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教训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这正是王熙凤的出场白,属于典型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们在野外寻猴的时候,恨不得所有的动物都能像王熙凤这样。因为,在野外声音比长相更重要,尤其是遇上阴天下雨,视线不好,眼睛看到的反而不及声音听到的。大诗人王维有言,“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把人换成猴,这便是寻猴的诀窍。
昨天冒雪寻猴,仅仅发现了几处便便,今天要更加努力。1月25日早晨,窗外下起了雪,雾气很大,能见度不足20米。我们的队伍出现严重减员,王老师感冒了,温师弟腿部不适,只剩下我,何师弟和毛师弟上山。我们沿着河坝往上走,河坝上堆积着花岗岩,大则如房屋,小如杏核。这些石头粗暴中露出狂野,菱角分明,不曾打磨,还没有形成卵石和砾石。这倒是和我的形象比较吻合,冥顽不化,难以教化。这片河滩形成的历史并不久远。2009年汶川地震造成山体崩塌,引发巨石滑落,堆积河流。地震是豪放派,不懂婉约,势大力沉,拥有不可以一世的力量。而流水属于婉约派,柔情似水,却能水滴穿石。流水在石堆里开辟一条新航线,若干年后,它会将这里的巨石慢慢打磨,磨平它们的棱角。为了阻止这片乱石遇到暴雨滑落,人类在河道中立起巨大的水泥柱子进行阻隔。
雪花漫天飞舞,河坝湿气很大。只能听到几声白顶溪鴝和红尾水鴝的叫声。仿佛大雾也遮住了它们的视野,只能通过鸣叫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干枯的叶子上堆积了一层又一层雪花,不久之后,河岸也将被雪花淹没。大雪淹没这里的热闹,独留一片白色的单调,和那寻猴人步履蹒跚的身姿。
白顶溪鸲 赵序茅 摄
河岸上一处脚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弯下身子,仔细查看,如同小孩子的脚印,只是脚趾略长。脚印是个好东西,据说好莱坞明星大腕都会留下自己的手印和脚印,人类签合同也会按手印。因为手印是身份的象征。而寻找动物也是如此,足迹是判别其身份的标志,每种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足迹。而眼前的足迹正是人类的近亲——猴子的脚印。有看官可能问,你咋知道? 因为我见过啊,哈哈。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之谈,野外工作不同于实验室和模型,见过才能知道。积雪还没有将脚印完全淹没,可以想象它们不久前就在此处活动,可是这究竟是哪种猴的脚印呢?这附近生活着藏酋猴和川金丝猴,仅凭这脚印我还是无法准确判断。
猴子脚印 赵序茅 摄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几声jia-jia-jia(按汉语拼音读)的叫声。这声音持续了有5秒。这是何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呢,如何能根据声音判断是何种动物?
君不见,西游记中六耳猕猴扮成孙悟空的模样,端的是一模一样,三界之内难以分辨。不过,地府有一神兽却能分辨出来,他便是谛听。据说谛听的能力可以达到“坐地听八百,卧耳听三千。”原文上讲: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一个兽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麟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
谛听虽厉害,那是神话中的人物,不能请来辨猴。不过此刻,也有一人能分出来。没错就是在下。有看官可能不屑,你咋这么能呢? 不是我能,我仅能听出两种猴子的叫声,其中一种便是川金丝猴。我确定这是川金丝猴的叫声。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我们前行了500米,在一块巨石下停住了。猴群所在的山脊估计在1700米,可惜雾气太大,能见度不高,只能闻声辨猴,无法一睹其容颜。
红尾水鸲 赵序茅 摄
小弟这里的闻声辨猴仅仅是分清种类而已,不是专业的。我们灵长类研究圈子里还真有位“谛听”,他是北师大的范鹏来博士,专门研究川金丝猴的叫声。根据鹏来兄的研究,川金丝猴可以发出18种声音,其中两性都可以发出的声音有7种,雄性特有的声音有1种,雌性特有的声音有10种。在诸多声音中,雄猴发出的咕咕声,最为神奇。这咕咕声中包含雄性的特征,声音背后隐藏着猴主人的信息。君不见,当年长版桥,张翼德大吼三声,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这就是声音背后的力量。君不见,林教头与人打斗到难解难分之时,往往大喝一声将对手擒获。这也是声音的力量。反过来,看川金丝猴,它们是重层社会,雄性之间存在等级,而等级需要争斗确定。你想,金丝猴生活在密林中,很多时候能见度不高,需要声音进行彼此识别。如果雄猴可以根据咕咕声来判断彼此的力量,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斗。
要说对声音的识别,自然还是异性更加敏感,这也是我从来不和喜欢的女同学打电话的原因。川猴雌猴可以根据雄猴发出的咕咕生判别它来自哪里,类似于人类听口音判断是不是本地人。在10米范围内,雌猴最关注隔壁老王猴(别家雄性)发出的咕咕声,其次是本家主雄猴(自己的丈夫),对于那些光棍猴们直接选择性忽视。这符合“危险近邻”原则,这可能有些拗口,简单说就是离你越近的雄性往往越危险。这就好比实验室里,防火防盗防师兄。
说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猴,欲知何时见猴,且听下回分解。更多精彩,参见本人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