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探学记之三:留学生父母入境美国那些事儿(下)
走出AC088航班舱门时放眼望去,皮尔逊机场看起来并不大,周围是低矮的山岭。山岭上漂浮着白色的帷幔,应该是未化的积雪。树木应该是以松树为主,初夏时节,一派苍翠。初看过去,貌似和新疆的景色差不多。
但机场内的通道似乎很漫长。涌向出口的人越来越多,通道越来越挤。途中倒是有一群穿着制服的男女工作人员,聚集在一处,或是站着聊天,或者坐着,手拿纸杯喝着咖啡,对拥堵的人群熟视无睹。也许人流每天都是如此,人家早就见怪不怪了吧?
我们这次入境美国,很多细节还是出乎意料之外。
随着乘客人流走了十多分钟,还是没看到入境美国的专用通道,也没有机场工作人员引导。情急之下,还是得拿出女儿行前发来的“锦囊”:用于机场及入境交流的中英文提示单,还有皮尔逊机场的主要指示牌的图片截图。父母亲为女儿操心了二十多年,也算开始收获“回报”了。
皮尔逊机场入境美国专用通道的那扇门很小很小,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了。感谢加拿大航空那位华裔女空乘的指点:向右,向右,再向左,我们终于找到了。
从这扇小门进去,下到一楼,就是入境美国的专用通道。进去就是行李检查处。行李检查的办法是抽检,被抽中的乘客名单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如果被抽中,你的行李就得提取出来,接受严格检查。反之,你的行李直接转往下一个航班,省事多了。显示屏上的名单刷刷闪过,看了半天也不明就里,反正是没看见自己的名字。抽中,还是没抽中呢?
行李检查,是入境美国一道重要的流程。卡在这道流程上的中国乘客,还真的有不少,而且被卡的原因,各种各样。
皮尔逊机场的主管人士说,在这里,约有1%的旅客需要接受特别审查。他们有个涉嫌恐怖活动的人员监视清单,电脑程序可以自动识别嫌疑人。也就是说,在你抵达入境台之前,人家已经做了很多检查工作了。但CBP工作人员有时也会对某类旅客进行“闪电式”突袭。其中主要目标是一些中国游客。从中国入境的乘客,有的携带禁止入境的家禽、猪肉、新鲜水果等。比如一名女子携带了一袋樱桃,被迫接受复检,她哭着说:“我完全不知道不能带樱桃过来。”其他受阻的人,携带的违禁物品,可能是我们从未听闻过的。比如一些古巴乘客携带动物尸体,一位尼日利亚乘客带过来一个乐器鼓,鼓上的牛皮可能携带炭疽病毒。
这些违禁物品会被没收,然后送到复检室隔壁的一间小实验室,做进一步的处理。固体物品,被用一台工业研磨机粉碎后销毁。昆虫等活物会放在小瓶中,送往实验室检测,做进一步的检疫判定。酒类等液体会被直接倒掉。
中国乘客最大的问题,不是携带各类违禁物品,还是超标携带美元现钞。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1年﹐美国机场海关人员从中国公民手里收缴的未经申报的现金,竟然高达500万美元,占美国海关缴获的全部未申报现金总数的8.4%。入境美国,每人每次可以携带不超过10,000美元。超过了,记得一定要向海关申报。如果你不申报,一旦被查出来,会被海关临时扣押,有的会被没收。即使证明属于你的合法收入,拿回来了,费尽周折不说,也会面临罚款。咱们是越来越有钱了,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钱白白送给美国海关吧?
我们夫妻俩既没携带违禁物品,也没携带美元现钞。但仍然有些焦虑。因为不知道是否能顺利通关,也不知道能否顺利赶上转机航班。
茫然之中,进退失据。这时场内穿白上衣制服的一位女士主动走了过来,用英语说着什么,我听不懂,只好用手指指行李检查显示屏。也许是我这样的“英语盲”乘客见多了,她直接拿过我手中的登机牌,放到旁边的机器上扫描,“嘟”声响过,她说OK,抬手示意我向前右转,进入海关检查处。有点幸运,我们的行李免检了。
海关检查处排着两列待检的队伍,一边是美国公民入境处,排队的人很少,办理的也很快;一边是非公民,通关速度就慢多了。资料上说这里共有56个海关检查柜台,但我目测了一下,也就一半有人在工作,一半是空着的。
柜台前的队伍,绕了三四道,还是不断有人加入。各种肤色的人都有,老人不少,怀抱婴儿的人也有。一位小个子的白人工作人员,站在队伍前面,算是维持秩序吧。但队伍秩序井然,没人插队,更不闻喧哗声。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排在我们前面的还有几十人。行前女儿曾经提醒,如果入关排队人数太多,可以向现场工作人员出示登机牌,请求照顾一下,也就是申请“插队”,一般情况下,人家会同意的,也就是个性化处理。我斟酌再三,担心误了转机,就出列走到队前那位工作人员,出示登机牌,将即将转机的航班起飞时间指给他看。他接过去看了看,摇摇头,还给了我,意思是不行。我只好回到队中,继续等待。这时我才注意到,入口处的显示屏,逐个显示航班时间,有个去波士顿的航班,起飞时间比我们的航班还早半小时,心中稍安。一会儿,看到那个工作人员走到一对老年人和一位怀抱婴儿的女士,示意他们走到队前,安排他们“插队”提前通关。看来人家心中有数,该照顾的一定照顾,不符合照顾条件的,比如我等,还是得按规矩排队。
终于轮到我们了。坐在柜台里的是位年轻的黑人。在入境大厅灯光的照射下,这位黑人兄弟的眼光格外明亮,但不太友好。至少全程没有一点笑意写在脸上。也难怪,谁让我给人家增加工作量了呢?
我微笑向前,递上我们的护照。他打开护照,在电脑上操作了一分钟吧,开始问我们问题,但我听不懂。我问是否可以使用中文,他没反应。没办法,我只好递上女儿事前为我们准备的纸条:“我们需要中文服务”。他站起来摊开双手,大声叫了一句什么,估计是埋怨的意思吧?然后就离开入境检查台,走到外面候检的队伍中,询问起来。原来他是去找能用英语对话的中国同胞来做翻译了。
来的是一位中年女同胞,身材秀气,看模样和听口音,很可能是云贵或两广地区的人,应该是位大学教师,我向她表示感谢。她说不客气,他问你答就行了。
我们遇到的入境问题如下:
问:“你们之前来过美国吗?”
答:“没有”。
问:“你们这次来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答:“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此时将女儿学校的邀请书递给他。他接过去看了看。
问:“你们携带了什么物品?”
答:“除个人用品外,没有其他东西。”
问:“你们准备在美国停留多长时间?”
答:“两周。”
下面是先左后右,查验指纹。
然后就看到他拿起笔在护照上签署允许居留时间时,好像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就是盖章。海关和移民局的手续办理完毕了。后来看到,他给签的停留时间是半年。
遗憾至今的是,当时我们为给下一位入境者让位,匆忙离开柜台,那位女士也迅疾归队,只能用一声道谢代替了道别,没能也不太合适询问那位女士贵姓大名。后来我们在等候安检时,隔着两队人互相点头示意一番,就此别过了。如果博客万能,这位女士看到这篇文章,我想说:这位5月11日傍晚曾在皮尔逊机场帮助过我们并且同时入境美国的朋友,再次向您表示衷心感谢!
入境安检,倒是没什么可说的。那台扫描仪好像并没有传说的那样可怕,站上去也就3秒钟。只是光脚走在大理石地上,不太习惯。
到达转机航班登机口的时候,距离票面起飞时间还剩不到15分钟。也就是从下机到办完入境手续,我们整整耗时约100分钟。
下个航班晚点了,而且晚点将近2小时。
下一站,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DC)了。
曼荷莲学院校园一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2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