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数学文化,求证] 未来的数学家是什么样子?丘成桐老师的论述
热度 8 杨正瓴 2024-5-26 22:49
未来的数学家是什么样子?丘成桐老师的论述 丘成桐 : Shing-Tung Yau 数学家 : mat ...
1652 次阅读|28 个评论 热度 8
科普哲学
热度 1 刘青松 2024-5-26 17:43
科学发展到今天提出了“科普”的概念,目的就是要让普通大众都能了解科学的内涵。就像足球和乒乓球一样,只要底层的受众足够多,就能培养出高端选手。科普其实就是佛家所说的方便之门,是一种方便波若。很可惜,哲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有限,哲学专家和教授们习惯自己的哲学词汇和表达,并以这种晦涩的表达为荣。 我觉得 ...
53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张海霞|一文读懂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张海霞 2024-5-26 14:16
4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圕人堂话题:关于图书营销的讨论
王启云 2024-5-26 09:02
图谋按: 2024年5月25日晚,圕人堂部分成员围绕图书营销(促销)话题展开了讨论,特此予以整理。 骑鹿踏雪:(图谋注: 分享广州某地图书促销现场照片若干。全场“买4本送11本;买3本送8本;买2本送5本”……) 麦子: @骑鹿踏雪 所以要选价格差不多的书。我觉得还不如称斤的干脆。 骑鹿踏雪: 儿 ...
5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尼采的创新点在哪里?
刘青松 2024-5-26 08:06
对古人的思想观点不较真强求。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包括我们的身体和思想。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界有一个基本原则--旧瓶装新酒,只要凑合着能用,就不会专门去造新瓶。于是乎我们的身体集成和遗留了很多原始特征,绝对不是最佳组合。比如我们津津乐道的眼睛,人们常常赞叹其精妙。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眼睛在视网膜上 ...
4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陋室铭》可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热度 5 陈德旺 2024-5-25 22:06
《陋室铭》是唐代八大家之一的刘禹锡先生的经典之作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一间简陋的居室及其主人的高洁品格。然而,这样一篇以描述清贫自守为主题的古文,似乎与科研创新能力无直接关联。但若深入探究,我们不难发现,《陋室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 实际上对提升科研创新 ...
4142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5
我的理论物理追求(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4-5-25 20:40
有人问:范先生为何你在七、 八 十岁所谓“不逾矩”之年还能撰写论文? 难道你要逾矩吗?我答 道:几十年来. 我每日沉浸在理论物理思考中,漠漠然不知老之将至,若无人提及我的岁数我并没觉得己到了这个年龄段并且就该置身研究之外。我的思潮有时还汹涌,不到彼岸不肯将息;我的直觉有时还激灵,常有好题目可做,可谓知行 ...
5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在以前的观念中难以验证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基本假设?
王涛 2024-5-25 15:25
1975年,Arima和Iachello提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震惊了整个核结构领域的研究者,也促进了核结构群论技术的发展。 这个模型有一些基本的假设: (1)虽然原子核是直接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多体量子体系,但是在低能激发区,由于核子配对效应,这个核子 ...
511 次阅读|3 个评论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