代替主流的逻辑错误,而且别有用心地阴险侮辱中国人,因为这会让蒙古入侵蹂躏中国的历史创伤继续隐隐作疼,进而从话语权上粗暴打压、悄然贬低中国人!其暗含的意味就是西方人服过Mongolia称霸欧亚的那段历史,但不服你孔儒内耗Chinese偏安东亚的专制帝国。而国内许多书呆学者竟然仍不动脑筋沿用西方人捏造的术语,从而在族群归属这个天大伦理问题上犯了巨大认识错误,何其可悲也!

印欧人种相对于华夏人种的总体体质特征有高鼻、高额、狭面、长颅、窄下巴、薄唇(部分厚唇)、色目、色发、多体毛等。那从整个人类迁徙进化分异的角度看,华夏人种与印欧人种的祖先是否存在亲缘关系?我们先列举如下现象:中国人在儿童时代的头发常见浅黄色、褐黑色,后随年龄增大而普遍逐渐消失;有时见到个别金黄发的中国面孔,很可能是偶然返祖现象,而非歧视性称之为白化病;中国人的皮肤客观地说,不是黄色的,而多数是黄白色的,有少数甚至白如雪,有少数黝黑黄色;中国人的眼睛不都是黑色的,据本人长期观察,南方人大部分是褐色、黑褐色的;而且,有土生土长的少数中国人具有高鼻狭面高额的骨相特征,本人坐车时经常观察,估计其占比为(几)千分之一。流行歌词里唱的“黄皮肤、黑眼睛”是不客观的、错误的狭隘种族观念。以上现象都暗示华夏人种与印欧人种具有局域或短期的共性,由此推测在人类开始第一波走出非洲时,二者很可能存在亲缘关系,然后迁徙、分化、淘汰,并与各地古人种竞争、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东西人种。人类同源或早期亲缘已被人类基因谱系证实,但也不排除部分原因是欧亚民族反复迁徙和零星融合所致。

总之,华夏人种体质特征确实存在可鉴别的地域差异;而且据史载残片、考古希微迹象暗示,新石器、青铜器时期的东亚人种多样性当强于铁器时代和近现代。随着历代族群邦国、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导致一些族群及语言消失;平定天下后的军事屯戍、人口填补而实行的人群迁徙,可导致族群交融及文化反应。但许多族群一般具有维续本族群血脉的择偶本能,从而使族群融合发生在边缘局部。当代人们因工作而迁徙播散,其规模更是空前巨大的,所以族群体质特征调查必须是以长期居住此地乡村的方言族群为调查对象,近现代人群的大规模频繁迁徙导致城市居民样本会严重扭曲体质特征的地理差异性。历史看来,战争时期的族群融合是强迫的,以族群精神创伤为代价;和平时期的族群融合是自然合理的。恰当的择偶融合可以优化基因,导致种群进化;不恰当的族群融合可以污染基因,导致种群退化。地域族群之间的人种体质特征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华夏人种普遍性中的特殊性,不承认统计上的特殊性就没有现实的一般性。


注:以上对中国各地体质特征的探讨都是在统计意义上进行的,并不意味着某地区人都一定如此。网上许多人很关注族群体质特征这个话题,相互之间无理取闹,甚至疯狂地域黑。而本帖只是用权威调查数据说话,那些虚荣扯淡的可以闭嘴矣。希望本帖能让网民对族群体质特征回归客观理性的科学认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9142-1202641.html

上一篇:学术款爷赋
下一篇:[转载]古代入蜀的外国人大多很“牛”(图)
收藏 IP: 117.172.8.*|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