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de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deming

博文

高德明焦点解决会谈的流程

已有 2849 次阅读 2017-8-21 08:53 |个人分类:焦点解决实践|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高德明, 焦点解决, 刻度尺, 会谈流程, 短程治疗

高德明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初次会谈通常遵循一定的模式,以此来构建来访者所期望的结果,引导来访者描述这个结果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并寻找那些已经存在的例子。这三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核心的问句反映出来,所有的焦点解决问句都建立在以下三句的基础之上:

1. 你最希望在我们的会谈之后有哪些收获?

2. 如果你的这些希望都实现了,你的生活会有哪些不同?

3. 有哪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促使你的这些希望成真?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师可以根据这三个问句为框架进行一次成功的短程治疗。

不同的治疗师在使用第二个和第三个问句的顺序上可能有自己的偏好,然而一切会谈都从第一个问句开始,因为在不知终点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将谈话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一旦来访者确认了他所期望的结果,治疗师可以先开始打基础,也就是寻找有哪些事情已经朝向了想要的方向发展。也可以首先让来访者描述他想要的未来,然后从未来看向过去。有时,在第一次会谈前来访者已经有了一些进步。曾有一位绝望的母亲带她的孩子来咨询,告诉治疗师她的儿子有了明显的改善。于是治疗师询问儿子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30分钟之后,治疗师列出了40项这个男孩已经有的改善。整个咨询就这样结束了,而这一切都是来访者自己的功劳。

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详述焦点解决实践工作的细节。我们将根据BRIEF的理念来进行解读,并使用一些我们自己工作中的案例。以下是焦点解决工作流程的一个简单综述。然而这些并不是治疗师必须遵守的“规则”,仅仅是一个参考。

第一次会谈:

1. 开场。

很多流派的治疗师在会谈开始前都会先对来访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在焦点解决中,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非问题谈话”,例如指出对方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而非谈论他的问题。这一步可以有选择地进行。

2. 订立合约

SFBT是一种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因此治疗师需要了解来访者想通过会谈实现什么目标,这在焦点解决治疗中十分关键。“你最希望我们的会谈之后有哪些收获?”这个问句是由BRIEF研发出来的。

3. 描述期待的未来。

一旦明确了来访者通过会谈想要实现的目标,下一步可以邀请他描述如何能够知道他最期待的事情已经实现了。“假如你今晚实现了你最想要的目标,明天你会做些什么呢?”我们称其为“明天问句”。这是BRIEF最常用的问句。

4. 识别已经发生的成功的例子。

一旦来访者描述出了他们期待的未来的细节,治疗师就可以开始在来访者的生活中寻找这些未来已经发生过的迹象,无论是在当下还是过去。量尺问句通常用于来访者评估自己的进步,10分代表他们期待的未来已经实现。假设来访者的分数在0分以上,就可以让他们描述他们已经做了哪些有效的事情,同时明确未来进步的迹象可能是什么。

5. 结束。

在会谈结束之前,治疗师可以进行一次简短的暂停,反思刚刚客户认为有用的地方。接下来,治疗师对本次会谈进行总结,指出来访者过去纠结的事情,并对他们期待的未来表示欣赏,同时指出有哪些已经成功的经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来访者所说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进步。

后续会谈

在第二次或接下来几次会谈中,我们会紧跟来访者取得的进步,因此开场问题通常是:从上一次会谈到现在有哪些改善?

在这里,治疗师可以从以上流程中的第四步直接开始会谈。因为通常在后续会谈中不需要再一次挖掘来访者“最期望的收获”或“期待的未来”。治疗师通常可以再一次使用量尺明确来访者已经获得的进步,并寻找放大和巩固进步的方法。如果来访者反馈说没有进步,或事情变得更糟了,治疗师有很多种选择,例如使用应对问句,或寻找例外等。

开场 (非问题谈话)

合约 (期待的目标)

描述 (期待的未来)(明天问句、奇迹问句、未来迹象)

例子 (刻度尺、例外)

结束 (思考暂停、赞美、总结)

这个方法中,刻度尺的十分就不用问了。

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

  目标是什么:你的期待是什么

  目标的重要性:这个期待实现了,会给你带领什么不同?

      刻度尺: 十分是什么 (描述未来)(注意或许刻度尺太简单了,描述未来要详细)

        现在几分  (定位现在)          

下面你懂的……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27145-1072011.html

上一篇:有用,是用没有用的空间来养出来的
下一篇:高德明导师:焦点解决心理教练让我与众不同
收藏 IP: 111.201.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