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省理工大学第一位中国学生張文湛是富二代留学生。最早期的华人学生都是传教士带到美国的。張文湛既不是官派也不是教会赞助。張文湛是我知道的最早的自费留学的学生,提醒我们发现研究这类自费留学生。
家在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張文湛的父亲是茶商,认识容闳和波士顿早期华人茶商黄阿绍。張文湛在容闳读书的中学毕业后进入麻省理工大学。
张文湛 : 张文湛所作的“跋”。来自中山市文广新局。
转贴:
1. http://news.sina.com.cn/c/2017-08-08/doc-ifyiswpt5953403.shtml
赫赫有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收到的首位中国留学生,是来自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的张文湛。记者昨天了解到,张文湛家的祖屋现在已经由政府有关部门保护起来。不过,目前能够追踪到的张文湛,仅限于其回国后到了香港工作,最终前往何处,仍然是谜。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
麻省理工展览确认张文湛是首个中国留学生
140年前,也就是1877年,来自三乡镇古鹤村的张文湛到了美国,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开启了中国人留学该校的历史。那一年,张文湛年仅19岁。
记者从中山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今年2月到11月间, “麻省理工学院早期中国留学生:1877年~1931年”展览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展览的负责人是麻省理工知名教授邓津华。今年5月份,邓津华来到中山,专门参观张文湛在三乡镇古鹤村的故居,确认张文湛为留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位中国人。在上述展览中,张文湛作为首位留学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人,有专页加以介绍。专页介绍里面,张家大屋的数张图片也在其中。
记者登录上述展览的网页看到,张文湛在1877年9月经由香港到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为一名普通的留学生,学习机械专业,目的是希望能够掌握实用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1878的春季学期结束后,张文湛曾离开过学院一段时间,1879年到1882年张文湛又以特殊学生的身份回到麻省理工学院。
曾为同乡郑观应著作《盛世危言后编》写跋
张文湛的香山同乡郑观应以著作《盛世危言》而著名,中山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研究发现,在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后编》中,有一篇张文湛所做的“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观点。张文湛在“跋”中表达出对晚清政治和社会状况的不满,希望学习国外的思想,通过中日两国的对比,他表达出中国要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拯救时局。
这篇“跋”末所提到的写作地点是“海镜书屋”,现尚未找到具体地方。不过,研究人员发现,晚清北洋海军舰船名称有“海镜”舰,该舰由福州船政局建造,北洋建设海防之后又被调往北洋,隶属北洋海军,曾参加过甲申平定朝鲜叛乱事件,甲午战争中,作为小型运输舰的“海镜”号并未参与战斗,在旅顺被日军虏获,后日本归还中国。
最终前往何处尚无确切资料
记者了解到,张家祖屋及张家祠堂现均委托给张家远房姻亲管理。张家祠堂(寿田张公祠)位于古鹤上街,曾用作一家食店的厨具放置地。张家祖屋位于张家祠堂后方不远处,据熟悉张家祖屋的人回忆,祖屋内部装修精美,其装饰风格、家居设计等方面在当时都十分前卫——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入墙柜、天花板还有镂空的花纹。可惜年久失修,木楼梯已坍塌,人不能登上二楼。
张文湛留下的文字资料甚少,一些有限的资料显示,他当时留学美国,全部由家里出资,他的父亲是一位富商,擅长跟外国人做生意。因此,眼界开阔的父亲希望张文湛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机械技术,以期回国后弥补国内这方面的不足。
根据邓津华教授掌握的情况,张文湛回国后到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最终前往何处,目前并不知道。曾有一说,张文湛参加了军队,可能牺牲在战场上。实际上,根据邓津华教授的考证,张文湛战死沙场一说并不可靠。中山市文广新局也在积极寻找张文湛的相关线索,希望有个准确说法。
相关链接: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的贡献:
在1877至1931年间,有将近400位中国留学生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早年从该校毕业的归国留学生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包括世界第一座中文打字机与C型训练海行飞机。开创性的科学专门研究包括微波波谱学与非线性自动控制理论。
2. 英文介绍:http://chinacomestomit.org/first-student-1
3. http://www.sohu.com/a/138469643_658674
1877年,张文湛通过考试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成为第一个中国学生,从而开启了该校的华人留学生史,从当时学校的记录看到,他主要学习代数 机械制图 铸造等机械知识,但在1878年5月因故离开学校。后来又以特殊身份,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