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dxwsj2000Talk .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dxwsj2000 With today's hard sweat, success happiness tomorrow

博文

制定农业技术标准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 精选

已有 5384 次阅读 2014-8-13 02:07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农业, 技术, 标准, office, style



     

   

   作为1名真正(地道)的从事科研的人员,就应该有过一切科研经历。不仅仅是只会做做试验统计统计试验结果,公开发表几篇论文,追求一下文章的影响因子。尤其是在应用技术领域——更应该侧重在发明专利, 科技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申请软件著作权等方面有所突破。另外,还有制定行业标准一项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大力倡导农业生产要实现现代化与标准化的今天。

  认真回顾一下: 最近我所参加的几个学术会议,自觉与不自觉地大部分都应该离不开这样的议题。包括上个月我正式向农业部提交的那份合理化建议书的正文内容部分......

  当然也包括前一阶段所参加的农业照明学会协办的那场‘学术研讨会的讨论内容。其实关于某一领域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繁杂的问题,一定要界定好它的“界域”。通论去制定××××标准是不科学的提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建议在制定××××补光标准时,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实际,实事求是。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凡是不要太主观臆断了。。。。。。

现在浅谈几点关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农业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

 

   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关,而且与生产成本、资源利用及产品安全有关。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无论是在产量、品质上,还是在节约生产成本上,以及农业资源的利用上,都应当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从产量上讲,应当比传统、常规的生产方式方法增产10%15%;从品质角度讲,其最终上市产品的优等品率应当提升20%以上;从生产成本讲,应当比传统的生产方式方法节约成本5%10%;从劳动力成本讲,应当节约劳力10%以上;从农业生态资源利用讲,应当是可持续合理的开发利用;对食用农产品而言,产品安全应当是有保障的,产品的安全合格率应当超过95%,产品市场准入应当没有问题;最关键,从效益来讲,应当比传统的生产方式方法增收至少10%以上。只有达到了上述要求,我们的农民才乐于接受这样的标准,制定标准的目才能得以实现。

 

二、制定农业技术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制定农业技术标准应遵循“统一、简化、协调、选优” 的标准制定原则。但是,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农业技术标准又是产品标准的保障,因此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地域性。

  农业生产最显著的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地域性强。因此,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不同于产品标准和产地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必须突出地域性。生态条件不同,地理纬度不同,适宜的品种也不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不同,防治技术不同,只有突出地域性,才能增强针对性,提高操作性。因此,农业技术标准最好由相同生产条件的区域制定,而且尽量对不同类型区域细化。国家和省级农业技术部门原则上不必制定“大统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2、增强针对性。

  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很多,就一种作物来说,病虫害也是较多的,尤其是蔬菜、瓜果。如番茄病虫害在北方地区至少也有20多种,在南方就更多。在制定生产技术规范时,不能将所有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都一一例举,这样制定的标准看似全面,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标准也很累赘。一种作物在一个地区的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发生的,既然是技术标准,就要考虑在现有的技术标准下作物将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也就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肯定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这样制定的标准针对性很强,农民也容易操作,标准也很简明。

 

3、提高操作性。

    标准是大家共同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规则。农业技术标准是由广大农民操作的,农民的素质差异很大,一项农业技术标准如要要大面积实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实施推广的标准要有可操作性。农业技术标准是为农业产品标准服务的。在满足产品标准的条件下,生产技术标准不一定非要追求最先进的。比如,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比较先进的方法是用丽蚜小蜂以虫治虫,但目前饲养成本很高,不实用;而用化学防治方法只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效果好,不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操作起来也方便,农民也乐于接受。目前各地在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时都有这种倾向,以为技术先进了,产品质量就有保障了;结果恰恰相反,先进的技术不能落实,实用的技术又没介绍,产品质量就没保障了。所以,不一定非要最先进技术。另外,生产技术标准必须通俗易懂。比如农药使用,要求提供的农药使用技术必须明确什么样产品、什么样的病虫害、用什么样的农药、用多大的浓度、什么时候施用、间隔期多长、最多可以用几次等,都应非常明细。要让标准的使用者一目了然,不需要过多的研究和思考就可以直接操作。

 

4、增加适应性。

  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不仅应随着产品质量标准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要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病虫害种类的改变而及时调整、完善。产品质量标准是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理所当然应随着产品标准的调整、完善而调整、完善,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但是,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还应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病虫害种类的改变而及时调整、完善。如随着优质、丰产、抗病虫害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栽培技术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病虫害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新的农业投入品的出现会更加简化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农作物病虫害种类会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原有的优势种可能会变为劣势种,原有的劣势种可能会变为优势种,防治重点发生变化,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生物防治技术的成熟和新型环保农药研制成功都会使病虫害防治措施变得简单,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所以,农业技术标准不像产品标准那样相对稳定,为了增强针对性,应及时调整、不断充实完善。

 

5、注重简约化。

  农业生产技术是相互关联的,如施肥技术、灌水技术、栽培技术都与病虫害发生有关,在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中,为了追求安全性,往往强调栽培技术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对栽培管理技术写的很细,期望通过栽培技术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这种愿望是好的,原则也是对的,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栽培措施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很有效,这些措施必须在技术标准中得到体现,即或是增加劳动量,也会因产品质量的保证,产量的提高而得到农民的认可;有些栽培措施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有限,那么在制定技术标准时不必体现,以免增加劳动量。

 

6、力求科学化。

   农业技术标准解决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害物的控制,重点是农药的残留问题。因此,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在制定技术标准时至关重要。首先是农药毒性的问题。针对一种具体的病虫害选择的原则应该是优先采用生物农药,然后是化学农药。选择化学农药时,应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这里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国家农药残留标准还不健全,目前仅有多种农药有残留标准,大部分农药还没有残留标准,在选择某种病虫害的防治农药时就涉及到选用有残留标准的还是无残留标准的,无残留标准的农药应如何选择的问题。依本人经验,不管是有残留标准的农药还是无残留标准的农药都可以选择,关键是看毒性和残留,在高效的前提下,选择毒性低和残留量少的农药品种是原则,因为我们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是安全间隔期问题。在一次采收的作物中这个问题好解决,如粮食作物、瓜、果病虫害防治,从某种病虫害的最后一次施药时期距作物收获期的时间就可以筛选出适宜的农药品种。对连续采收的作物如蔬菜等在采收期使用农药就要考虑蔬菜的采收间隔期,并以此作为选择农药品种的依据,同样条件下选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品种。

 

应注意的问题

 

    生产标准(尤其是培育技术规程)的科学化制定还需明确提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例如

1年平均气温15℃~21,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3℃;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上。

2宜在农田、荒地、缓坡栽培;海拔800m以下;坡度20°以内。

3土层深度60cm,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pH5.0-7.5。如能满足以上环境条件需求,就可以顺利、安全的发展桂花产业。

 

  另外:在制定育苗标准时内容还应该包括有容器种类育苗基质圃地选择、育苗设施以及容器苗的繁育、管理、出圃、质量检测和档案管理内容

 

    今天就谈至此。以后有机会再继续补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6287-819107.html

上一篇:这样的会议,有谁还会拒绝 ?!
下一篇: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6 杨生茂 黄永义 赵建民 杨蓉 刘启振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