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xguang

博文

体制的产物千万不要成为体制的牺牲品 精选

已有 11186 次阅读 2013-5-21 03: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授, 体制, 85后, 邓鹤翔

这两天武大85后教授邓鹤翔的帖子遍布多个论坛新闻,有肯定的,有震惊的,有否定的,众说纷坛。巧的是,正好有个好朋友这两天去伯克利大牛Omar Yaghi那里去面试博士后,也就是邓鹤翔做博后的那个组。听朋友讲了好多这个组的“各种牛”,首先是老板,MOF的奠基人吧(我非化学领域纯属道听途说哈),出生在约旦,十几岁来美国,当时做MOF的时候,开始学生都做不出来,后来大牛发话了,如果做不出来就把学生给锁在实验台上做,结果学生一下子就做出来了,大牛也就成了大牛。这个大牛的老板更是牛,据说要是不死应该可以竞争诺贝尔啥的。Omar这个组牛人很多,发好文章如麻那种。

我觉得邓鹤翔的成功,一是运气很好,进了大牛的组,大家都知道,美国留学的很多人都很优秀,但是能进到牛逼组还能有幸发一作CNS的其实就不多了,毕竟咱们中国人大部分时候还是打工的份儿,有的时候能力很强,但是赶上个不如意的老板(就算是大牛)也发不出好文章。二是小伙儿肯定很优秀,能进牛组就是本事,而且本科复旦博士UCLA也是牛校,两篇Science肯定不是偶然。三是很有勇气,其实某种意义上,能做的这么好选择回国就是一种勇气。在美国留学生中,发个CNS不算啥事,能做的好还能博后了就选择回国的太少了。

之前中南大学有个数学天才破格成了研究员(也算教授级别啦),当时媒体就一顿热炒,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现在又来个85后,媒体和圈内更是充分关注。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体制的产物。抛开这些天才是不是真的很牛不谈,我们先看国内引进人才看什么。首先,重中之重,是文章。不是科研水平的综合考量,而是文章。而且是一作,或者说仅仅是一作。二作三作再多都没用,就算很多人都知道二作经常是干活最多的那个。在美国,年轻就发好文章的太多了。当文章成为唯一标准的时候,年龄自然不是问题,于是会产生很多奇迹。其次,找人单位会考量“人才”的学习工作经历,海外学位>清华北大>C9>其他。相信很少单位会仔细看申请者具体的科研工作和经历,很少看做的方向是不是合适,很少看是不是单位真的适合这位人才的发展等等。再其次,就没有其次了,就算有,也跟简历和申请人的业务水平没有多少关系了。

我参加过美国高校招faculty的面试委员会,美国高校招人的考核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更加为申请者考虑。就像我曾经跟老板谈想不做postdoc直接申请AP,老板苦口婆心劝我不要这样,说这样对将来的发展不一定好事,因为AP开始就有很多行政工作占用时间,可能科研的精力就要被占用很多。这边不是一切都以“优秀”来做判断,也不是一切都希望“急功近利”。

其实真的不知道顶着“85后教授”的光环是好事还是坏事。发文章真的仅仅是科研和工作能力小小的一个方面,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PI,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教授。大家都知道,回国工作,还要很多精力投放到“非科研相关”的工作上。真心希望“天才们”能真的找到滋润的科研沃土去发展,让这些天才真的可以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起到带头作用。

体制的产物,千万不要成为体制的牺牲品。加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9908-691923.html

上一篇:不就回个国吗?
下一篇:我导师眼中的影响因子
收藏 IP: 129.252.2.*| 热度|

27 曹聪 马臻 陈安 李汝资 许有瑞 孙亮 曹贺贺 廖晓琳 朱志敏 林中祥 黄晓磊 史彭慧 谢强 贺乐 李子欣 曹须 夏志 刘波 唐凌峰 李素梅 李毅伟 Eeroacad qqlisten louiexp zzjtcm laochen76 zhoulangxiuc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