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表在个人公众号“学术漫谈”,一个分享原创经历经验和学术观点的地方,文章相关配图也上传于此公众号,欢迎关注。
博士的成长和历练在于读博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几年的长期积累,才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与转变,这个过程中混杂着兴奋、紧张、高兴、忙碌、迷茫、甚至暂时的失落。这篇继续前面几篇,系统而详细的记录我读博士几年的经历。
上次从好几个方面对比了德国与意大利的不同,包括研究与生活。加下来继续深度记录我在德国的科研,要写的东西其实有不少,这一篇先谈谈我所在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主要是知道这所优秀学校的人应该不多,其次谈谈我在德国的导师。
1.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我的博士研究的后半部分是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語: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英语: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为KIT)完成的。KIT是德国理工大学九校联盟成员之一,多次入选德国卓越精英大学计划,包括2006年首批入选德国9大精英大学,不过 KIT在2012年第二轮竞争中被淘汰,但在2019年第三轮竞争中再次入选。德国的精英大学计划是为了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的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加强德国大学之间以及与国际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
KIT主要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南校区的前身是卡尔斯鲁厄大学,北校区的前身则是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这两大机构在2006年合并成立了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南校区地处卡尔斯鲁厄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而北校区则在十多公里以外的一大片树林里面,我的研究所地处北校区。北校区最早成立的时候是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德国的好几个核反应堆在这里建造并运营,我的办公室就紧挨着一座已经废弃不用的小型核反应堆。我在这里认识的很多访问学者和学生的研究领域大部分都跟核有关。
大部分人依然把北校区称为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这个研究中心是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一员,亥姆霍兹联合会全称为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有点类似于中科院,员工总数有42000人左右,每年的研究经费超过50亿欧元,主要着眼于德国中长期的国家科技任务。我个人记忆的信息不太全面,所以这部分的介绍也参考了维基百科的信息。
这所学校历史上也出了不少名人,包括奔驰汽车的创始人卡尔·奔驰 (Karl Benz),于1860-1864年间在这里读书,还有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Hertz),在1885-1889年是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教授,并在这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
2. 德国导师
我的德国导师收敛自信,沉稳干练,高效缜密,说起话来还有一些幽默感,同时他也是非常有性格的一个人。很多年前他就在这里读书,硕士毕业后留下来继续工作研究,不知过了多少年,才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士,他告诉我他的博士读得异常艰难,遇到了各种挑战,有好几次他都想要放弃了,但最后还是硬撑下来了。
他在这个研究所是一个大研究组的领头人,整天也非常忙,我去跟他讨论问题的时候,经常听到他的电脑上新邮件一个个进来的声音。他除了使用自己的手机外,研究所还给他配备了一部工作用的手机,他会在办公室的门上贴出搞笑幽默的小动物图画来表明自己当前的状态,比如一只在接听电话的老鼠,表明他正在打电话不要打扰。
KIT地处德国西部,他却经常需要去东部的德累斯顿大学上课,往返的长途火车也成了他的办公场所。他的研究队伍要比我意大利导师的研究队伍大不少,经费也更充足,并且跟工业界合作很紧密,所以整个研究组科研做的挺不错,他在业界也有一些名气。但是德国的职称评价体系让他非常不满,由于一个研究所只能有一位教授,他的头衔跟教授遥遥无期,但是以他的学术成果,要是在周围其他国家的话早就是教授了,所以我没少听到他在这方面的抱怨。
他说话的声音浑厚有力,可以听出来丹田之气非常充足,脸色也白里透红非常红润,看起来非常健康。很快我知道他竟然会太极和气功,而且不是简单会打的那种。他在工作之余,还经营一家健身馆,专门教德国人学习太极和气功。但是这些都不是在中国学的,而是十多次去日本拜师学习的,他个人非常喜欢日本这个国家和日本的文化,我也是后来发现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质量和细节上面。
我们的这个玛丽居里项目主要是由我在意大利的导师,德国的导师,还有一位在法国的教授,三个人牵头把这个项目启动起来的。项目里面的所有人每年至少一次聚在一起开会,会议期间除了讨论学术之外,还经常会有一些非学术的节目,这里面雷打不动的一个就是我的德国导师的气功或者太极教学节目。他会要求我们早上起床非常早,一般是天蒙蒙亮的时候,他穿着一身太极白衣和一双黑布鞋,带我们去海边或者草地上面,让大家安静下来,闭上眼睛天人合一,然后一步一步教大家怎样呼吸和动作。
他教的日本式的太极跟我在学校的时候学的不大一样,我跟着学的时候总感觉有那么一点怪怪的,主要因为是一个外国人在教中国人打太极,就像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修改编辑美国人写的研究报告一样。以后若有人说我的太极打得不好,我是不是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的太极是德国人教的,就好像小明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只是很多人没有想到,体育老师的数学功底非常了得。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博文相关图片上传于“学术漫谈”公众号,这里记录了学术人生的经历、经验和感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