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一个大学教师的“中年焦虑”【修改后发表】 精选

已有 39997 次阅读 2018-8-19 07:36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jpg   

  很多报刊报道科研工作者,习惯于反映他们的人生经历、科研成果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但其实,“人无完人”,科研工作者一样会遇到困境,也一样会有人性的弱点(即不完美的人,会遇到不完美的环境——工作、家庭、生活)。本文通过剖析一个中年教师“时间紧,压力大”,来展示真实的人性,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之道。不但可以让后来者少走弯路,而且在依然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代背景下,有现实意义。

很忙很忙,压力山大

在国内的顶级学府读完本科、硕士,在美国大学读了博士,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做了博士后,33岁时回国任教,37岁时在上海的最高学府评上了教授……在很多人眼里,A教授的人生令人羡慕。但A始终表示自己“很忙很忙”。

  小孩出生后,A的妻子S在周末经常带小孩去娘家吃饭。A不放心她们坐地铁,但也不想每星期都“浪费”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去S的娘家坐坐。矛盾中,他也被迫去了,但一旦去那儿,心中又有不甘。有时候,他周末把S和小孩送到S的娘家,又开车回学校加班。等妻女吃完晚饭,他再去接她们回家。平时每天下午,他开着车,把小孩从小学接回家,等妻子回到家,便“像别人欠他什么似地”,虎着脸说“我去学校了”,把情绪与责任丢给了家人。

这样的生活,显然和当初“单枪匹马”时的不一样。那么,撇开那些“干这一行本来就是这样”的因素,他自身的原因何在?他的哪些习性导致了他的“压力山大”?

很多研究生导师都把一些杂事“分发”给研究生们做,但A是一个亲力亲为的研究生导师。他从来都没有让研究生起草科研项目申请书,也没有把学术期刊投稿系统的账号和密码告诉学生(让学生代为投稿)。

他会亲自去交办公室电话费单、财务报销单,理由是“这点小事不用麻烦学生,跑几步就当我锻炼身体”“怕学生到时候发不出文章毕不了业,怪我让他们做杂事”。实验室搬到了新校区,暂时没有做实验用的去离子水,他开着私家车带着两个学生、两个水桶去主校区打水。给学生增添办公桌椅,他也亲自开车去校外看样、采购。

他不但亲力亲为,而且对学生“不放心”。他会隔三差五地到实验室查看学生做实验。他常常能“逮”实验中的问题,比如做液相反应搅拌速度过慢、用离心机离心时一对离心管的重量不一致。这就更使他对学生做实验不放心。

他甚至还会过问学生的“个人私事”,比如——“毕业后想干什么?”“每个月学校和课题组发的钱够不够用?”一旦课题组研究生出现思想情绪或者困惑,A又当起了“人生导师”,花很多时间和学生讲道理。

A不但像“家长”那样地“管”学生,而且像“老板”那样地管着她的妻子S——A所在的大学另外一个系的副研究员。

A在“没事干”的时候总是问S:“你学生的文章修改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能投稿?”“你什么时候能评上教授?你的同事会支持你吗?”

  使得S更加困惑的是,有时候S告诉A一些工作上的事情,A总能找出其中的“纰漏”,并发表咄咄逼人的意见。比如S刚成为研究生导师时,写了一篇论文稿。这时她的第一个学生小张进课题组,S便让小张用另外的一个方法拟合了数据,把小张的数据用到论文稿中,并把小张列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A听说此事,说“这样便宜学生了,你不应该这么做的。”

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回顾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A说他愿意把自己“撕开”。他说,他的心理包袱很重——担心学生做实验不规范,担心学生发不出论文、不能按时毕业,担心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出路,也担心课题组的生存和发展。

听了A的自述,S回应说,遇到各种事情是难免的,就像人的体内有各种细菌,细菌也有好有坏,坏的细菌也并非一旦存在就使人活不下去的;情商高的人就能和各种纷至沓来的事情共存,就像人和体内的细菌共存一样。

而A,就是怕烦。他希望什么东西都是顺畅的——学生是自觉的,小孩是乖的、妻子在工作上的表现是完美的。一旦他看到不完美的事情或者遇到压力,就焦躁了。

S说:“做我们这种工作,事情是很多的、千头万绪的,你又是那种追求完美的人。这么多事情,这么紧张的生活节奏,难免会觉得事情来不及做。这时,情商高的人会巧妙利用时间,把事情一件件做好;即使做不好,也不会着急。但情商低的人这时只会抓狂,把紧张的情绪带回家。”

S说,A“情商不高”还表现在他“不懂说话艺术,有些话太难听”。S举例说,有一次A到实验室检查,发现一个刚来不久的博士生做液相反应时,搅拌速度为每分钟450转。A对那位博士生说,每分钟450转有可能测得的不是真实的催化活性,每分钟500~800转才行。但该生嘟嘟囔囔地把实验停了,把溶液和催化剂倒掉了。S说:“我一听你说,心想这个学生怎么这样,但转念一想,肯定是你不会说话。”

A还进行“自我批评”说,他对妻子的工作“挑刺”,是他自己心理压力大的本能反应——他自己的工作搞不定,所以才通过“找茬”来转移焦点。

“这就是你犯错的重点!”S说:“你应该关心的是妻子的身体健康、情绪和家庭的和谐,而不是妻子的工作。你对妻子的工作管得越细,你自己越累。”

这番话使得A想起他读本科时的辅导员最近说的话,大意是——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夫妻之间的讨论使A明白,做科研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投入原料,东西就出来了。心理健康、人际(师生、夫妻)关系、情商、时间管理,都会影响工作。但别人很少说这些东西,学术圈有很多微信公众号也只是说研究生做科研的经验教训,很少关心大学教师的心理状况和真实的工作细节。

看了A在微信朋友圈对自己“中年焦虑”的描述,A的一位中年朋友则留言道:“我们人到中年确实不易啊,要应付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所以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强大的心理、好的计划能力和时间管理。不用太有压力噢——岂能事事如愿,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新学期即将开始了。究竟以怎样的新面貌面对学生、面对工作、面对家庭、面对自己呢?A陷入了思考……

后记:本文的原标题为《一个大学教师的“中年焦虑”:不完美的人遇到不完美的环境》。修改后,应邀在2018年9月22日《文汇报》刊发。

40922-large size.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129974.html

上一篇:复旦教授:一段尘封的高考往事【已发表】
下一篇:照镜子——教授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
收藏 IP: 202.120.234.*| 热度|

55 李明阳 周忠浩 王洪涛 刘立 程强 汪波 陈刚 李学友 孙颉 赫荣乔 曹敏 李帮建 喻海軍 李毅伟 王启云 陈明义 李久煊 原梅妮 李万峰 黄永义 卢文全 李得建 刘玉胜 彭真明 侯德鑫 范振英 李雪 郭景涛 金诚 张亮生 张坤 刘玉仙 张军平 李斌 张波 汤茂林 逯鹏 王德华 张家峰 冯培忠 刘振斌 葛素红 江克柱 胡良军 陈凯敏 鲍永利 张鹰 李哲林 邢志忠 刘振华 康少付 司黎明 罗春元 简小庆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