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08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ara0807

博文

“两院院士”陈俊亮:34岁时为”东方红一号”通讯纠错,创建了中国自己的智能网

已有 4734 次阅读 2019-3-15 09:29 |个人分类:德先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两院院士, 陈俊亮, ”东方红一号”通讯, 智能网 |文章来源:转载

原创: 小德    德先生

blob.png


21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推动着人类走向信息时代。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的研制成功,20世纪80年代第一台国产程控数字交换电话机的问世,以及智能网研发与产业发展等方面,有一位科学家发挥了核心的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博导陈俊亮。

 

作为我国智能网的创建人、上世纪80年代第一台国产程控数字交换电话机关键技术诊断软件的创制者,陈俊亮以他投身电讯50载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信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艰难与辉煌。

blob.png

少年壮志,向科学进军

1933年,陈俊亮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地处鱼米之乡的宁波是当时远近闻明的草席之乡,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生活宁静而富足。四岁时,他随家人迁往上海,有着优越教育环境的上海为陈俊亮的学习及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陈俊亮自幼天资聪颖,志存高远,特别喜欢动手拆装东西,一次无线电收音机的奇妙拆装引起了他对无线电的无穷兴趣。青少年时期,他以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为偶像,矢志于祖国科学技术事业。

 

1951年,陈俊亮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院系调整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并终生与电信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年后,大学毕业的陈俊亮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当老师。22岁的小伙子,脾气好,热心又勤快,很快赢得教研室所有老师的喜爱。

 

不久后,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邮电学院就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公派留苏的选拔考试。凭借良好的专业底子,陈俊亮从十几个年轻教师中脱颖而出,于1957年踏上了赴苏留学之路。1961年,经过四年的学习。陈俊亮获得苏联莫斯科电信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从莫斯科电信工程学院学成归国。

blob.png

陈俊亮(左一)在留苏期间与同学探讨学术问题

和许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同龄人相比,陈俊亮总爱说自己运气好,他喜欢用“那是一个转折点”形容机会的光顾。

 

留学苏联可以说为陈俊亮打开了一扇门。对于这段出国深造的经历,他也存有深深的感激。因为倘若没有在莫斯科完整系统地接受通信领域理论和实践的训练,他不可能“正好遇到”那个叫“701任务”的机会。

 

东方红一号的通讯纠错大师

1961年9月,苏联学成回国后,陈俊亮回到北京邮电学院科研室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及教授。1965年,他第一次参加邮电部重点会战项目,研制用于有线数据通信设备中纠错编码系统,不到一年便提前圆满地完成了研制任务。

 

当时,人们有急事需要联络时都要跑到电报大楼拍电报,通过人工把要发送的每个汉字转译成由四个数字组成的代码,经电传打字机发送到对方电报所,然后再由人工把每一组数字代码一个一个翻译成汉字,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不够快捷。

 

陈俊亮的任务是研制传真电报自动翻译机以及研发数据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当时陈俊亮新婚不久,接到任务后便一头扎进项目的攻关进程中,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工作。为了这个重点项目的早日完成,他几乎没有过过周末,每天都是晚上10点钟以后才回家,家里曾连续数月不开伙。最忙的时候,陈俊亮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在缩减,工作是他仅有的生活。

 

1967年初,陈俊亮所在的科研室接到通知,参加当时属于绝密的“701”工程(即“东方红”1号卫星工程)。年仅34岁的陈俊亮迎来了自己科研生涯的第一个巅峰之作——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数据通信设备研制纠错编码设备。

 

那时,中国无线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在最佳状态下只能达到10-3,即每发送1000个码就会错几个,但是“东方红一号”却要求误码率至少降低到10-5到10-6,也就是说发送10万个到100万码才允许错几个。技术要求至少提高了几百倍。而这提高的几百倍几乎全压在了负责做纠错编码的陈俊亮身上。

 

当时研制组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陈俊亮至今仍然记得,当他被特许进入已经封闭的图书馆里查阅资料时。整个图书馆里一片狼藉,空荡荡的没有一点声响,甚至令人感到一丝恐惧。但凭着对事业的执着,陈俊亮仍然从墙角凌乱的书堆中发现了那本梦寐以求的外国杂志,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本杂志的英文名称是“BSTJ”,其中一篇关于“差数集码”的文章,令他大受启发。因为文章中恰恰详细地论述了国外刚刚发明的,也是这个项目正需要的纠错编码方法。这个方案既具有很强的纠错与检错能力,同时又兼顾了简单的译码方法。命运之神眷顾了这位努力不懈的年轻人。

 

此后,陈俊亮一头扎入研究工作中。由于家庭出身和海外关系“问题”,使当时正处在“文革”中的陈俊亮被列为“只专不红的典型”。陈俊亮顶着巨大的压力,带领课题组成员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两年多艰苦努力,他终于成功地运用“差数集码”原理,解决了技术实施中的全部难题,对纠检结合、重发反馈机制、同步方案等进行了反复推敲和演练,拿出可靠方案。

 

1969年,设备试验一次成功,陈俊亮圆满完成了自己在“东方红”一号项目中的使命。他将数据传输的误码率从10-3提升到10-6,整整三个数量级。被誉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通讯纠错大师。

 

问鼎程控交换技术

1978年,通过严格的出国考试,陈俊亮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批50名赴美访问学者中的一员,得以进入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学习,师从名家,眼界大开。

 

1960年美国贝尔系统研制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成功,到1970年法国设立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在发达国家,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迅速地取代了机电式,且技术越来越成熟。

 

在美国进修期间,陈俊亮对国际电信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有了客观理性识,对发达国家科研体制、组织方式和创新精神有了亲身体验,增强了为发展中国电信技术贡献力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981年初,带着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祖国电信事业自使命和迫切愿望,陈俊亮放弃留在美国执教的机会,如期回到北京邮电学院。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通作和通信设备都十分落后,普通电话全是老式的机电制,电话普及率仅有0.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信的落后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国家决定上马国产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研制项目。


从美国回来陈俊亮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制中国第一台“DS—2000程控数字市话交换机”。负责关键技术诊断软件研发的陈俊亮,在理论上提出了数字交换系统的模型及其测试诊断算法,设计的诊断程序独具特色,有些指标还优于国外同类产品。DS—2000后来获得了1987年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陈俊亮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blob.png

陈俊亮在指导工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陈俊亮还领导和参与了“DS-30中大容量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系统”诊断程序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性能达到了8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这两个诊断程序的研制中,他提出了程控交换机测试诊断的基本算法,并在研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多年来, 陈俊亮在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领域一马当先, 成果倍出,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已发表论文200余篇。

 

20世纪90年代初,程控交换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科研来说,已没有多少空间。陈俊亮力求开拓创新,敏感地察觉到在交换技术基础上,还有不少新应用的潜力与发展。1993年,陈俊亮带领所在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立项研究交换机基础上的增值服务——“智能网”。1994年,他又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国内第一套智能网系统诞生,并开始在通信网中应用。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他所在的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出应用于固定电信网及移动通信网的智能网产品,并形成产业化,已在国内10余个省市得到应用,基本满足了中国通信网建设的需要,且成功抵制了外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挤占。

 

在用于固定电信网的智能网系统的基础上,2000年陈俊亮研制完成了用于移动通信网的智能网系统,并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我国固定智能网市场上,国内企业的产品已经占有近95%的市场份额;在移动智能网领域,国内企业也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几十年如一日,耕耘教学第一线

在搞科研的同时,陈俊亮还承担着教学任务。几十年来,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他却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认真地写讲稿、备课、画图纸、打胶片、查文献,就连论文出处都一点不能含糊,讲过多少遍的课,还不断补充新内容。几十年来,他先后指导了20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

blob.png

陈俊亮(右三)与专家们交谈

陈俊亮几十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他的课总有新意,新鲜生动,学生爱听。他认为,教师应该把讲课作为一门艺术去追求,使学生在上课时得到最大的收益与享受,激发学生对这门学问产生浓厚兴趣。

 

陈俊亮不仅自己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而且对学生、对助手的要求也很严格。他指导研究生不但任务明确,还定期认真检查,考试课程、毕业论文达不到要求的绝不开绿灯。如有位他曾指导过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没有达到要求,他便耐心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其继续努力。

 

他认为,一个研究生指导教师就是要向国家输送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来不得半点含糊。他的许多学生现已成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在他们的身上又看到了陈教授的影子。

 

在学术上有着如此建树的陈俊亮,虽已过耄耋之年,仍是孜孜以求。他总是说:“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如果我半年不读书,开口说出的就会是外行话了。”他的同事和助手们总是称赞他科研精神好,不但负责总体方案,还与大家一样干,身先士卒,堪称楷模。

 

作为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通讯纠错大师、中国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研制者、中国智能网的创建人,从被动完成组织任务,到通过调研主动提出科研提案,再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陈俊亮早已不单是关在实验室里的研究员,而成为了真正积极改变人类生活的科学家。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1291-1167663.html

上一篇:中国蛋白质组学权威人物贺福初:39岁当院士40岁授少将,开中国科学家领衔世界重大科技合作之先河
下一篇:[转载]两会聚焦 | 人大代表:科研报销发票多为套现而凑,建议允许智力成本补偿
收藏 IP: 39.77.150.*| 热度|

1 周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